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TA是谁 ·  6 天前  
闽南日报  ·  太离谱!漳州一对夫妻,双双被拘! ·  1 周前  
半岛晨报  ·  于和伟,官宣喜讯! ·  1 周前  
央视新闻  ·  总戴耳机,真的会变聋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慢就业”Or“快就业”, 你的工作“着急”吗? |毕业了,去哪儿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4 09:35

正文


季明是上海一所高校的语言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在身边同学忙着投简历找工作时,他却不慌不忙地开始准备自己的非洲义工旅行。毕业求职季刚开始时,季明也投了很多简历,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工作待遇自己不满意。于是,酷爱旅行的他决定去非洲做义工,丰富一下自己的见识,等义工旅行回来再就业。不过他的选择有人支持,但也有不少人反对。


#毕业了去哪儿# “慢就业”Or“快就业”,你认为应该怎么选择?

欢迎加入话题讨论,和我们分享属于你的毕业选择。


第五篇


“慢就业”Or“快就业”, 你的工作“着急”吗? 


“慢就业”你听说过吗?这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在如今每年一度的“最难就业季”,有些毕业生却不着急找工作,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开始自己的就业“成人礼”。根据《QQ浏览器大数据:95后迷之就业观!》报告显示:2016年765万高校毕业生中,有48%的95后毕业生选择“不就业”


那么,问题来了


 找工作前路“慢慢"

不如“待定”前行

明明我们认为找工作的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然而,现在很多毕业生的画风却是……这样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这样说:


选择那么多,我就一定要找工作吗?

这个工作不合适,我再找找

“老爸老妈让我考公务员,那我就先准备着吧”


在如今“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毕业生眼中,与其和“求职大军”挤一条“独木桥”,不如选择不当上班族,一切“慢慢来”。由此,“慢就业”(毕业不着急就业)和“待定族”(处于失业状态不打算求职、求学的人)应运而生。



根据数据报告,选择“慢就业”的最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其次是“希望能够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再次是“准备自己创业”。而“要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很多毕业生选择多种多样的“待定”和“慢就业”方式


求稳定
之“考碗族”


一心想要稳定工作的周俊在大四时就成为了“考碗族”,当别的同学到处奔走投简历时,他则是安心备考,并且连续报考了国家级,省级公务员考试,还有自己家乡当地的事业单位等。尽管接连失败,但是他仍然决定继续“考碗”“考编”。他说:“父母希望自己找稳定一点工作,在他眼中那就是公务员、教师之类,所以没打算出去找别的工作。”



“考碗族”指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考到“饭碗”不罢休的人群。古有科举考试,现有公务员考试。对于部分毕业生来说,一旦“考碗”成功,便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还能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于是,很多应届生在大四、甚至大三时就开启“国考蹲完省考蹲,省考蹲完事业编蹲”的就业方式。


然而,“稳定”也是有风险的。根据2017年国考数据显示,2017年国考报考人数达到133.8万,平均竞争比达到49.5:1,可谓是百里挑一。然而很多没有考中的毕业生并不会选择马上就业,而是继续“家里蹲”备考,成为“慢就业”的一员。


“练内功”
之求学深造

今年已经大四的张萌是一所二本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最近,她一直在忙的不是投简历,而是准备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结束后,她打算继续准备明年的研究生考试。谈及毕业找工作,她认为自己现在没有什么实力,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不如先考研深造。如果考不上,就再说。



同张萌一样,很多毕业生将继续求学深造作为自己的毕业首选。2017年,全国报考研究生考试人员达到201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占有半数以上的比例。


有些毕业生希望借由考研完成身份的再一次逆转,既增了“内功”,又缓解了就业压力。不过,还有一些毕业生对于深造,只是迷茫地随大流,不想就业。但是,这种“慢就业”的结果,也可能变成“剩下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之间隔年

小赖一直很向往国外毕业生们的“间隔年”,大四即将毕业的他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决定先“间隔一下”。由于没有收入,他一边打工一边搭车旅行。小赖在旅途中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他决定一年旅行后再着手找工作。谈及原因,他说,以后工作就没有那么长的假期,不如现在先实现梦想。



“间隔年”指的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或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近些年,“间隔年”的概念慢慢进入中国。还记得那封充满文艺气息的辞职信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年轻的职场人士,当然还有未入社会的大学生们。

根据 95后迷之就业观》数据显示

选择“间隔年”方式的“慢就业”的毕业生占4.8%。同时,数据还显示,95后毕业生们更加偏爱慢节奏的舒适小城进行“间隔”,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繁华大都市。


选择进行“间隔年”慢就业的毕业生们,方式也不尽相同。除了我们印象中的旅行外,如今的大学生更青睐国际化的支教、环保义工、医疗义工等公益行动。他们希望通过“间隔”增长自己的见识,找寻内心的声音,这正是90后一代凸显自我的标志。


但是,“间隔年”看上去或许也没有那么完美。“间隔”回来后要面对的就业压力并不会少。毕竟无论你“间隔不间隔”,工作始终在那里,不多不少。



“谁言工作必固定”
之新兴职业


在上一篇《兴趣Or实际,做自己喜欢的就是任性吗》文章中,我们曾提到95后毕业生选择新兴职业的比例非常高。


如果问,2016年最火爆的新兴职业是什么?


恐怕答案非直播莫属了。



2016年堪称“直播元年”。根据数据显示,在互联网+时代催生的各类新鲜职业中,有54%的人选择成为主播/网红,17%选择了声优,其次是化妆师、游戏测评师等。而据某直播平台负责人介绍,其旗下直播平台的主播很多都是来自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有的甚至是寝室组团参加。


直播平台主播、网络写手、酒店试睡员、时尚买手……甚至是做跨国代购,如今毕业生们的选择的确更加多样新鲜。


90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早已不拘于传统行业


根据《网络主播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每月直播15次以上的“网络主播”平均月收入为9975元。这对于还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一位从大三开始就做直播主播的大学生说,虽然家人觉得不稳定,但是自己没有觉得这样工作有什么不好,因为可以有很多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当然,这些“新兴职业”对毕业生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以行业规定日益严格的直播来说,不具有专业资质的大学生的主播工作可能并不长远。当这份工作无法提供适当的报酬时,毕业生们就可能再次被重新卷入找工作的万人大军中,而他们的工作经历对于传统职业来说,可能并不会起到太多“锦上添花”的作用。


疑问:

“慢就业”=“啃老族”吗?

“就业季”不再是“就业急”,而是成了“慢就业”。当一个个民间或官方统计出的数据摆在人们面前时,求“铁饭碗”的“70后”和求稳定的“80后”才确信,果然,这个世界已经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了。



从各项数据中发现,“慢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第四、第五分别是广州和重庆。这表示,一线城市新经济模式和广阔的求职平台给“慢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可以“慢下来”的条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方式多元化无可厚非。媒体中也多是对“慢就业”包容一点,“慢就业”提供就业新方式的正面报道。不过,面对“慢就业”仍一直有个争论,那就是,“慢就业”会是“啃老族”吗?


回答“YES”

网友@逍遥的狸猫: 慢就业这件事对于“90后”来说,弊大于利。不就业,你靠什么生存,总不能毕业后还靠“啃老”。



事实上,网友所言非虚。无论是“考碗族”还是“考研族”,一旦陷入考了再考的模式中,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便只能依靠父母的支持。而“想象中很美”的新兴职业也并不是适合所有毕业生。有的“待定族”没有踏出找工作的第一步,以后只会更难,久而久之成了赖在家里的“啃老族”。


回答“NO”

网友@浅夏诗韵: “慢就业”没啥不可以,只要不啃老就无需指责。人生道路千万条,各人自有其选择。如果不啃老,就得自食其力,想过什么日子,人家自有安排。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和标准,快就业也好,“慢就业”也罢,都不能代表“成功”的快慢。


“慢就业”是否真的是“啃老族”是因人而异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慢就业”也许可以让毕业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就业方向。不过,不着急找工作的毕业生背后需要有“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自己。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只是以“慢就业”为盾牌和借口,畏惧求职的话,那“慢就业”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

“慢就业”反映出当下年轻毕业生们新的择业观。试图摆脱“毕业即就业”的模式,更多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这正是新时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的体现。但无论“慢与快”,只有依靠自身努力才能成功的法则始终存在。





文中人物名字均为化名

编辑:张天健

策划:张天健 武司宇

综合来源:中国网、中新网、西安晚报、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文章
中国新闻网  ·  TA是谁
6 天前
半岛晨报  ·  于和伟,官宣喜讯!
1 周前
央视新闻  ·  总戴耳机,真的会变聋吗?
1 周前
LinkedIn  ·  路都走错了,你怎么会进步?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祝你今天愉快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