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2019年度央广网教育峰会在京举行。
本次教育峰会以“科技 赋能 未来”为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媒体人士,共同分享和探讨新形势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模式,传播扩散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
2019年是我国教育变革发展的一年。
在政策的严监管下,教育行业步入规范与成熟,快速发展的教育行业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阶段;
面对未来社会的全面竞争,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行业乃至学生家长的关注;
5G、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也将加速引发未来教育的深刻变革。
未来已来,科技赋能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9年度央广网教育峰会,全面诠释科技与教育的结合,聚焦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为行业描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需要的教育发展蓝图。
央广网副总裁 闻风致辞
央广网副总裁闻风在致辞中表示,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现在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渠道,随着科技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媒体,我们要不断努力支持中国教育产业发展,赋能中国教育产业。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主旨发言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在主旨发言中表示,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教育行业变革的一年。
教育行业在这7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地加以解决,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对于未来教育改革,他提到几点想法。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培养人上面,培养全面的人格、品质、气质等等。
第二,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再单纯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估学生,而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行评估考核;
第三,要改革课堂教学和课程的设置,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探讨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类型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最后,他强调,我们现在处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教育行业也要把握这个时机,积极地推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培养更优秀的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来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副会长杨志彬主旨发言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副会长杨志彬重点针对民办学前教育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表示, 民办学前教育面临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遇到很多困难。
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针对学前教育,国家政策应该更注重教育内容、把握教育方向。
中央和地方、社会各领域、教育单位和家长合力,各自尽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新的一年当中,作出新的努力、新的探索,取得新的成绩。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博主旨发言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博在峰会中作主旨发言时表示,培训教育是每个人开展持续学习和再学习的必要方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发展的重要力量。
培训教育机构应该具有三个天然的属性:
第一是教育属性;
第二是公益属性;
第三是公共服务属性。
他表示,培训教育机构要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守三个关键词:
规范、质量、责任。
同时,他希望在座的培训教育机构能够守初心、担使命,为促进培训教育行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引领培训教育机构规范发展以及推动培训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地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高礼研究院副院长卢斌主题演讲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高礼研究院副院长卢斌、见学国际海外产品专家朱静雯分别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教育的改变来自教育者的改变》等角度,结合“科技 赋能 未来”的主题为现场观众做了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