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 蜓 半 空 展 翅 飞,蝴 蝶 花 间 捉 迷 藏……”孩子们手拂着课本,摇头晃脑读着,把声音拖得长长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
四月的阳光,丝丝缕缕的从窗子里透了进来,投在墙上,拢在身上,撒在地上,如一汪水,透着明净,悠悠然,像婴儿那双闪亮的眸子。
那光的近处,是老杨树伟岸的身影。不知何时,老杨树吐出了嫩生生的新叶,窗台上的草花也不甘沉寂的纳故吐新,一片片新生的叶子亮堂堂的,硬生生的灼烧着人的眼。
窗外的天空也映进了室内,只那一角的蓝就足以让心澄澈,天蓝的像母亲那块丝巾,纯净,久久的温暖。春风不疾不徐的浸润到每一缕空气里。
一切都那么欣欣然,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朝气,一切都在生长!
“蝌 蚪 池 中 游 得 欢,蜘 蛛 房 前 结 网 忙。”读书声突然提高了许多,又陡然落下,停了下来,像被孩子们抛到空中的皮球,“砰”的砸落到地面,然后就渐渐没了声音。
文章读完了。
阳光在孩子们的脸上跳跃,像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动。那阳光耀在脸上,波光粼粼的,一张张生动的小脸如花在阳光里绽放。
在这个晴朗的春日,阳光里,三十多个孩如三十多只蝴蝶般五彩斑斓。
看着一张张生动的脸,索性跟孩子们谈论起了蝴蝶。
“喜欢蝴蝶吗?”我的目光从孩子们脸上扫过。
“喜欢!”顿时,一群小燕子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起来了!
“蝴蝶是什么样子的?”我满心希望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表述自己所看到,所知道的事物。
“蝴蝶,它的翅膀很好看,是透明的……”漠朗的反应速度总是很快。
“蝴蝶的翅膀,五颜六色的。”一群孩子忙不迭得补充着。
“以前,蝴蝶是很丑的,它是毛毛虫变的。”王思语轻轻地说着。
这个孩子的普通话说的真好听,据说是跟着电视学来的。生活总会教会我们很多,只要用心。
“这个以前用的真好,原来蝴蝶也是有前世今生的。”我由衷的说。孩子们边嘟囔着“前世今生”,边笑了。
“破茧成蝶!”漠朗脱口而出。
阳光中,仿佛有一只蝴蝶抖动翅膀冲了那七色的光飞了去。
真不知道漠朗那小脑袋里装着多少词汇,许多时候他都能语出惊人。
“破茧成蝶之前,毛毛虫是会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孩子们又重复着我说的词。
“知道什么叫作茧自缚吗?”
“就是吐出丝,自己把自己绑起来!”漠朗把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