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人民币紧急保卫战,逆周期因子迎战美元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8-08-31 21:33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微观系列 ”,关注我


上周两篇文章给大家讲过新兴国家全都遭到了美国的货币攻击,南非,土耳其,俄罗斯,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的货币无一例外的都大幅贬值。


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老大,人民币汇率当然也会受到打压,但是中国盘子大,国家大,外汇储备丰沛,所以抵抗外汇攻击的能力很强。


但这绝不代表人民币汇率不需要保卫,更不代表我们要眼看着人民币一路贬贬贬,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就更须守住



守住人民币汇率,有一条关键防线, 也就是

1美元兑7元人民币这条线


1:7,是政府拼了老命也要守住的,每当人民币7块这条关键防线被美元狂轰滥炸的时候,中国政府必定会采取各种手段,死守汇率防线。


不管是采取抛售美元,买入人民币的方法来守住汇率,还是发布什么利好政策来提升市场信心,或管控外汇来防止资本外流,总之每当7块这条底线被攻击的时候,总会掀起不小波澜


这次人民币在屡遭攻击后,终于在上周出现大幅反弹

而这次大幅反弹的原因,是因为人民银行又拿出了保卫人民币汇率的核武器


逆周期因子



相信很多朋友乍一听“逆周期因子”都是一头雾水,这是啥玩意儿?


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央行汇率核武器“逆周期因子”,之前就用过一次,这次是第二次使用。


当然,作为“核武器”,你就应该知道,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刻,不到经济的重要时刻,是不会使用的。


所以通常来说,央行使用“逆周期因子”的时候,都是人民币汇率比较危险的时候。



那什么是“逆周期因子”呢?


逆周期因子最早被发明出来,是在2017年的5月

在2017年以前,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昨天收盘价

一个是,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指数


一篮子货币汇率,是集合20多个国家的汇率与人民币汇率的报价关系所得出来的一个指数


而在2017年5月,央行改变了这个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计算方法,加入了“逆周期因子”


那么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是由三个因素来决定了


1,昨天收盘价

2,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3,逆周期因子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什么是“逆周期因子”,他的数值是多少?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这是一个比较艺术的问题

也是一种外汇管理的艺术


逆周期因子

有一个逆周期公式

还有一个逆周期系数

但全中国知道“逆周期公式”和“逆周期系数”的人,应该不超过50个,它涉及国.家重.大机密,你不是高层核心成员不可能知道。


但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个“逆周期因子”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但我们可以知道它的作用。


逆周期因子,这个影响汇率的关键

他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汇率波动风险(主要就是减少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风险)


你可以将逆周期因子想象成一座三峡大坝



你比如当上游大雨的时候,你不能急着放水,因为你上游一放水,下游就立刻泛滥成灾。

你要慢慢的有节奏的放水泄洪

又比如,当你下游干旱缺水的时候,你就马上开闸放水,解决下游的旱灾。


这个“逆周期因子”,我们虽然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个艺术算法,但它的作用是,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风险,掌控在自己手中,掌控在一个可控范围。


尤其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时刻,世界各国看空人民币的势头较多的话,那“逆周期因子”就可以用来打击空头,打击做空人民币。


最直接的例子,上周,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路走贬,快贬到1美元兑7块人民币的时候,“逆周期因子”就来了,它关闭闸门,让美元怎么也攻不下7块人民币,这个重要关口。



人民币汇率,在逆周期因子加入战场后,效果立竿见影,大家不要以为从6.87兑1美元,涨到6.81兑1美元,才涨了6分钱,太少了。


要知道,像人民币,美元,欧元这种世界重要货币,盘子大,体量大,一天涨6分钱不得了了,一天的振幅达到1.25%也是个很大的波动。


而从历史角度来看,“逆周期因子”这颗核弹的威力也非常大,来看下图



2017年5月,央行天才般的金融艺术,创造了逆周期因子加入汇率计算,此后美元想攻下7块人民币这条防线,难于登天。



上图是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启动,到

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取消,这8个月来的汇率走势


可以清楚看到,逆周期因子启用后,人民币汇率就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升值。


那么关键来了,当2018年1月,央行取消逆周期因子后,发生了什么呢?看下图


逆周期因子一取消,从2018年2月到8月


人民币汇率逐渐失控,并且明显从升值势头,彻底反转到贬值势头


上周人民币汇率又逼近7块的,这条必须死守的防线

于是


8月24日,逆周期因子,肩负重任,再上战场迎战美元


那肯定有朋友问,这个汇率跟我有什么关系,那关系还真的挺大的

我们可以来看看下图



红色曲线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另一条绿色曲线是上证指数日K线

大家看出来什么了吗?


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金融小白也能看出来,当


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时候

上证指数不断升高

当人民币兑美元不断贬值的时候

上证指数不断下跌

汇率和上证指数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图上,当

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6.2人民币的时候

上证指数来到年内最高点3500点左右

而当

人民币随后开始贬值,贬值到

1美元兑6.8人民币的时候

上证指数也一路跌到年内最低点,2600点

这是我们看到的人民币汇率和股市的联系


当人民币升值,对A股的牛市和多头,有高度的正相关

当人民币贬值,对A股的熊市和空头,有高度的正相关


那么再联系到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逆周期因子,来看


这个“逆周期因子”和股市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逆周期因子“之前就使用过一次,那让我们看看去年逆周期因子登场后,中国股市的表现吧。



当去年7月,央行宣布加入逆周期因子后,上证指数的走势, 就开始了一波涨势,股市明显进入了上升通道。


而到了接近近期高点的3587点时,央行宣布“逆周期因子”退场

退场后,上证指数不止来了波狂泻,更是一蹶不振的进入熊市格局。


那现在这条关系链就很清楚了

逆周期因子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又和上证指数高度相关


当然我绝不是让你去买股票,微观也不是个教你炒股的节目,对你炒股的行为不负任何责任,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个中国独创的“逆周期因子”,它所具有的一种“金融艺术性”。



其实保卫汇率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

抛出外汇储备

买入本国货币


最有效的是,咱们独创的“逆周期因子”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中国要独创一个“逆周期因子”

而不像其他国家一样,抛外汇储备,买本国货币呢


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严重的“经济活力问题”


在中美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的险恶背景下,中国正面对不断恶化的国际贸易局势


那中国急切的需要提升经济发展

而提升经济的首要关键就是货币宽松


货币越宽松,货币流动性越强,经济活力就越大

经济活力越大,就越可能提升经济发展


反之

货币紧缩,流动性紧缩,活力减小

活力减小,经济发展下滑

就是这么个关系。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和货币宽松或紧缩直接相关

那又是什么在决定货币宽松还是紧缩的呢?


是外汇储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