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快医务职工薪酬制度改革,打造“阳光工资”,不能让一线医生靠加班获取高工资。”
整理 | 丹丹
作者 | 李蓓
来源 | 东方网 "医学界"微信号
“通过加班或超时工作获得的收入占到了医务职工总收入构成中的大部分”。
“从数字上看上海公立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平均收入并不低,但目前的收入是建立在远远高于社会普遍水平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上的。”前不久,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曾公开表态,要加快医务职工薪酬制度改革,打造“阳光工资”,不能让一线医生靠加班获取高工资。
据《医学界》观察,在不少人眼里,医生是高收入群体,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其总体收入往往较高。然而,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为了拿到这个水平的收入,医护职工付出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却远远高于社会普遍水平。
“通过加班或超时工作获得的收入占到了医务职工总收入构成中的大部分。”日前,来自红房子医院的徐丛剑在接受《东方网》采访时表示,医生规定早上7点半查房,但年轻医生通常7点就必须到岗准备病史资料,中午门诊看不完、或者在手术室吃饭是常态,下午5点肯定下不了班,周六仍然要开门诊,周日一早8点开始学术学习,一直持续到晚上再看手术视频,日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已成为常态。
“同样是博士毕业,医生的小时工资水平实在太低。”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也表示,作为特殊行业,医院不可能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来考核,如果真的根据劳动付出衡量,医务职工收入的确存在性价比过低的问题。
据《医学界》了解,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5月13日公布2015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低于“最低标准”。而与低工资相对应的,是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强度。此外,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也显示,医务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3.4小时,平均每月值7个夜班,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33.5%。
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这是我国一线医生普遍面临的执业现状。近年来,关于医生猝死的报道屡见报端。“医生猝死实际上就是由于工作强度过大而导致的。”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岳表示,强度过然会降低医生的职业幸福感,也导致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矛盾增多。
王岳表示,医疗纠纷高发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存在直接关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过大的事实,医疗纠纷很难彻底解决。
此前,上海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曾明确表示,2017年将启动医疗行业全员工资薪酬制度改革,将逐渐建立“阳光工资”模式,不能让一线医生靠加班增加收入,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