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马嘎尔尼携英国使团访华,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谈判,开拓中国市场,进行贸易往来,但固步自封的乾隆皇帝和官员不加辨别,高傲地拒绝了使团的所有要求。
对当时的清王朝来说,不仅失去了一次认识世界、学习西方文明的机会,也为日后鸦片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就在马嘎尔尼访华的3年后,1796年,法国巴黎东方语言学校创立,这是西方汉学从初创走向繁荣的一个标志,汉学在西方逐渐发展成一门真正的学问。
中国有句古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学者很早便开始以汉学为媒介来了解中国,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完善自己的文明。
早在1271年,马可•波罗来华。他归国后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欧洲人洞察中华文明的火光,在欧洲人心目中创造了亚洲,欧洲人开始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中国。
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意大利人罗明坚、利马窦先后来到中国传教。西班牙人门多萨著《中华大帝国史》,1583年初刊于罗马,是早期西方关于中国的重要文献。随后,一批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语言,是西方最早的一批汉学家,由此西方汉学开始奠基。
18世纪,法国的高等院校开始教授汉语,以便进行对中国的研究,这也是汉学确立的象征。
19世纪,汉学在法国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周礼》《史记》《大唐西域记》等经典著作被翻译引进,西方对中国的研究愈发深入,汉学由初创走向繁荣。
20世纪中叶,西方的汉学家一改过去那种纯中国古籍整理、考证、研究的汉学传统,对于中国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更加重视对当代中国政治、社会、人物、文学、艺术的研究,对中国的研究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
遗憾的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并不是双向奔赴的,我们对西方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对我们的研究。与西方不断观察研究中国、汉学逐渐发展完善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对世界的长期闭锁。
中国看欧洲,始于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时代。那时,先进的中国人把眼光瞄向了海洋,对准了世界。林则徐、魏源等人绘制了海国图志,从地理出发,认识世界。
虽然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欧洲的观察和学习,始终没有得其方法。所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特别大的促进作用。
而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引领起新文化运动,高举着“自由”“民主”的旗帜,把马克思主义等欧洲先进思想引入中国。而后的五四运动,即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一脉相承。
可以说,近代中国脱离帝制,与欧洲文明关系甚大。但是中国对欧洲的观察和研究始终不得其法,不成体系。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是陷入了停滞状态。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陈乐民先生提出“欧洲学”的概念,他是国内欧洲研究学界第一位提出建立“欧洲学”的学者,为中国“欧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欧洲学”成绩斐然的先行者。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进入全球化进程,我们开眼看世界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多人知道【要看】,但始终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
对于【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陈乐民对“欧洲学”这个概念的定义是:“要把欧洲这个地方做一个整体、综合的研究。因为我们现在的文明,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观念都是来自欧洲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些东西很可贵,我们想学习它,但是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产生在欧洲是经过了多少个世纪和多种方面促成的。欧洲,不仅仅是政治的欧洲,经济的欧洲,更是文化的欧洲。”
“欧洲学”不同于简单的欧洲史,它着眼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如果说欧洲史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揭示某种历史规律,而欧洲学的研究旨在理解、掌握、运用这种历史规律,从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让中国更好地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好自己的位置。
如果说欧洲史那种对事件的梳理,提供的是一种知识、是对客观历史事件的认知,那么“欧洲学”的研究成果,就是提供一种理解历史、理解文明的方法。
作为“欧洲学”的奠基人和学术高峰,陈乐民更加注重历史背后的文明发展。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一书中,他提供的就是看欧洲历史的方法。
举个例子——
一般的欧洲史告诉我们,罗马人打败了希腊人,用了多少兵马,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战争。
而《欧洲文明的进程》告诉我们,这场罗马对希腊的战争,除了政权和势力范围,社会还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罗马继承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这为后来的欧洲奠定了什么基础。
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是陈乐民毕生的学术理想,而《欧洲文明的进程》则是他有关欧洲文明的学术心血。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
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
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
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探索欧洲何以为欧洲,而中国何以为中国。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乐民、周弘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图书品牌:六人行
定价:138
ISBN:978-7-201-20436-9
作者陈乐民,曾任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是学界首位提出创建“欧洲学”的学者,被学界誉为“最后一个绅士”,北大社畅销书《欧洲文明十五讲》的作者。
豆瓣评分9.7的,网友一致评价该书“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证据有力”。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该书作为欧洲文明研究的巨作,是北大社名家通识讲座《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
独家授权,作者女儿亲笔后记,全方位展示学者风采。
从文明起源、宗教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商贸情况、工业革命、思想观念、政治情况、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讲解,涉猎极广,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欧洲文明,鞭辟入里。
4幅地图,直观展示欧洲政区风云变化。
随文63幅插图,涵盖各个领域,辅助理解文字内容。
精选十余幅代表欧洲文明发展的文艺作品彩图,通过艺术看文明。
本书为硬壳精装,采用优质的胶版纸,配有彩色插图,有飘带,方便翻阅。
【作者简介】
陈乐民(1930—2008)
欧洲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与中国》《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等书。
陈乐民是欧洲研究学界第一位提出建立“欧洲学”的学者,也被誉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最具人文精神的学者”。
周弘(1952—)
周弘,比较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前任欧洲研究所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主要编著有:《福利的解析》、《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主编)、《欧洲发展报告》(1997~2001)(主编)等。
【内容简介】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
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本书是陈乐民有关欧洲文明的学术心血,也是《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和细化。
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探索“欧洲何以为欧洲”,而始终怀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学情结】,学者风采,可见一斑。
本书原名《欧洲文明扩张史》,后更名为《欧洲文明的进程》,原版豆瓣评分高达9.7,深受读者喜爱,是读懂欧洲不可不读的好书。
一、为什么要了解欧洲文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欧洲文明,是为了更好地审视我们自己
“我研究欧洲,实际上心里想的是中国。”——陈乐民
(1)全球化时代下的应有视野
我们经常形容我们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欧洲也是博大精深的。我感到你不了解欧洲,很难说了解了世界;而假如你不了解美国,还是能够了解世界的。美国的源头在欧洲。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
——陈乐民
(2)从比较,到超越
世界是越来越连成一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不能不摆在人类历史的框架里。所以就应以人类历史的观念去对待文明问题,超越东西方文明对立的情结。从比较东西方到超越东西方,体现了一种不断进步的文明史观,是一种博大宽宏的眼界。不比较,就看不到我们的落后;而不超越,也难以迈开双脚走向未来。
——陈乐民
二、书中话题
1.欧洲文明意味着什么?
——以求真善美的希腊思想为源头的哲学、伦理学和美学;
——重视社会效能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
——凝合人生、人性、人格至善本性的基督教精神;
——探索宇宙,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科学实践。
2.欧洲文明发源于何处?
希腊人对万物自然的原初认识,启迪了后人的聪明才智;希腊文明蕴含着科学与民主的种子。
希伯来人一开始就背上了神的包袱,把“道”人格化为“神”,后来基督教的发展与之关系巨大。
古罗马人是制造法、政和制度的民族。
希腊展示给世人的是精神,罗马展示给世人的是行动。
如果说希腊文明的贡献主要是在精神的领域里,那么罗马文明的贡献就主要是政治和法律的了。
3.黑暗的中世纪对欧洲文明有什么贡献?
过去有些历史书常认为,中世纪扼杀了希腊思想,没有一点进步意义。“中世纪”每每被看作“黑暗时代”的同义语。其实中世纪并不是千年的“历史断裂”,也不是通体“黑暗”的。
欧洲文明在中世纪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精神层面的和世俗层面的。
在精神层面,基督教在中世纪进行了改革与扩张,神学逐渐过渡到科学。在中世纪结束和新时代到来之前,基督教思想界已经为时代的变革、为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为民族国家的出现做了大量的精神和理论准备。中世纪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笛卡儿、斯宾诺莎等在科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自身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而在世俗的层面:
欧洲封建制在中世纪开始孕育和确立,并发展成君主制,为现代的社会政策奠定了基础;
教会的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果——一是经过公元 9世纪的拉丁化的完成和其后的十字军东征,从公元 12世纪起,基督教的传播确实起了在精神上把欧洲“统一”起来的作用,也就是说“欧洲观念”的形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曾有赖于基督教的“欧洲化”。第二是由于基督教的普及和推动,欧洲的许多城市建立起了最早的大学,高等教育通过寺院教育得到发展,哲学(神学)、数学、化学、医学等,成为各大学的共同必修课程;各地图书馆收藏着类似的基础图书。欧洲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中世纪奠定了基础的。
与此同时包裹在封建制度之中的私有制因素和商业精神应时而动,冲破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走向世界。在宗教和世俗两种政治势力的保护和利用政策下,商业在中世纪欧洲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商业发展带给了封建制度政治宽容,同时对社会生活和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方文化和地方语言得以保存和延续。
总体而言,中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其实是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孕育期”。思想、政治、商业制度,乃至与欧洲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督教,都在这个阶段完成了蜕变,且为下个阶段的欧洲文明发展提供了基础。
4.中国是何时开始暂时落后于欧洲?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欧洲是从 13世纪起开始终结中世纪前半期的停顿状态而向前慢慢移动的;而中国社会则恰是在 13世纪停止发展了。
布罗代尔说的大体不差。13世纪正是中国的宋末元初。此时,汉唐的中央集权君主制连同它的相对说来最为璀璨的文明,已经失去了盛时的光彩,又没有种下新的种子。南宋同外族的战争不少于北宋,且终灭于元。南宋纵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相当的发展,也难以扭转社会的总体颓势。在元朝的更为野蛮的统治下,中国社会根本陷于停顿,甚至开倒车了。
到晚明利玛窦等东来时,已显见彼时的中国在一些科学领域里比之西方远为落后和匮乏的状况了。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带来的天文、测绘、水利、几何数学等知识使晚明的有识之士如徐光启等深为折服。
康乾历称“盛世”,但社会生产力并无根本性的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而这几百年的欧洲文明则每个世纪都有新的创造;中西发展趋势上的差异,于今观之,已是十分昭然了。
13世纪:中国皇权统治时期的鼎盛文明开始陷于停顿,即宋末元初之时。西欧则经过 9世纪和 12世纪的小“复兴”,开始向前迈进。(小“复兴”的内容参考上个话题中世纪的贡献)
15世纪:“地理大发现”,接下来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使西欧进入近代。中国正值兵虚财匮的晚明。
18世纪:西欧在产业革命以后进入启蒙时期和工业化时期。中国是康熙最后二十年和雍、乾、嘉庆初年。
19世纪:西欧达到资本主义高峰期,中西相遇,巨大差距浮现出来,中国旧社会形态不敌外力的竞争开始瓦解;中国亦从此开始了救亡、启蒙、革命的曲折而伟大的历程
早先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在生产总值方面直到很晚的时候还是超过欧洲的,到19世纪突然发现不行的。后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比西方落后了四五百年,从发展趋势看问题,这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发展趋势呢?我们要到文明史中去找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文化缺少(甚至没有)科学和科学思维,也没有民主的传统。
中国当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顾准先生在研究欧洲文化的精神时提出,希腊思想的精神后来被理性主义所继承,形成了科学的传统和民主的传统,不以政治权威为准的求知传统,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这种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宇宙做独立的研究,所以它的路向不是科学的。
对历史是既不能假设,也不能责怪的。当然更不能抱残守缺。唯一的、正确的态度是承认历史和现实;了解欧洲文明和它的发展历程,说到底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尤其是了解我们历史上所缺少的东西,以便在迈向现代化的大道上,尽快全面赶上去。
5.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差异?
中国历史的进程,与西方的历史进程,是完全不同的。古代中国的历史,是朝代更替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基本上是“自我循环”。欧洲的历史却不同,它是阶段分明、“螺旋形”向前发展的。
西方的“思想底格”是“理性主义”,从希腊起就讲“理性”,基督教神学统治时期,上帝是“理性”的化身,人文主义使“理性”重新属于人。近代科学技术的哲学文化基础毫无疑问是以理性为指导的自然哲学。
中国的“思想底格”,我想可以通俗地用“天地良心”四个字来概括。“天地”里面有自然哲学的成分,但很少,语焉不详,如墨、荀、张载、王夫之等。“良心”指的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这在传统文化里是大量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
西方是“理”重于“情”,注意力侧重在对自然的探索上,重“理”必重“知”。中国是“情”重于“理”,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的“平衡”上,重“情”必重“德”,重视道德的约束和情操修养。
6.近代以来,欧洲文明进行了怎样的跃迁?
地理大发现,突破了古代地理分割的观念。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回归和大发展,取代了中世纪的神本主义。
宗教革命,诱发了社会性的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实证科学,使西欧社会的进步建立在科学发现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
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为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经过 17、18、19这三个世纪到今天,以高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全球性的金融体制、无孔不入的市场经济……同样都是水到渠成的进程。这个进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
7.欧洲文明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对印度——
欧洲文明随着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印度洋,亚洲在与西方相遇时,从社会发展的程度上看,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这些地方的居民本有他们的祖辈传留下来的本土文化风俗,实处于未开化和半开化状态。印度被殖民后,开始接纳欧洲文化,在 16世纪以来的几百年当中,在古老深邃、多彩多姿的文明之外,又增添了近代的欧洲文明。从而成为了色调对比鲜明的多种文化的拼合体。
在印度,常会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反差”:古老的、复杂的种姓、宗教的历史人文,历久不变;而由于几百年来的西洋文明的浸泡熏染,又时可见它比其他亚洲地区“欧化”得更地道而彻底。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印度人往往更加“国际化”。
对日本——
在亚洲,日本是唯一在 19世纪晚期实行自上而下的“西化”并且很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国家。这就是尽人皆知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大量而系统地把西方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介绍、移译到日本来。欧洲文化东传,除了殖民者带进以外,日本在早期所起的“桥梁”传递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对西亚、非洲、拉美——
从文化发展和融合的历史观点看,阿拉伯文化、希腊文化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近世以来,西方势力越来越取得支配地位,以至这一广大地区由于历史的以及地缘的因素,比亚洲东部地区更加直接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且成为列强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和市场的历来必争之地。
欧洲列强对非洲和拉丁美洲是彻底地加以分割,并建立起白人的家长制统治。无论是非洲的比较原始的土著文明,还是拉丁美洲的相对说来发展程度较高的印第安文明,都只能顺从欧洲殖民政策的高压。
对美国——
欧洲文明通过殖民的渠道传到美洲,并在新条件下冶炼和扬弃而形成美洲文明,美国比起欧洲旧大陆来说是一个“新国家”,但是在民主进程方面却是走在旧大陆前面的;美国继承了欧洲的民主传统,但没有中世纪和封建王权的包袱,所以,美国是在欧洲以外最完整而系统地延续了欧洲文明,并结合美洲特点而加以创新的国家。美国人在谈到他们的文化和文明的时候,从来都认同欧洲文明的历史渊源,认同西方的(即欧美的)同源的价值观念;然而,美国文明又绝对具有不同于欧洲文明的特点。随着美国的日益强大并且超过欧洲居于领先地位,美国文化便反过来对欧洲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三、书中金句
1.今天的世界是越来越连成一片了,了解别人几乎是剖析自身的必要条件。(前言)
2.衡量文明的程度、衡量的标准,归根到底是看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摆脱了野蛮和愚昧状态的社会,文明越进步,离野蛮和愚昧应当越远。(前言)
3.文明的尺度,就是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尺度。(前言)
4.文明首先应是人类为了求生存和生存得越来越好而创造的,所以文明的本质应是表现人类美好的东西。(前言)
5.实力强的民族易于使自己的文明传播出去。但是文明自身的生命力归根到底是看它是否对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前言)
6.要认识西方文明或欧洲文明,先不要忙着预做“价值判断”,应该是先了解它“是什么”;做“价值判断”应在了解和认识它“是什么”之后。(前言)
7.人类需要思想,需要智慧,用以认识真理,从而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p5)
8.古希腊的智慧来自最朴素而原始的理性,理性地认识自然界,认识人自身和人类社会。(p6)
9.希腊展示给世人的是精神,罗马展示给世人的是行动。如果说希腊文明的贡献主要是在精神的领域里,那么罗马文明的贡献就主要是政治和法律的了。(p11)
10.基督教在罗马的废墟上迅速地发展着自己的势力,教会在拓展着,教堂一座座矗立起来;教堂富丽堂皇,内殿的墙壁内侧镶饰着各种大理石,香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给人以神圣的感觉。和残酷的杀戮、野蛮的劫掠相比,教堂里香烟缭绕,香烛生辉。“在这里,人们或感到对上帝的敬畏,或感到上帝的荣耀的巨大光辉。”教会提供的是战乱中的平和,无常中的永生,是生命的新的意义和目的,是超脱现实丑恶的一种无奈的自我重新定义。(p26)
11.布罗代尔说:“蛮族之所以取胜,每次都因为它一半已文明化了。在进入邻居的内室以前,它已在前厅等了很久,并敲过十次大门。”(p31)
12.日耳曼民族对罗马帝国的征服是一种双向的征服,即日耳曼用武力征服了罗马,而罗马则用宗教和文明征服了日耳曼。(p32)
13.在农业社会里,土地所有制度不仅决定了人和土地的关系,也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人的政治地位。(p35)
14.对历史是既不能假设,也不能责怪的。当然更不能抱残守缺。唯一的、正确的态度是承认历史和现实;了解欧洲文明和它的发展历程,说到底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尤其是了解我们历史上所缺少的东西,以便在迈向现代化的大道上,尽快全面赶上去。(p434)
15.自由不是要和法律对抗,而是就理性秩序的程度而言的。自由产生于法,而法是行动的依据。(p59)
16.君主的艺术在于软硬兼施,知道什么时候当狐狸,什么时候当狮子。(p65)
17.即使是在蒙昧时代,包含理性原理的人类精神遗产也能够通过看起来是和理性相悖的基督教神学得以保留。(p75)
18.一个国家只有自身非常健壮,才能抵御外侮。(p116)
19.历史向来是经验主义的,它不是任何理论创造出来的。(p119)
20.如果事情都按照理性的推理去发展,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是,任何唯理论的或逻辑的推理,时常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现实经验南辕北辙。(p141)
21.人类是要自由的,这是人的最高人生目标,但是,人类滥用自由的事又每时都在发生。(p158)
22.古希腊思想最为诱人的一点,就是把“人”当作宇宙的中心。(p181)
23.任何看来似乎是偶然的、技术性的成就,如航海技术的进步,一旦与历史命运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刻上里程碑的印迹,而且随着这成就的连锁影响向纵深扩展,不仅引发其他类似的行动,而且推动人的思维方式的更新,孕育出不同于以往的、开创性的、拓展性的宇宙观。(p186)
24.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们特别看重直接的美学体验。达·芬奇说:“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就愈强。”(p190)
25.历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当一个新事物以排山倒海、扣人心弦之势来临的时候,人们常不免忘掉了那些比较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但却为之进行了准备的工作。(p197)
26,敢于使用理智去观察世界,这是最关键的。试想一个人的精神如果还处在被某种迷信的奴役状态之中,他怎能迈开双脚走路呢?(p212)
27.“启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具有动力的精神。时代是在不断前进的,总有新的事物、新的变化迫使人去认识它、去理解它,在必要时走在它的前面。所以,当一种新的事物、新的变化已在萌发,而我们还没有认识它的时候,我们就仍处在“童蒙”状态,也便需要“启蒙”。“启蒙”的内容可以不同,“启蒙”的精神对于排除不文明、推动文明的进步,永远是需要的;因为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这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p220)
28.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不能不摆在人类历史的框架里。所以就应以人类历史的观念去对待文明问题,超越东西方文明对立的情结。文明是与人类命运相结合的,文明无论其为东为西为南为北,凡有利于人类幸福与进步的,人人得而用之。从比较东西方到超越东西方,体现了一种不断进步的文明史观,是一种博大宽宏的眼界。不比较,就看不到我们的落后;而不超越,也难以迈开双脚走向未来。(p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