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S证实 ·  昨天  
数据宝  ·  突发大涨,赛道股有利好? ·  昨天  
南半球聊财经  ·  为什么要投资一个亏损的产品?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终于认了!裁员2000人,一年亏109亿,巨头正式宣布!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2-16 16:21

正文

来源:21财闻汇综合、36氪、创业邦(ichuangyebang,十彩)、虎嗅APP、全天候科技、腾讯科技


对于滴滴来说,2月15日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农历春节前关于裁员的传闻在年后这一天得到了官方更为精确的验证:整体裁员比例占全员15%,涉及2000人左右。


在今天(2月15日)上午的月度全员会上, 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


1、 程维宣布2019年将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海外市场已经被滴滴视作新的重要战场。

2、 程维所说的主业务“快捷出行服务”包括快车、拼车,上线未果的顺风车则不在其列,但据《深网》了解,已经下线的顺风车业务此次并不会被大幅削减。

3、
普惠出行业务所涵盖的单车、代驾、企业级业务、公交业务不在所谓的“主业务”之列,或在此次调整范围内。


2019年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 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员工2000人左右。


不过程维同时宣布,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继续招聘2500人,2019年年底员工总人数将和去年底的13000人持平。


这是滴滴自成立以来,官方首次承认裁员。


裁员2000人的同时,为何又招聘2500人?


据滴滴内部人士表示,因为滴滴受到巨大的安全压力和政策合规压力,不得不调整转型, 全力投入安全和合规。 人员结构和人才能力上需要做相应的转身和调整。



有网友编出段子 《流浪滴滴》



实际上,早在2017年开始,滴滴裁员的消息就没有间断。


甚至有媒体称,“滴滴出行可能正在进行成立 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 。”滴滴出行的营销副总裁李敏也随即在微博回应称,裁员一说 “纯属无稽之谈”


2018年12月,滴滴又被曝出将出现裁员,当时有接近滴滴的人士表示年终绩效考核评级为C和D的员工,接下来都会被HR找去谈话,进行劝退。而在往年,只有评级为D的员工才会被淘汰掉。


对此,当时滴滴回应,是最近针对安全体验和效率的目标进行了重大架构调整,重组人才体系,有一些员工会涉及到“活水”转岗,算是正常的人员调整。


在2018年12月的滴滴出行全员大会上,滴滴CEO程维曾表示,因表现不如预期,当年员工 年终奖的力度比去年缩减一半,滴滴高管集体不拿年终奖。


2019年1月30日,网络流传的消息显示, 滴滴将裁员25% ,涉及产品技术、网约车团队等。据悉,滴滴员工数量超万人,按此测算,被裁员的员工数量或超3000名。


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很多标注为滴滴员工的用户提到,滴滴网约车部门业绩远未达标,随着政策收紧,滴滴的业务将趋于保守, 很多部门已经无需过多的开发人员。


2018亏损109亿


去年8月顺风车恶性事件之后,滴滴曾表示不再以增长为目标,要all in安全。只是此后平台虽然多次强调以安全为运营重心,但这显然并没有打消一部分人的忧虑。


几天前有媒体曝出,滴滴出行2018年持续亏损,补贴司机超过113亿元, 全年亏损总额高达109亿元。 对此,滴滴目前并未作出回应。


有网友戏称: 同样是平台,差距咋这么大呢……


2018年,转型中的滴滴,盈利和上市计划都受到了影响。


2018年3月初,滴滴本预计将在2018年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净利润接近 10 亿美元,公司整体实现“微赚钱”。然而到了9月,程维发布内部信提到,2018年上半年滴滴亏损超过 40 亿人民币 ,其中在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奖励上的投入达 117.8 亿元,已经达到 2017 年全年的 65%。


据36氪,2017年滴滴全年亏损 25亿元 人民币。去年8月,滴滴方曾表示,“6年来我们 还没有实现过盈利 。”


好在,据第一财经报道,由于决策层的危机感较强, 滴滴目前的现金储备相对乐观。 2018年4月,滴滴在私募市场完成了一轮55亿美元融资,加上此轮融资前100亿美元现金储备,滴滴顺利“过冬”并不难。据悉,2018年 仅短信费用一项的成本就接近9亿元。


滴滴一下,无人应答


“滴滴一下,马上出发”或将成为历史。


各地网约车政策的落地和执行越来越严格,很多司机选择观望或离开,滴滴不得不持续投入补贴以维持供给。


春节期间打车难的问题尤其明显。


据说春节前最后几个工作日,滴滴快车9公里的距离,价格相比平常出租车贵了将近1倍,其中包括增加了5元的春节附加费;发送订单后,滴滴排队人数已经超过50人,需等待1小时。


滴滴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小年到正月初六, 全国平均打车成功率为64% ,也就是说每10次打车就有4次打不到。不少网友反映“打车难”,除夕夜“爆单”,苦等数小时,价格翻几倍等。



2018年,网约车行业发展遭遇了几个重大节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