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
摩根大通(
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是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规模最大的年度盛会之一,
业内对其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2025年的JPM会议上,多家跨国制药巨头相继公布了交易信息,一些赛道龙头企业发布了重要合作消息,一定程度上
为今年生物医药行业提振了信心,同时有助于加速行业发展。
本周一,
强生宣布以146亿美元收购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Intra-Cellular Therapeutics
,堪称
“开年第一笔重磅并购”
,也是近两年来生物科技领域金额最高的一次并购交易。这家企业拥有一款核心精神疾病治疗药物Caplyta,强生认为这一药物有望成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及重度抑郁症治疗的标杆,未来年
销售额峰值将在50亿美元以上
。
另外,
礼来
以最高
25亿美元
的现金收购Scorpion Therapeutics的一款试验性癌症疗法;
葛兰素史克
(GSK)则将以高达
11.5亿美元
收购生物技术公司IDRx;
吉利德
以
17亿美元
的总交易额引进LEO Pharma的一款临床前STAT6抑制剂;
渤健
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自身实力……JPM上交易热潮涌动,规模远超去年。
制药巨头们的重金下注可能与其本身具有的对外需求有关,诺华(Novartis)首席医学官Shreeram Aradhye曾表示“由于《通胀削减法案》中药品价格谈判条款等压力,
大型制药公司对外部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同时,不少公司高管也指出“大型制药公司正面临专利即将到期的问题,因此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进行交易”。
这些制药巨头的收购行为对于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优化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布局,提高市场份额,也促进了技术上的整合与创新,同时有助于分散制药巨头降低对单一产品或市场的依赖,提高抗风险能力,整体上会对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可能引领新一轮的洗牌
。
而这些交易也使得业内人士对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发生了态度转变。拥有25年行业经验、现任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ulia Owens认为该行业正在回归“健康的常态”,其表示:“我对今年持乐观态度,不过我希望我们能够以健康、渐进的方式重建,而不是让人们以为我们又回到了那些充斥泡沫的日子,我认为我们需要
专注于患者、专注于科学
。”
在以一系列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为标志的“爆炸性”开局之后,JPM会议持续以较高的热度进行,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发布了新动态。
礼来:2024全年营收约450亿美元,整体增长强劲
礼来公司在今年的JPM会议上透露了其2024年销售业绩概览——
全球收入约为450亿美元
,较2023年实现了32%的增长。其第四季度全球收入约为135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39亿美元。
对此,首席执行官David Ricks认为,
“年底渠道库存低于预期”及高估美国肠促胰岛素(GLP-1)市场的加速发展是第四季度不及预期的原因
。不过,在整体上,礼来对未来营收预期持乐观态度,其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额在580-610亿美元之间。
礼来认为GLP-1市场还有许多增长途径,包括新适应症拓展和新市场的开拓
。同时,在糖尿病和减重产品之外,礼来还有多款新药,如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Kisunla、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Omvoh、针对特应性皮炎的Ebglyss等。
就在今年1月15日,礼来还宣布了美国FDA已批准其药品Omvoh用于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该产品此前曾被列为10大潜在重磅疗法之一。且值得一提的是,Omvoh是15年来首个在获批时公开两年3期克罗恩病疗效数据的生物制品疗法,研究数据显示,在第一年达到临床缓解和内镜缓解的患者中,
近90%的患者在一年后维持了临床缓解
。这也为其未来销售额增长提供了新的助力。
诺华:剥离后专注核心业务,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据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诺华在完成了对Alcon和Sandoz的剥离后,成功转型为一个专注于创新药物的企业,聚焦于心血管肾代谢、免疫学、神经科学和肿瘤学这四大核心疾病领域,构建了涵盖
生物技术、化学制药、xRNA技术、放射性配体疗法以及基因与细胞疗法
的五大技术平台。
诺华的业绩近年来保持强势增长,带来了强劲的现金流及不错的投资回报率,且拥有13款“重磅炸弹”。Vas Narasimhan认为针对乳腺癌的Kisqali将成为诺华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药物之一,峰值销售额可能超过
80亿美元
,其占据了美国早期乳腺癌过半市场份额。
RDC药物Pluvicto也是未来诺华业绩的增长点之一
,其销售峰值将超过
50亿美元
,而核药赛道也是近年来热度暴增的赛道之一,诺华手握两款(Lutathera和Pluvicto)并布局了多款在研管线,已然是该领域的佼佼者之一,也为行业展示了核药的销售潜力。另外,还有Scemblix、Kesimpta、Entresto等年销售额有望达几十亿美元的产品。
GSK:聚焦特药和疫苗,推动5款产品获批
GSK表示预计
2024年全年销售额预期能够达成7%-9%的增长,营业利润增速则有望达到11%至13%
。展望2025年,GSK最大的关注点在于其计划推动5款产品获批,进一步增强其未来业绩提升动力。
这5款产品具体包括:BCMA ADC药物Blenrep、长效IL-5抗体Depemokimab、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Nucala、新型口服抗生素Gepotidacin以及5价脑膜炎球菌疫苗MenABCWY。
其中,ADC药物
Blenrep
曾在2020年通过FDA加速批准通道上市,单药用于R/R MM患者的治疗,不过后续又因3期临床DREAMM-3试验结果而在美国启动撤市程序。2024年,Blenrep联合疗法的3期临床试验DREAMM-7和DREAMM-8结果积极,GSK已经在多国递交了其上市申请,GSK对该药物的销售峰值预计将达到
30亿英镑
。
阿斯利康:9个月营收392亿美元,追逐800亿美元营收
阿斯利康主要深耕肿瘤、心血管、肾脏与代谢疾病(CVRM)、呼吸及免疫(R&I)、疫苗与免疫疗法(V&I)、罕见病等五大核心治疗领域,2024年前三季度,
这五大领域已经贡献营收达3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
。
ADC、放射性药物偶联物、下一代IO双特异性抗体、细胞治疗和T细胞接合剂、基因治疗和基因编辑将是阿斯利康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并已经去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年底,阿斯利康有91个后期研发管线正在进行,未来这些
管线
的平均年收入高峰有望超10亿美元。另外,阿斯利康表示将在5年内,至少成功推出20个新分子实体(NMEs)进入市场,助力该公司达成
800亿美元
的营收目标。
吉利德:营收逆转趋势,将在2026推出CAR-T细胞疗法
吉利德在连续两年业绩下滑后,2024年迎来企稳回升,并在未来持续扩大营收规模,为此次趋势扭转被认为是“过去的投资正在转化为商业利益”。据悉,当下吉利德拥有超过
100项
创新的Pre-IND和临床试验项目,可谓管线非常庞大,涵盖领域广阔。
吉利德特别提到了其HIV新药研发计划,
预计在2033年之前推出9款针对HIV的产品
,以抵消其Biktarvy丧失市场独占权后的销售额下滑冲击。其中,来那帕韦(lenacapavir)作为吉利德在HIV领域的核心产品,备受瞩目,其HIV暴露前预防(PrEP)效果高达100%,且每年仅需两次给药,这一适应症有望在2025年获批,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
吉利德预计在2026年推出CAR-T细胞疗法Anito-cel
,这是一款与Arcellx联合开发的BCMA CAR-T,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已经处于3期临床阶段。Anito-cel的BCMA结合段采用D-domain,仅有8kDa,转染效率高、稳定性更好。此前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Anito-cel治疗的患者的
总缓解率(ORR)高达100%,完全缓解/严格完全缓解(CR/sCR)率近80%
,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