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
:
在近代,殖民地专指
领土被侵占
、
丧失了主权和独立
,在政治和经济上
完全
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支配的国家或地区。
半殖民地
:这一概念是列宁1915年在分析帝国主义对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的瓜分情况时首次提出来的,并把中国、
波斯和土耳其
列为三个“半殖民地”国家。
半殖民地是指一个
国家在形式上保持独立
,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
受到外国干预
。
《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势力范围
:划分势力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掠夺形式。帝国主义国家
不直接控制
势力范围,但在势力范围
拥有较大的政治、经济或军事影响力
。在势力范围内,控制国对特权享有
独占性和排他性
。
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
美国
在1898年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美国未能在中国夺得势力范围。
1899年
9月、11月,美国政府先后向英、德、俄、法、日等国提出所谓在华
“
门户开放
”
的照会,主要内容是:
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和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
,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各国对于进人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从门户开放的内容可以看出列强在势力范围可以通过税收和交通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
租借地
: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
使用和管理的地区
。租借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
军事基地
,成为进一步扩大侵略的
军事据点
。
1897年11月,德国利用山东巨野教案,乘机扩大事端,派兵抢占胶州湾。
1898年3月,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德国租借胶州湾,为期99年。之后德国取得在
山东建造
胶济铁路
以及开采铁路沿线
两旁各30里内
煤矿
等权
,以及中国此后在山东开办各项事务而需外国帮助,必须先征询德国人的意见等。这样,
山东就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
德国成为列强在中国
以直接夺取中国沿海领土作为所谓租借地,来确定其势力范围的
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