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各省市相继开出了自己的任务清单。其中,多省份提到,解决儿童入园难将成为重点目标。
7月2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中国教育报》刊文指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贯彻落实三个重要文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三大文件)、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冲锋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各省市相继开出了自己的任务清单。其中,多省份提到,解决儿童入园难将成为重点目标。
在8月1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关延平提到,下一步要切实把开展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徐国华也表示,接下来会加大农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办园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在建设之外,贵州还会加快出台学前教育管理条例,完善机制,补齐短板,实现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任月忠和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均强调,要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优化普惠服务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普惠资源供给。
除学前教育,任月忠认为,下一步还要重点理清几大普遍面临的关系,包括“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规范管理与激发活力、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之间的关系。
任月忠在会上立下山西省优化乡镇学校的“四年小目标”——用四年时间建成2000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
作为高考改革的探路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指出,下阶段上海将继续深化高考改革,聚焦新课程与新教材,持续推动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深入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其中包括研制《普通高中建设标准》、探索实施“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着力推进“课程-教材-教学-评价”一体化改革等。
附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未来几年,中国的学前教育将如何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要怎样解决?这份意见设定了任务书、部署了规划图,备受期待,一起来看!
目标——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
意见提出,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对此,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此外,为了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意见提出,按照实现普惠目标的要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
入园——
逐年安排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
对于如何扩大资源供给,化解“入园难”的难题,意见做了针对性部署。
意见指出,国家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逐年安排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重点扩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
意见要求,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在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此外,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方面,意见提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
办园——
遏制过度逐利行为
意见同时还在遏制过度逐利、改善办园条件等方面作出要求。
在遏制过度逐利方面,意见规定,民办园应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幼儿保教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每年依规向当地教育、民政或市场监管部门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意见明确,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意见还提出,要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幼儿园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应达到规定要求。国家制定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配备指南,广泛征集遴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
收费——
坚决抑制过高收费
幼儿园收费也将迎来调整。
意见提出,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
其中,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非营利性民办园(包括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制定。
营利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由幼儿园自主决定。地方政府依法加强对民办园收费的价格监管,坚决抑制过高收费。
教师——
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终身不得从教
针对备受关注的幼儿园师资问题,意见要求,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
此外,在教师待遇方面,意见提出,各地要认真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
而在教师队伍管理方面,要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入口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考评制度、加大监察监督、建立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热爱幼教、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怀。
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
教学——
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针对“幼儿园要教什么”这一问题,意见提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安全——
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幼儿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不时发生的幼儿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对此,意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园长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强化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并通过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方式提高幼儿感知、体悟、躲避危险和伤害的能力。
意见还指出,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公安、司法等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幼儿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幼儿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监管——
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的幼儿园责任人或终身不得办学执教
在监管方面,意见明确,加强办园行为督导,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具体来看,幼儿园提供虚假或误导家长信息的,纳入诚信记录。对存在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幼儿园,及时进行整改、追究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有关责任人终身不得办学和执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