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皓阳-Moonfans
知名人文艺术博主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实验万事屋  ·  博士生就发了25.5分的免疫学SCI顶刊!这 ... ·  8 小时前  
NaturePortfolio  ·  是时候停止“push”了!批评越狠,要求越高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新校区定了!理工大学,去省会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接入!多所高校上线满血版DeepSeek!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皓阳-Moonfans

第一,李自成没有建立根据地不是“流寇思维”,是压根就没有条件建立-20241031144718

赵皓阳-Moonfans  · 微博  ·  · 2024-10-31 14:47

正文

2024-10-31 14:47

第一,李自成没有建立根据地不是“流寇思维”,是压根就没有条件建立根据地,当条件成熟的时候,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第一时间就开始建设根据地了。

第二,大顺军进入北京城没有“腐化”,反而还是1644年整个中国(包含满洲在内)军纪最好的部队,没有之一。大顺军的失败是军事上的失败、战略上的失败,而不是在短短的十几天内,这个能征善战的部队因为在北京城里“顿顿吃饺子,抢了女人”就不会打仗了。

第三,大顺军失败的根源,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腐化”,还保留着农民军对抗地主阶级的传统,没有变成一个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政权”——对农民“三年免征”,对缙绅阶层“追赃助饷”,所以招致了各地缙绅的普遍叛乱,导致大顺朝难以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最终在于满清的战略决战中失败。

顾诚先生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总结了大顺政权各地缙绅叛乱的列表。我简单数了一下,在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到李自成九宫山牺牲的短短一年内,府县级别的士绅叛乱就高达八十五次,还不包括自主结寨这种级别的叛乱。士绅叛乱涵盖了所有的大顺统治地区,导致李自成部队在镇压各地叛乱和满清的进攻中疲于应付,无法集中兵力与异族侵略者进行战略决战。

然而作为鲜明对比的是,在大顺王朝治理的小半个中国里,出现了普遍的士绅叛乱,但没有爆发过哪怕一次农民起义。原因也很简单,农民们享受着三年免征、开垦荒地、免除高利贷的优惠政策,有些地区甚至进行了更激进的“均田令”——即瓜分土豪劣绅的土地。这时候的农民幸福着呢,为啥要造反?这与明朝贯穿始终的农民起义、流寇盗贼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顾诚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在拥有百万大军的大顺政权所管辖的地区里,军民生活是有保证的。除了地主阶级的叛乱事件以外,没有看到贫苦农民由于饥寒所迫而起来反抗农民政权的记载。在明末社会生产凋敝已极,大规模用兵之际,能够既保证兵员的供给,又使农民感到“安舒”,应当承认是个奇迹。

然而社会资源是恒定的,进行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不从农民这里拿钱(三年免征),就要从地主那里拿钱(拷掠追赃、均田)。从哪里拿钱,就能看出政权的阶级性质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依然是一个农民义军政权,而并没有完成“封建化”。所以大顺军哪里是腐化堕落啊,分明是腐化堕落得太慢了!

1644年的国殇,如果以民族主义的视角来看,就是中华民族的内战,导致异族侵略者有了可乘之机,所以酿成了“亡天下”级别的大灾难;如果以阶级视角来看,那就是汉族地主阶级对于农民义军政权的天然敌视,最终选择了与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满清贵族相联合,共同镇压了农民义军,然而在最后的“分赃”中,又被八旗贵族按在地下摩擦,最终整个华夏被异族的贵族阶级所统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