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奇心研究所
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51好读  ›  专栏  ›  好奇心研究所

沉默地狱,两人没话说的时候怎么办?

好奇心研究所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9-17 09:00

正文


学学大阪大妈啊



用口香糖来交朋友,放在当下未免显得有些俗套。但糖果作为缓和社交气氛的道具在日本依然十分管用。

日本调查网站しらべぇ编辑部对全国 20-60 岁的人就“平时会随身携带糖果点心”的人数比例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

日本人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表示会随身带一点糖果。其中 20 多岁的女孩子最喜欢随身带糖(甜类零食),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其次是四五十岁的大妈,比例为 24.8% 和 26.5%。

关于吃甜食,无论哪个年代都是女性占多数。不过调查发现,日本年轻男性越来越喜欢甜食,此次调查中每五个 20 多岁的男性里,就有一个包里装着零食。

此外,调查结果也显示,经常在日本综艺节目里出现、总是一脸爽朗地劝你吃糖的“大阪大妈”,确实是存在的。28.9% 的大阪大妈都会随身常备零食。是日本各大城市带糖率最高的大妈群体。

注:大阪大妈,日本经常被调侃(甚至出了表情包、玩偶、零食、偶像海报等周边)的“特殊群体”,如同“中国大妈”一般富于喜感和戏剧性标签。典型“大阪大妈”辨认度极高,她们喜欢烫如来大佛般的卷发并染色,穿豹纹服装,出门以自行车代步,说话大嗓门,跟谁都自来熟,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东西为乐,热情,爱管闲事,还擅长九成日本人都不懂的讨价还价之术。此外,她们总是随身带着糖果。不少留学生表示,遇到过大阪大妈在超市和陌生人说:“小姑娘,这个罐头很好吃哟!”然后把罐头放入对方的购物篮里。或者在路上热情地跟陌生人闲聊,“要来颗糖吗?”。


除了好吃解馋外,日本人随身携带糖果的理由大致还有这些:

“工作的时候只要吃一点,心情会得到缓和…”

“加班晚了,但想自己回家做饭吃,所以就用糖果或者巧克力来压制想在下班回家路上去店里解决的心情,然后忍着回到家,这种情况比较多。”(30多岁,日本女性)

“在前公司里,女前辈的抽屉里装满了糖果点心,如果加班,她回去时会把装有点心的小袋子当做慰问品。工作委托的小纸条上也会附带糖果小点心。

跳槽到了新公司,气氛稍微冷淡了些,就会模仿那位女前辈,氛围就会转好。即便没怎么接触的同事也会来搭话「有小点心吗?」,对打开话题引起互动,十分管用。

公司领导知道后,特别设置了每月”零食经费“,虽然没有很多钱,大家都觉得公司很温暖。”(20多岁,日本男性)。


(END)



- 动图来自:GIPHY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