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三点建议中对市场制度建设伤害最大的是对放开IPO的质疑。近20年来IPO和圈钱这个话题从未停息。
根据韩志国微博的观点,IPO表面上是在消除新股排队的“堰塞湖”,但实际上是把“堰塞湖”由场外转移到了场内:三年内这批新股将产生10万亿的解禁股,股市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
数据显示,从2017年1月1日至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被重要股东减持49.08亿股,合计减持金额为750.96亿元;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有3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金额超过10亿元。
所谓IPO造成10万亿堰塞湖纯属混淆概念,且不说10万亿中有多少诸如国有大股东,减持可能性并不高,其次解禁股是市场的一个正常现象,成熟市场亦然,决定二级市场买与卖的,还是价格预期和价值判断。
即便如文中提到,今年到5月22日为止,750亿的大小非减持金额,相对目前40多万亿的流通市值占比也并非太夸张,是否因为大小非减持导致的市场下跌?
市场下跌就放缓叫停IPO,这可能是一个误导了散户近二十年的论调。目前,韩志国的言论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支持阵营,一方面散户股民鼎力支持,以各类股吧、微博评论区为例,基本被支持者占据,一方面专业人士对其观点的嗤之以鼻,在微信朋友圈,雪球上,叹其观点业余,肤浅不在少数。
笔者整理2006年中国国航和2007年中国石油两个典型的超级IPO为例,告诉大家,事实与股评家的言论,散户们的观点恰恰相反。
2006年8月18日,A股仍在漫漫熊市之中,中国国航发行遭遇冷场,最后艰难登陆A股,当天,上证指数1598点开盘,中国国航开盘价2.16元,2017年5月26日最新的交易收盘价格是9.99元。
最低迷期上市的中国国航,上市后一路上扬的表现,最高达到29元。
笔者依稀记得中国国航IPO上市时的惨状,甚至险些遭遇发行失败,但此时入场的投资者后来获利可观,实现数倍甚至十倍收益。上证指数也从此开始了一路上扬,最后走出2006、2007年的大牛市。
上证指数从2016年8月18日1598点开盘,此后进入2007年大牛市。
中国石油是一个相反的例证: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上市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发行价16.7元,开盘价直接飙到48元,最新的收盘价是7.8元,当初进场的投资者解套也许只能在梦里了!
上证指数从2007年11月开始的表现,5日5748点开盘
这就是中国石油的故事和教训,上证指数当天5748开盘,但从此是一路下行,开启了数年的漫漫熊市
牛市顶端上市的中国石油,上市即最高48元到最低跌至6.39元
据韩志国微博,自新主席上任以来,证监会已核发新股455只,一级市场筹资近3000亿元。
截止2017年4月,沪深两市A股的总市值是54万亿,流通市值是42万亿,2017年一季度,仅公募基金的总规模是9.21万亿,而私募基金的总规模更是超过公募,在2月底就已经在11万亿以上。而据某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达到126万亿元,约为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倍。
3000亿筹资额占流通市值1%都不到,何以得出IPO导致市场下跌。在笔者看来,所谓IPO的冲击更多是心理层面,这心理层面何尝不是股评家鼓吹出来的。
其实不管IPO还是大小非减持,核心问题还是价格与价值两者的偏离和市场投资者对此的判断。在目前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百万亿以上的大背景下,还在拿资金说事显得可笑而又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