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廉山西
我们共同努力,让清廉成为新时代山西的风尚和名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2 天前  
图虫APP  ·  获奖公示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廉山西

中国纪检监察报深度关注山西开展生态保护工程政治监督|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

清廉山西  · 公众号  ·  · 2024-11-29 13:02

正文


山西开展生态保护工程政治监督
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

10月底,山西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进展及成效:去年6月起,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1.8万立方米/日,新增人工湿地面积336亩,完成河道治理913.9公里,压采地下水245万立方米。
山西省太原市的汾河景区湿地公园风光如画,与北中环桥交相辉映。米国伟摄

“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对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山西省纪委监委把“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作为政治监督重点项目,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政治监督,纠正政治偏差、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解决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见效。
把“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作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全程监督、跟踪监督、精准监督

“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察看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时强调。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去年6月,山西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总投资逾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在聚焦水质改善目标的基础上,工程衔接水网建设、防洪能力提升、水源涵养等多种类型,推动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一体实施,到2025年,汾河流域基本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
“开展‘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监督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地的重要举措。”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拥军表示。
工程建设启动伊始,省纪委监委成立“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政治监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省级285个工程项目建设全程监督、跟踪监督、精准监督。
省纪委监委紧盯“两个维护”、责任落实、履职用权、监督管理、风险防控、制度执行等情况,细化实化11个聚焦、44项监督检查任务,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推动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突出具体化——聚焦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是否紧密结合起来,党委(党组)的职责有没有担当起来;聚焦工程建设重要决策、重大要求、重点任务、重点举措具体落实得怎么样。
突出精准化——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及时精准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突出常态化——注重抓早抓小,既要找准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安排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又要及时指出相关单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及时督促举一反三解决同类问题。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政治监督不跑偏、不走样,省纪委监委建立健全重要情况一日一登记、重大问题一周一会商、进展情况一月一报告、监督要情一季一通报、专项检查半年一督导、目标任务每年一考核等长效机制,并专门听取沿汾6市纪委监委、相关派驻(派出)机构专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层层传导压力。
在汾河源头所在地,忻州市纪委监委对标省纪委监委政治监督举措,进一步摸排了40项市级工程,持续跟踪监督。
既要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也要严防腐败问题发生

“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政治监督专项工作着眼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监督,责任大、任务重、跨度长。
实践中,山西省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开展日常监督,派驻(派出)机构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王红亚告诉记者,《“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方案》明确提到,充分发挥省生态环境厅派驻机构监察作用,强化督促考核。
“我们既在压实厅党组主体责任上下功夫,也紧盯项目建设的环评审批、招标投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统筹生态环保重点权力廉政风险点防控工作,一年一专项,加强政治监督。”在王红亚看来,强化源头监督很有必要。“比如,我们多次与厅党组专题会商,全覆盖列席会议,履行监督职责,尤其是在相关文件出台前提出意见,防止了与上位政策冲突。”
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监督推动任务涉及的市县党委政府和省市县三级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政治责任、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依规依法履职用权,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坚持抓早抓小,严防腐败问题发生。
去年9月,山西省纪委监委集中三周时间,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工程项目涉及的6市36县59个部门开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作为第一组组长,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凌昇参与了对太原、忻州的检查。
“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现场检查,形成情况报告、问题清单和问题线索清单。”李凌昇回忆,专项检查期间,依托专业人员发现工程建设问题,紧盯责任落实发现背后的政治问题,并督促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堵点痛点难点。
“总体看,各级党委政府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锚定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对照三年行动目标,也发现了思想、作风、责任、能力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省纪委监委就专项检查发现的130个问题向沿汾6市反馈。
从监督检查情况看,出现了前期研究不够精准影响项目按时落地、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影响要素保障落实、计划工期不够合理影响工程如期达标等现象。
工程项目推进不平衡,部分工程进度滞后,也是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反映出部分市县党委政府推动解决矛盾困难力度不大、创新办法不多、协调协作不足的共性问题。如,某县3个项目在办理风险评估、文物勘探、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不到位,导致6个子项目开工延后。
为避免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梳理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处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督促省水利厅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现场,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杨景隆通报6起“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切实推动以案示警、以案明纪。
杨景隆认为,“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涉及资金量大、子项目多,容易滋生腐败,须加强全过程廉洁风险防控。在深度调研基础上,驻省水利厅纪检监察组形成《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廉政风险点及防范调研报告》,针对发现的8个方面问题,提出32条整改建议,拓展提出工作启示。“我们把调研成果运用到政治监督专项工作,尤其在刚结束的晋中、临汾交叉互检中,既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也总结亮点互学互鉴,进一步监督推动水利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围绕做好专项检查成果转化,切实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地

冬日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与汾河相映,水面上仍有野生水鸟翩然起落,沿岸也偶有骑行者的身影。
▲11月初,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平遥段项目现场,向项目施工方了解干部作风、工程进展等情况。李灵娜摄

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是实现汾河“风光美起来”的重中之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百公里水利长廊、景观长廊、文旅长廊,再现大河风光。记者跟随晋中市平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探访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平遥段项目现场。
“受土地等问题影响,项目一度进展缓慢。幸好有纪检监察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帮助,我们抢回了工期,保证年底前完工。”在汾河三坝库区,中交汾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平遥项目指挥部指挥长薛志平告诉记者,从项目开工到项目收尾,汾河的变化显而易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