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一夜白头是真的吗?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21-10-29 15:14

正文

“一夜白头”的故事史不绝书。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伍子胥,为了躲避楚王追杀和复仇,在过昭关奔吴时一夜急白了头。在西方,“一夜白头”被称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症”(Marie Antoinette syndrome)。玛丽·安托瓦内特是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在法国大革命中随王室被废而入狱,传说在上断头台的前夜一夜白头。



要想理解“一夜白头”,就得先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头发。哺乳动物的毛发从横截面来看就像是一个圆环靶标,分为三层:中心是髓质层,然后是皮质层,最外面是外皮层。对人类而言,头发的外皮层很薄,髓质层也较小,主要都是皮质层。皮质层是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所谓角质化,就是细胞中紧贴着细胞膜内部形成一层主要由角蛋白构成的硬壳,随后细胞核和细胞器逐渐消失,细胞里的全部资源都转化为角蛋白。所以头发中角蛋白含量可以高达90%。


谈完了结构才好谈颜色。头发外面的外皮层基本是透明的,中心的髓质层有一定的通透性,是头发吸取水分的途径。而形成发色的黑色素位于皮质层的角质化细胞中。由于这些细胞已经不再具有细胞功能,所以其中的生物化学物质已经无法在机体的调控作用下发生变化了。说到这儿,结论已经很明显了:黑色的头发是不可能由于机体自身的生理性调控而转变成为白色的。


那么“一夜白头”的现象又要如何解释呢?主流的观点认为,所谓“一夜白头”并不是头发从黑变白,而是原本黑白或黑灰间杂的发况短期内突然失去了所有的黑发,剩下白发或灰发为主,给观者造成“一夜白头”的感觉。


这种突然间失去黑发的诱因被称为弥散性斑秃,可以由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但具体成因仍旧不明。有理论认为这是一种类似于自免疫疾病的病理现象,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毛囊所致。实际上,心理压力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进而打破免疫系统的平衡,这在许多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已经被确证。


因此,情绪巨变影响免疫系统,进而导致斑秃,失去黑色头发,只剩白色头发,这就是“一夜白头”的科学解释。不过,这其中的某些环节还存在疑问。比如为何只有黑发的毛囊才会受到影响,由正常的生长期突然进入间歇期导致头发脱落?为什么白色头发不会脱落?导致突然性脱发的具体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成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头发截面的扫描电镜图像

也有些“一夜白头”似乎不能用脱发解释。这是一位54岁患有早期脱发症(图A画×处)的妇女,在使用类固醇治愈脱发后的几周内,她的头发完全变成白色(图B,两图拍摄时间间隔6个月)。且报告没有脱发和受到惊吓的情况。“一夜白头”极为罕见的症状仍然有许多谜团。图/Alexander Navarini&Stephan Nobbe


封面图:源自网络。


新媒体编辑/小帆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添加小帆帆微信拉您进读者群哦



》2022全年订阅  快递包邮

点击图片直达订阅链接

》2021全年订阅  快递包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