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先生
科学知识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宇宙解码  ·  发现一个3000多年前的“鸭头” ·  2 天前  
宇宙解码  ·  中国领土是天选之地,却存在5个大遗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先生

发现1.08米的成年古人类:人类也能向“霍比特人”演化吗?

赛先生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1-14 18:08

主要观点总结

一块来自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的肱骨化石为弗洛勒斯人的演化带来了线索。这项研究发现表明,在祖先到达岛屿后的30万年内,弗洛勒斯人的体型演化得更为矮小,这一发现挑战了人类演化的传统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现背景及重要性

一块70万年前的肱骨化石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被发现,这是关于弗洛勒斯人(现代人类的远古亲属之一)演化的重要线索。

关键观点2: 弗洛勒斯人的演化特点

在祖先到达岛屿后的快速演化中,弗洛勒斯人的体型变小,这一过程称为岛屿侏儒化。科学家推测这一过程可能是由于食物短缺或捕食者威胁减少等原因。

关键观点3: 肱骨化石的重要性

这次发现的肱骨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古人类肱骨,其主人可能是成年个体,这表明在祖先到达岛屿的30万年里,弗洛勒斯人的体型演化得更矮小了。

关键观点4: 研究的突破

通过对肱骨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能够估计弗洛勒斯人的身高不超过108厘米,并且他们的颅骨化石显示大脑也缩小了。这表明人类演化存在多种可能性。


正文

这枚小小的肱骨,属于大约70万年前生活在弗洛勒斯岛上的成年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来源:海部阳介

导读:

     一块肱骨化石,为偏远岛屿上的“霍比特人”的快速演化带来了线索。

Freda Kreier | 作者‍‍‍‍‍

自然系列 | 来源‍‍‍‍‍‍‍‍‍‍‍

在印度尼西亚岛屿上发现的一段70万年前的骨头,为弗洛勒斯人的演化带来了见解——这是现代人类的远古亲属之一,因为体型小而被称为“霍比特人”。

这块臂骨的碎片只有88毫米长,属于迄今所知最小的古人类。论文于2024年8月6日发表在《自然-通讯[1]上,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个观点,认为弗洛勒斯人(H. floresiensis)的祖先在到达遥远的弗洛勒斯岛(位于今印度尼西亚)数千年后就演化成了一个小得多的物种。

动物在岛屿上与世隔绝,演化出较小的体型,这一过程称为岛屿侏儒化,在演化历史上经常发生。但在2004年报告发现弗洛勒斯人之前[2,3],“没有人认为这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研究共同作者海部阳介说,他是东京大学的人类学家。

这项研究认为弗洛勒斯人的祖先在抵达岛屿后极快演化出小体型,“令人惊奇而且很让人激动”,他补充说。

SAIXIANSHENG
岛屿效应

困居岛上的物种经常会发生重大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猛犸象、鹿等动物在岛上的体型也缩水了——可能是因为食物少,或者来自捕食者的威胁少,海部阳介说。

科学家怀疑弗洛勒斯人的祖先身上可能发生了类似的过程。一个理论认为一组古人类(可能是体型较大的直立人,Homo erectus)在海啸或风暴后被冲上弗洛勒斯岛。第一个发现化石留存的弗洛勒斯人遗址可以追溯到约60000年前[4],距离该物种灭绝只有几千年。但这个岛上发现的工具表明古人类到达的时间要早得多,大约在100万年前[5]

早期定居者的模样(包括身高)多年来都是一个谜。更古老的弗洛勒斯人可能也很矮小,这些线索在201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对另一个遗址的挖掘发现了特别小的颌骨和牙齿,可追溯至约70万年前[6]。但从体型推断牙齿或面部骨骼不够完善,美国中西部大学的古人类学家Karen Baab说。为了得到更可靠的测量,研究者需要肢体或其他部分的骨骼。

臂骨碎片(左)和6万年前的弗洛勒斯人骨骼的肱骨比例相同。来源:海部阳介。
2015年,研究有了突破。研究团队在实验室里重建骨骼碎片,发现有些碎片属于肱骨——连接肩和肘的骨头。这块化石两端缺失,但仍能提供一些线索,表明它所属古人类的体型。

SAIXIANSHENG
成年个体的骨头

这段肱骨的大小表明它的主人很小——但它有可能属于一个儿童而非成年个体。在新研究中,海部阳介和同事在显微镜下检查了一份骨头来调查这种可能性。骨头的结构表明,它属于完全成年的个体。

这段骨头比6万年前的弗洛勒斯人标本细小9-16%,证实它的主人和后来该物种的成员“至少一样小”,Baab说。研究者估计,该个体身高不超过108厘米。

这些发现表明,在祖先到达岛屿的30万年里,弗洛勒斯人演化得更矮小了。弗洛勒斯人的的颅骨化石表明,他们的大脑也在这一时期缩小了。新体型的迅速出现,表明了人类演化可以存在的多种路径,海部阳介说。“我们认为[人类]变得更聪明是注定的事。”他说,“而弗洛勒斯人表明,人类还有其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Kaifu, Y., Kurniawan, I., Mizushima, S. et al. Early evolution of small body size in Homo floresiensis. Nat Commun 15, 638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649-7
2. Brown, P. et al. Nature 431, 1055–1061 (2004).
3. Morwood, M. J. et al. Nature 431, 1087–1091 (2004).
4. Sutikna, T. et al. Nature 532, 366–369 (2016).
5. Brumm, A. et al. Nature 464, 748–752 (2010).
6. van den Bergh, G. D. et al. Nature 534, 245–248 (2016).

原文以Tiny arm bone belonged to smallest ancient human ever fou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