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aka
~
最近发现一些同学在个人成长方面有个误区:
唯方法论。
具体表现是:
特别热衷于收藏各种各样的自我成长类文章,张口闭口都是术语,但当你问起这些方法给他生活带来了什么具体的帮助,他却说不出来。
「反正,
多学点总是没坏处嘛
。」
抱着这样的想法,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生活却没见到有什么改善,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多,反反复复……
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两点:
不行动
。
方法是要「用」的,再好的方法,不试、不经历反复的摸索和练习,这个「好」就跟你无缘。
不思考
。
工作中每天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每一个方法适用的场景也千差万别,用A的路径却想达到B的效果,方法再妙,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要知道,不管什么方法,
最终目的
都是帮助我们做事、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今天,Taka 就从身边同事、朋友,以及我自己的经验中筛选了几个我们自己
反复使用
、
亲测有效
的做事方法,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灵活运用、多多思考,实打实地提高效率。
「
如果你并不清楚事情的优先级……
」
「区分事情的优先级」可以说是大家很熟悉的时间管理技巧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你会发现,「优先级」的确定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
「做事的感觉」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
在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看着眼前的一堆任务,你其实很难判断出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那么重要的。
另外,自己定的「优先级」有时会有
欺骗性
。
比如有一个任务,你虽然知道它很重要,但其实内心并不想做这件事,总是把它排在后面,拖着拖着,这个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这种情况下,拿到一堆任务,不如就用最笨的方法:
先不管优先级,列出一个最简单的 to do list, 然后按照顺序,开始做。
做完一件
,
再做另一件
。不管这件事是困难,还是简单。
图片来源:Pinterest
这个笨办法最大的好处是:
让「开始」变得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之前反复划分优先级、请教别人、查资料,其实都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继续拖延这件事。
而现在,你的任务只有一个:
不管怎样,现在就开始做。
而只要开始做了
,
事情就会有所推进
,做事的感觉也会慢慢形成。下次做事,就会很清楚它的主次、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
比如我们的写稿小能手阿甲同学,每天都元气满满的样子,把手里的稿子全写完了催着运营小姐姐给选题也是常有的事。
她现在每次写稿前,都会给自己的稿件设置几个时间节点,不管交稿时间是什么时候,只会把自己的时间线当作截止日期。
这种节奏感,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在一篇一篇写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而且,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看起来很容易,其实
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
更多时候,我们会陷在「我正在做很多事」的虚假忙碌上,不自觉地营造一种「我很高效」的假象。
但事实上,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与其学习很多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技巧,把每件事都做得马马虎虎,不如先学会排除干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把一件事情干出结果,再进行另一件。
记住,「高效」是指你产出的
结果
,而不是忙碌的状态。
「
如果你定的计划总是完不成……
」
定计划也是一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事情。
有的同学不定计划就做不了事情,也有的同学定的计划总是完不成,反而会产生挫败感,开始内耗的恶性循环。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定计划」这件事有问题,而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如果你定的计划总是完不成,不妨试试这几个调整方案:
1.学会留白
很多时候,我们完不成计划,是因为我们的计划太过于完美,完美到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明明已经秉持着「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的信念生活了十几年,突然就要求自己每天跑5公里周末游泳加爬山,你觉得这个计划真的靠谱吗?
明明就是长假回来拖着玩乐的身心回来上班,却要求自己火速解决放假之前遗留的各种疑难任务,做不到就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这个时候,不妨学会给计划留白,
把100%的计划变成80%的计划
,留一些空间给那些突发情况、不够好的状态,计划就可操作得多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2. 把「计划」改成「记录」
如果你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完成计划,陷入了「我怎么做啥啥不行」的习得性无助中,「计划」这件事对你来说其实已经弊大于利,
可以暂时停一停了
。
这个时候,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自我效能感,重新恢复对当前任务的把控度。
怎么做呢?
有一个很有效的急救措施:
把「计划」改成「记录」。
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不要计划,拿到任务,开始做就好。
完成一件事
,
就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
到了下班前,看看自己的本子,你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完成了很多事情。
这个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 :
帮你看到自己真实的效率和产出能力
。
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适度地设置一些努力一把就可以完成的小目标,就很容易进入正向的循环。
「
如果你总在沟通上花很多时间……
」
职场上的沟通,是让很多同学头疼的问题:
如果你也在被这些问题困扰,请先跟我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职场上的沟通,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
解决问题,帮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看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沟通技巧,却还是不得要领,不如就从这个最基本的逻辑出发,问问自己:
怎么能让这件事往更好的方向推进?
你会发现,遇到不确定、想不明白、不会做的事情,自己纠结死磕其实很低效,老老实实地跟同事、上级确认求助更省时省力。
你会发现,工作并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如果一天的沟通下来,你没有解决最初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哪怕你跟客户聊得热火朝天、相见恨晚,这个沟通都是无效的。
把握住这个核心,沟通的思路就会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