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界有一个不成文的俗语:三版看水印,四版看荧光。确实,四版币开创我国荧光币的先河,品种也很多。荧光币最早出来的概念就是为了防伪,但在印刷的过程中,经常在做调整,这样就产生同一品种经常有不同的荧光出现。
这里指的荧光币,就是在同一品种大部分都没有荧光,部分冠号出现荧光,或者同一品种大部分同一个荧光,部分几个冠号有一个变种的特殊荧光,这部分就是具有特别收藏价值的荧光币。
四版荧光币是高科技防伪试验的产物。
80
年代末至
2000
年初,我国纸币由三版发展到四版,三版防伪的主要形式是水印,四版开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荧光防伪,那时许多防伪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防伪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为更好掌握和应用纸币荧光防伪技术,我国造币厂在小面额币种的少量冠号中做了大量荧光防伪试验。
防伪试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荧光钞纸防伪试验;另一种是油墨防伪试验。
例如:
80
版壹角七个冠号(
WA
、
WB
、
WC
、
WE
、
WG
、
WH)
的钞纸防伪试验产生荧光珍品—青天白日和祥云;油墨防伪试验产生特强黄金甲、中国红、绿幽灵、金龙王等荧光精品。
下面介绍目前最热门的六大“荧光币”:
801
——金龙王
金龙王存在于
801
中,红色票面,荧光灯下呈现燕子桃花红、泛红的垛口、披金的网格、长城绕祥云,背面的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巨龙周围有金色的祥云围绕。
四版人民币作为央行荧光防伪试验的板块,是历史留下的巨大金矿床青天与祥云、绿幽灵、强黄金甲与中国红等莹光币,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初步被大家认可,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802
——绿钻
802
绿钻发行于
1985
年
5
月
10
日,正面主景是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绶鸟翠竹,而背景主景的是南海南天一柱,在荧光下的特征正面绶鸟翠竹呈现绿色荧光。
802
绿钻特指第四套人民币
80
年
2
元的部分冠号币,币面精美。无论是在自然光下,还是在荧光灯下,它都可以给人深刻的视觉。群众喜爱。
公认
802
的绿钻的冠号
: AP AQ AR AS AT AY IQ IR IS IT IX IY IZ JZ
,其中
JZ
最少,
IT
其次
,AQ IT IXIY IZ
较少,并且以上的冠号并不是每张都是绿钻。
802
绿钻主要集中分布在
I
、
A
冠里(其他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欢迎补充),初步确定自
IQ
、
IR
、
IS
、
IT
、
IU
、
IW
、
IX
、
IY
、
IZ
、
AP
、
AQ
、
AR
、
AS
、补号
JZ
合计
14
个冠字中的部分流水号是
802
绿钻。
充分证明
802
在
1994
~
1995
年印制阶段曾经统一试验过一小部分荧光防伪券,且纸张印刷特征区别明显,这为今后的细分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其存世量与内在价值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805
——苍松翠鹤
荧光钞
805
因其在紫外光下色彩艳丽,晶莹剔透,其松柏呈绿翡状,衬托蓝色的仙鹤,网友为其取名“苍松翠鹤”,名为“月下观貂蝉,灯下看翡翠。
805
共发行了
264
冠号,从目前发现情况看,藏友所见的大部份品种都是普通的“松鹤寿”,而“苍松翠鹤”比较少,主要发布在第一大组和第二大组的一些冠号,如
DQ
、
DT
、
DP
、
DX
、
BP
、
BR
、
BS
、
EU
、
GX
、
FP
、
FQ
、
FX
、
IX
、
PB
、
PI
、
RC
、
RD
等部分流水号中有所发现,但也只是一些散张,刀货却很难觅到,捆货更不易得,很多藏友认为该品种存量极其稀少。
8010
——火凤凰
纸币正面左侧有陕北农民头像固定水印,采用正背面凹印,二字冠、八号码,红色冠号。正面为汉族、蒙古族人物头像图。正左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纸币背面为珠穆朗玛峰图案,右下角印有“
1980
”年号。
8010
还有一种荧光币,正面“火凤凰”呈现较强红色荧光,俗称
8010
“火凤凰”
8010
作为流通币中的辅币,在使用过程中消耗很大,因为当时的物价比较低,
10
元的购买力很大。
五版币发行之后,第四套人民币逐步从流通职能转变为收藏品,
8010
的集藏队伍与日俱增,市场存量与日逐减。
801
——红幽灵
902
——绿幽灵
绿幽灵满版荧光,灯下呈现出夺目碧绿。不仅反面如此,正面亦然。
90
年代,荧光工艺已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