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岁,儿童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
-
9岁+,少年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
两个版本,都是为了帮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训练批判性思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儿童版的讲解方式会更加活泼生动,深入浅出。
感兴趣的家人们今天一定要来直播间,常爸把
博雅小学堂COO、新闻课总策划及主编刘语老师请进了直播间
,让她详细跟各位家长朋友聊一聊,这次新闻课的升级,怎么让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听懂新闻。
特别说明:
博雅新闻不仅仅可以在博雅APP中收听,确认博雅app上有新闻权限后,可操作听力机同步听。支持倾听者K3、K5、K9,牛听听、听力熊T4、T6、平板,听力宝都可以同步听。
【视频号】
请直接点击预约 / 收看: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进入
【抖音】
搜索
哈佛常爸
(抖音号:58453250070)
,
关注常爸直播间,
不错过常爸每一次直播。
没有时间看直播的家长,也可以直接戳下方图片购买。
下面咱们就从博雅新闻今年最大的变化:儿童版和少年版到底有什么不同来看看2025年博雅新闻课的内容设置!
简单来说就是:
涉入新闻的“量”和“度”不一样。
「儿童版」
,知识量不贪多,讲透几个核心点就好;思考也不求一个猛子扎特别深,掌握了思考方法就好。
形象点说,就是儿童版的新闻课,
更像是个敬业的导游,站在精彩多元的世界大门口,高声对孩子吆喝,“这位同学,里边儿请!”
相比之下,
「少年版」
就更讲究逻辑框架,多元思辨,接近事情的本质。它更像个新闻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师傅,
用他全身的功力,带着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带着孩子多元思辨,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讲理念有点干巴,我们直接上例子。
就拿马斯克“星舰”发射成功这个事儿来说,儿童版新闻是咋讲呢?直接把音频课文字码放出来。
开头:
-
假如说,有一天,你醒过来,一睁眼,诶,你们家飞到外太空去了。你会怎么办?
-
为什么我会问这么个问题呢?因为这事儿还真有可能。你知道吗?就在昨天,咱们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器,一艘40层楼高,和40头大象一样重的火箭,从7万公里高空飞回地球,duang~一下,被一双巨大的金属筷子夹住了。诶,如果你的同学,从一米开外朝你扔来一支铅笔,你能夹住不?
-
……
-
人类是越来越厉害了,将来有一天真的就实现移民火星的梦想了。你现在在哪上学啊?早晚有一天,我觉得你会坐个火箭,唔~飞到火星去上学,然后唔~飞回来,被根筷子给夹住,回家吃饭。
“假如……”这样的开头,“duang”这样的拟声词,还有各种类比现实情境下的“你能做到吗?”“你也会被根筷子夹住”……想必老用户也看出来,这跟我们少年版新闻课的不同了。
少年新闻版,用的是客观的新闻叙事。但儿童版,用的是讲故事的手法。各种想象,各种比喻,各种情景模拟。
第一部分,为什么人类总喜欢往天上“扔”东西呢?讲太空移民的意义。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用“筷子夹火箭”呢?讲技术原理。
第三部分,为什么马斯克之前每次失败还要欢呼呢?讲失败哲学。
就不全放出来了,字数太多了,就拿最难的第二部分的骨架,大
家一看,也就可以感受到讲课的方法了:
-
这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马斯克说了,现在这个宇宙飞船太烧钱了。怎么让它变便宜呢?……
-
跟我们铅笔橡皮一样,火箭也是一次性使用,那假如说我要做一个来回使用的呢?这不就省钱了吗?
-
可问题是,以前的火箭为什么用一次就得扔呢?……
-
着陆腿,诶,这玩意看起来挺好。但很长时间有3个问题马斯克没法解决。我说说,你听听,你看看你有没有办法帮他解决。这3个问题是?……
-
那马斯克怎么办呢?他就想为什么非要用着陆腿呢,可不可以不用呢?……
-
可是你再仔细想想,这么改有没有问题呢?
-
这问题也不小……马斯克他们怎么解决的呢?……
对,就是不断提出问题,抛出解决思路,这个思路此路不通,就另一个思路,不断跟孩子一起大脑放电。
这讲的最后,上了一点价值,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失败哲学,也可以叫逆商。别说,在我们小用户调研里,这部分可是很难打动孩子心的。
这节课的整个音频课,也放在下面了,大家可以试听。
而少年版在此基础上,会加强思辨、加强逻辑。不只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而是多跟孩子探讨“为什么”,教孩子
拆解复杂问题的方法,看待事件的多元角度
。跟儿童版相比,有点难度螺旋上升的意思。
比如,少年版新闻会怎么讲呢?——
-
从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聊到无人驾驶的AI现实进展,“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科学原理,进而思考无人驾驶会让司机失业吗,怎么看待AI对人类就业影响。
-
从“农夫山泉舆论事件”,聊到媒介素养,学会判断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立场和观点,然后让孩子学会理解复杂信息的方法,继续拓展传播学里流量的逻辑,历史上发生的类似事件,认识市场经济和企业家精神。
-
从孩子对烟卡的沉迷,聊换位思考,引导孩子了解大人的想法,然后引出游戏设计的“沉迷逻辑”,其实不止烟卡、小马宝莉卡、奥特曼卡、盲盒手办都是一个套路。
-
从今年这届历史上最奇怪的诺贝尔奖,聊到最前沿的科学原理,进而思考AI对人类文明范式转换级的意义。
-
从黎巴嫩寻呼机爆炸,讲到民用设备用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和战争伦理问题。
-
……
强烈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听。新闻课提供的“餐桌话题”,可以充当家庭成员沟通的纽带,为两代甚至三代人创造高质量交流场景,大家平等讨论、彼此倾听,这很重要,也许会减少隔阂、增加信任,父母和子女的信任太重要了。
新年已至,早鸟价即将结束,预购从速啦!
2025年的博雅新闻课从
2025年1月开始更新
,每周四更
(国内+国际+商业+科技)
,共220期
(55*4)
,还会根据突发新闻,不定期更新内容。
👉国内周刊:
让孩子真实地认识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丰富社会常识和社会兴趣——这里,藏着一个人最大的命运;
▼2024年的国内周刊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国际新闻:
让孩子拥有国际化的广角视角,看到更大的世界——一个人看得多远,决定了走多远;
▼2024年的国际周刊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商业周刊:
这里有驱动世界发展最底层的思维方式,陌生人打交道的思维方式等等——这里,有改变世界观的最强大思考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