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终于知道为什么路越走越窄了 ·  3 天前  
赤戟的书荒救济所  ·  赤戟月度推书·佳作好评回馈·必读(2024·08)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蒋勋细说红楼梦:人跟人之间所有的嫉妒,其实都是欣赏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09 08:54

正文

前面


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至少把红楼读了二三十遍的美学家蒋勋,看到的却是慈悲,在观自身、天地、众生的时候,更多了一份领悟与包容。


他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而人跟人之间所有的嫉妒,其实都是欣赏。”


对红楼情有独钟的美学家


蒋勋其人,每一个对美有追求的人,都不会陌生。他是当代知名画家、作家、诗人。但大家最熟悉的,是美学家的蒋勋。


他写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他写品味:“在匆忙紧迫的生活里,感觉不到美。”


他写生命:“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他读《红楼梦》,最早是十二三岁,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的,至今已读了二三十遍。


对他来说,《红楼梦》就如同自己的生活,即使琐琐碎碎、点点滴滴,仔细看去,也都应该耐人寻味。待得读久了,便会发现自己也在书中,有时候是黛玉,喜欢孤独,有时候是薛宝钗,在意现实的成功,有时候是史湘云,直率天真,不计较细节…


所以,蒋勋讲《红楼梦》,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叩问和聆听,很真实、很感性、很深刻,也很美。


林青霞把他当成唯一的偶像:“听老师讲《红楼梦》的光盘,心里很安定,很容易入睡。”


中国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也大力称赞:“蒋先生的感觉非常敏锐,他讲《红楼梦》,不但是细致,而且非常深刻,尤其他能够把这种细致深刻的感情用很有学理的语言表达出来。”


蒋勋如此解读《红楼梦》:


大观园,就是一座秘密的青春王国

《红楼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


小说里面,王熙凤大概17岁,林黛玉进贾府时才12岁左右,宝玉大黛玉1岁,宝钗又大一点。这一群小孩住在大观园里,就是一个青春王国。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人是没有“青春”可言的。


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它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


蒋勋认为,《红楼梦》里对青少年情欲的描写就很真实。


比如:《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是在秦可卿的房间里睡着后,再游太虚幻境的。曹雪芹细细描写了秦氏的卧室,里面摆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蒋勋说,曹雪芹在这里不是实写,而是虚笔,意在表现一个酒醉少年情欲的觉醒。宝玉偷偷读的《太真外传》、《西厢记》,都不是“正经书”。他看到的那些镜子、盘子、木瓜、床榻、被子、枕头,实则暗示着他对于性的幻想。


《红楼梦》里你最喜欢谁?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


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


人生看来很简单,却很难说"喜欢"或"不喜欢"。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是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语言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


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她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但是妙玉呢?


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却当然心中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有严重的洁癖,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


但是,《红楼梦》的作者,很委婉也使人们感受到妙玉洁癖背后隐藏的热情,她极爱宝玉,但她的爱是不可能说出口的。她的孤芳自赏变成一种怕受伤的保护,像最柔软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坚硬的外壳来防卫。


妙玉的不近人情,正是一种防卫的硬壳。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红楼梦》的作者通过一个一个不同形式的生命,使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上进",为什么"洁癖",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茄鲞并不好吃 新鲜瓜果才美味

《红楼梦》叙述的事件虽然好看、好玩,却都是一个幻影。


曹雪芹想要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假的,可我们大多数却信假为真。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美食:莲叶羹、烤鹿肉、茄鲞、蒸螃蟹,样样精致、百看不厌。


通过王熙凤的嘴说出“茄鲞”的做法:


1、把春天刚长出来的茄子摘下来,把皮和瓤子去尽,只留净肉;


2、切成头发细的丝儿,然后晒干;


3、用老母鸡,以最小的火?出老汤,过程中不可加水;


4、把茄子丝上蒸笼蒸得鸡汤入了味,再晒干,九蒸九晒至变脆为止;


5、把茄子丝封在坛子里,吃的时候用炒过的“鸡瓜子”拌着吃。


注:“鸡瓜子”为用手撕成的鸡小腿部分的腱子肉


如此精致的茄鲞,听起来直流口水,蒋勋却说不好吃。


他认为《红楼梦》真正的伟大并不在这里,刘姥姥羡慕茄鲞,只是《红楼梦》的一部分,而像贾母那些人,反而羡慕刘姥姥能吃到新鲜摘下的茄子。这是在写事物的两面。就好比我们现在都喜欢农民自己地里现摘的新鲜菜,而不是超市里包装好的冷冻菜。


还有一点,茄鲞做得再好,它只是梦幻泡影,看起来很真实,似乎就能尝到味道,却又都是假的。这才是曹雪芹真正的目的。


《红楼梦》没有结局,人生也一样

《红楼梦》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


一部好的作品,有没有完成不是最重要的。高鹗和程伟元补写的后四十回,只是为了让大家过瘾的“结局本”。


蒋勋说《红楼梦》,只讲前八十回。


他说,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写法非常不一样。


最明显的例子:八十回以前,林黛玉出场,极少描写她穿什么衣服、戴什么东西。她就像梦一样,忽然来了,忽然走了,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王熙凤一出来,作者不惜重墨描写她的衣服,因为她是现世里的人。


八十回以后,林黛玉的衣服有颜色了,身上戴什么也有交代了,从一种心灵性的存在变成了一种物体性的存在。显然后八十回作者的层次低了很多。


在第八十回结束的时候,蒋勋感慨:


《红楼梦》读到某个阶段,你会希望走进人间,在夜市、官场、商场……所以,《红楼梦》的结局绝对不在小说里,而是在现实的人生里。


一个怀抱着大观园青春挽歌梦想的宝玉,将要走向哪里,我们每个人设定的结局,都会不一样。


蒋勋的《红楼梦》私家讲堂

《蒋勋说红楼梦》一共八册,每册讲解十回,共八十回。


随便拿起一册,都可以展卷开读,非常轻便。


封面书名烫金,外附函套,起保护作用。


随书还附有蒋勋先生的画作一幅、“红楼食单”海报一张、红楼人物图谱一份,书签八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做工,这本套书中还附有三个精美赠品:


1、“顽石”——蒋勋私人的手绘画作品,乃2003年初秋一读《红楼梦》之作。



2、《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清思路、搞清人物关系,特作此图。



3、“红楼食单”——《红楼梦》中提过的包括“雪水茶”、“莲叶羹”等食物的做法以及暗藏的寓意。



好的书绝不是买来读一遍就扔掉了,而是值得珍藏起来的。这套新版《蒋勋说红楼梦》就是值得收藏在自己的密室中并反复拿出来阅读的那套书。因为我们在跟着蒋勋阅读《红楼梦》的同时,就是在了解人的一生、自己的一生,而人的一生是值得我们反复推敲、思考的,并不断地从其中获取新的感受、理解。


《蒋勋说红楼梦》


就像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故事,

太阳超常升起,

而这中间,

我们收获的是生命的喜乐与平静

责编:笑笑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