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易会满就任证监会主席之前的经历不可谓不精彩,出身浙江苍南农村、考上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逆袭成为工行董事长(副部级),直至今日就任证监会主席一职(正部级)。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何是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
2013年5月22日晚间,工商银行宣布,易会满接替已任工行行长8年的杨凯生,出任中国最大商业银行行长一职。
当时,易会满的脱颖而出被金融业界视为“逆袭”,这不仅在于此前他只是排行第五的副行长,也在于他作为一个毕业于浙江银行学校的中专生,从银行最基层升至最顶层。
易会满“逆袭之路”还在继续。时隔三年后,2016年5月,易会满开始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有大行中,由行长直接接任董事长职位的做法几乎没有先例,“国有大行董事长的人选一般由央行或者其他副部级单位一把手来接任,易会满的能力可见一斑。”一名央行官员曾这样评价。
1964年12月出生的易会满,是苍南县灵溪镇余桥村人。余桥村位于灵溪镇灵江办事处西北端,以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175户,总人口共有605人.
1984年,易会满从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现已升格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城市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担任计划处计划员。
从1985年开始,易会满先后任工行杭州分行西湖办事处计划股科员、办事处主任、杭州市分行行长、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江苏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等职。2005年任工行党委委员兼北京市分行行长,2008年升至工行副行长,2013年出任工行行长。
据其村支部书记易云鹏介绍,易会满有点“宅”,“我和他二哥年纪相仿,小时候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从来不跟着来,就喜欢待在家里看书。”
在易会满掌舵下的工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2018年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资产质量逐步改善。工行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工行实现净利润2,401.20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营业收入5,770.55亿元,同比增长7.71%。
在关于工行经营方面,易会满介绍称,在过去的2015、2016、2017年三年时间里,为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工行把握住财务实力比较强、盈利状况较好、拨备基础不错的有利条件,共支出2050亿元处置了6000亿元的不良贷款。“2018年将投入1000亿元作为呆账准备金,处置2200亿元不良贷款,即四年共处置不良贷款8200亿元,这个数据在目前工行14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占比达6%。”
即使工行已成为宇宙第一大行,易会满仍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思考。易会满曾表示,“工行总资产已经是全球最大,今后是否还要做得更大,是否有边界,值得认真思考。如果大到没有能力管理资本需求带来的压力,那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风险。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西方的银行有根本差异,因为在负债端我们的理财业务对存款的替代速度非常快,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资产总量还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