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非常常见的自然景观,我们这些“上拍天,下拍地,中间拍空气”的摄影党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拍摄题材。
今天要说的,就是几种十分有效的河流拍摄方案,从取景构图、拍摄手法到注意事项一网打尽,不要错过哦!
1. 横纵构图
选择光圈优先模式,调整较小的光圈,配合广角镜的视野拍摄河流全景, 能够更好地将蜿蜒河岸的曲线展现出来。
河岸空间布局有两种形式,横向构图与纵向构图(注意,这和横幅竖幅是两码事),各自有不同的效果。
横向构图可以展现开阔感,更适合较平直的河岸。按照三分法布局安排河岸线的位置,能轻易营造出画面的层次:
横向构图的缺陷在于纳入景物过多,对河岸两侧景物的简洁、美观性要求较高,画面很容易杂乱,或出现煞风景的景物。
而纵向构图则可传达出河流的深远,透视效果也使得画面具有显著的空间纵深感,同时也能有选择侧重表现河岸景物。
同时,纵向构图的两侧河岸往往能形成近似汇聚线的构图,吸睛能力很强:
2. 俯拍曲线
在高处俯拍河流全景,展示其河岸蜿蜒的曲线美,也是拍摄河流的一种常见方式,画面具有韵律性的视觉美感。
选择光圈优先模式,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配合广角镜的大视野,尽可能地在大空间尺度内展示河流延伸的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使用较小的光圈,当环境光照不足时(如阴天拍摄),可能需要恰当延长曝光时间,需使用三脚架。
如果你有带三脚架,这类照片还有另一种拍法:“逆光银带”。这种拍法的关键在于测光。你可以平均测光,然后手动调低曝光补偿。
这样不仅能防止太阳过曝,还能把地面景物处理成黑影,而河流由于逆光反射亮度较高,看起来就是一条银带,十分漂亮:
3. 添加元素
在拍摄开阔的河流场景时,应该注意加入画面中具有艺术感的元素,如山脉和天空,使画面更丰满,更富有趣味性。
在构图时恰当安排前景、中景和背景的空间布局,让三者之间能够平衡画面,互相呼应,以取得最好的画面效果。
添加的画面元素,未必非要是奇山巨石古树这种壮观的大景,普普通通的一棵小树,一块石头,就能为画面增色不少。
在前景位置添加前景景物,近景远景的大小对比显著,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纵深感,也使得画面更为活泼。
普普通通的一棵树,却成为点睛之笔
进一步缩小画面尺度,拍摄些“以小见大”的水景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河流中寻找形状特异的石头、树根或落叶,对焦在它们身上,最好也同时对准它们进行点测光。
若能调整角度,使水面映出河岸两侧景物的倒影,形成虚实结合的效果,画面更富韵味和感染力:
4. 长曝水流
带上三脚架拍河流,你能够尝试更多的拍法,拍出不同的感觉。
第2点中介绍的“逆光银带”只是其中一种,而更有意思的拍法是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长曝光。
快门速度的控制很有讲究。不同的快门速度,能将河水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想要流动感还是特殊质感,看你的选择了。
稍慢的快门速度,流动感显著
进一步减慢快门速度,流动感减弱,质感增强
继续减慢快门速度,流水完全雾化
如果你问我“曝光时间多少秒能拍出雾化效果”之类的,关于具体参数的问题,我只能回答一句“无可奉告”。
因为,这和实地拍摄条件有关,取决于水体流速。那么,怎么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呢?答案是,试。
你可以从1秒开始,然后尝试2秒、4秒、6秒,看看哪张最符合你的要求。反正曝光时间也不算长,拍多几张并不费事。
拍摄这类照片,最好选择水文情况复杂,水流“激荡”的地区,并在画面中保持适当的静物比例,增强动静对比,更能凸显流动感。
此外,这类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好选在阴天或黄昏。如果环境光过强,可能会出现过曝现象,需要装上减光镜。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