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淘宝教育商家成长
淘宝大学,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集团旗下的核心教育培训部门。她以不断提升网商成长为己任,整合集团内外及领域内的优势资源,历经7年的积淀和发展,每一步皆立足电商成长之所需,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化、全方位的电商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董明珠已经找到格力接班人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1日各省淘汰鸡主流价格 ·  昨天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昨天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昨天  
电商头条  ·  黄峥不等了,拼多多开始招募抖音主播 ·  2 天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蒋侃:DeepSe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淘宝教育商家成长

一位淘宝大学讲师对云栖大会的三点思考

淘宝教育商家成长  · 公众号  · 电商  · 2017-10-16 22:07

正文

云,结晶之聚合。

栖,不安定之居所。

因此,云栖大会,莫过,聚合智慧,拥抱变化,所以每年云栖大会,不是行业排资论辈,而是栖息过后变化开始。



想要成为伟大的企业,就需要解决伟大的问题,这么多年,许多人一边亲近阿里一边咒骂阿里,其中诟病最多的一句话便是,阿里的拥抱变化。一个致力于解决伟大问题的企业,必然不会被太多人理解,更何况大多数人对阿里的青睐都源自阿里财富市场的体量,但他们却忽略了,阿里心中的市场体量,不是利润而是创新,财富只是成绩的计价单位之一而已。


本次云栖大会有三件事蛮值得思考:

  • 达摩院的动与机

  • 阿里的全新认知

  • 五新的底层建设


达摩院的动与机

大多数媒体提及达摩院,都是1000亿,生命力这类众所周知的关键词,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达摩院的关键性意义与达摩院的中国研究院之路。



目前中国研究院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紫竹新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模式大多数分为三类:公共技术服务类,应用成果转化类,竞争前技术研究类。主要成效集中在,聚合科研+产业+资本+教育,打穿金融+科技产业链,从单个企业孵化到整个产业链孵化。但是,新兴技术研究,尤其是竞争前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依然属于“紧烧火,慢开锅”的国情惯性阶段。


个人认为,课题源自市场,经费来自市场,科技与金融结合,这只是研究院摆脱文献式科研的初级阶段,真正的研究院应该关注两件事:其一、企业想干而干不成,资本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无法干之事;其二、国内项目国际化,国际智慧中国化。搭建关键技术、新兴技术、共性技术平台,并且让这个平台市场化、竞争化、合作化、国际化,才有可能让高技术产业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所以,达摩院应运而生。


上个月在阿里年会,马云才说,阿里巴巴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这个月在云栖大会,马云又说,达摩院将比阿里更加长寿,那么达摩院无论经济还是使命意义不言而喻。我们不妨看看达摩院的豪华阵容,达摩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达摩院涵盖了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人类社会应用性极强的产业领域。



达摩院首批公布的学术咨询委员会10人中有3位中国两院院士、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计算大家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George M. Church等人。往小里说,达摩院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升级的使命,往大里说,达摩院将是续孔子学院之后,中国伸向全球一个新的精神性抓手。达摩院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阿里业务、技术、资本的价值,不是阿里推出了达摩院,而是达摩院选中了阿里,毕竟阿里巴巴早已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是中国面向世界创新的发动机之一。


阿里的全新认知

确实,阿里巴巴是一家外资企业,但事实,阿里巴巴是利用外资最好的公司。过去10多年来,阿里巴巴用美国和日本的钱服务着中国市场,而今时,阿里巴巴对外的使命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为世界解决1亿个就业岗位,为1000万家企业创造盈利,其背后是中国改变世界面貌的决心,但请注意,这个决心的背后,经济只是载体,核心是技术与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就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新经济与分享经济概念又多次被提及,从“一带一路”到“金砖+”,从共享经济在中国的雨后春笋到全球化的共商共建共享,不难看出,中国大力发展互联网,不是为了一针通天,而建立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渠道,从而推行全球化大共享经济的理念与落地。


而在这个过程里,市场规模只是漫天云彩,科技创新才是栖息之所。不管是达摩院还是阿里云,阿里巴巴要向世界证明,自己是一个全球性技术公司的决心不言而喻。那么,阿里即将面对两大课题,技术的创造与认知的改变,在这里我并不担心无论怎样困难,阿里终将改变这一切,因为其身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认知输出的决心,而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你我应该为这个未来准备些什么?



马云说,未来十年,企业家不能跟科学家结合、没有科学意识,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意识,以结果、效率、公平为导向。我简单翻译下这句话,未来十年,所有未拥有可被市场认可之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一事无成。而技术,可以是应用,也可以是数据,更可以是智能,但绝对不能是以人际资源作为壁垒的作价,以灵光乍现做为创意的业态。这将是未来十年中国商人,都必须拥抱的核心变化。


五新的底层建设

2015年10月马云发出在阿里上市后第一封致股东信,阿里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确定为:全球化、农村市场和大数据云计算。马云定调,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所以,一年前的云栖大会上,阿里的五新战略正式发布。所谓五新,其本质在于以流通平台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打通,通过互联网快速获悉及响应消费端变化,通过数据手段及平台化工具,对供应链及服务体系可持续性升级,并为之提供全程金融、技术和数据的体系化支持。未来的经济竞争,从不是个体的竞争,而是经济体的竞争,城市与城市如此,国家与国家如此,人与人,亦然如此。



回看过去一年,五新涉足面太广,思维性太强,目前连最基本的新零售,许多人都说不明白,更不用说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资源。但是这并不代表,五新概念是空中楼阁,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的经济困难不可避免,GDP数字下降不可避免,很多行业遇到困难甚至寒冬亦不可避免,这是中国经济转型必付出的代价,既然代价不可避免,那顺道来一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也是大势所趋。


五新并不是概念,而是对未来世界的描绘,你能不能理解五新,基本代表你思考未来的时间长短。一个企业家可以不做5年规划,但不能不思考5年后的世界,五新的本质再说简单点,就是智慧型社会终将诞生。我们必须记住,创造这个五新智慧型社会的,不是阿里,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阿里正在思考的是,如何把握五新世界的底层串联。未来世界的能源一词,不仅仅是水电,还有数据与技术,这便是今天阿里云与达摩院的布局及意义。


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是以五十年为单位,前二十年是技术公司的变革,未来三十年才是真正应用市场的开发。那么,在五新智慧型社会到来之前,我们每个企业应该完成的是自我的底层建设,不仅仅是技术与市场,还有人才、思维、精神与体制。





供稿:淘宝大学认证讲师 黄博



往期 文章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