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你有勇气在40岁转行吗?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1-13 2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麦子导读:


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适当的经济条件,你可以随时开始一项科学事业。


“无论你是20岁、40岁还是60岁,只要你想做,就去做吧。”


文 | Amber Dance

来源 | Nature自然科研(ID:macmillan-nature)


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适当的经济条件,你可以随时开始一项科学事业。


Julie Dunne曾经对自己的会计工作很满意,但是她总觉得自己想要尝试其他工作。


“我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她说。


新千年伊始,Dunne参加了国际环境组织Earthwatch开展的一次野外调查,意识到自己对科学研究有极大兴趣


57岁的Dunne 目前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古代陶器的化学成分来确定人类早期的饮食习惯。

Stuart Firestein在研究神经科学之前,一直在演艺行业工作

TED/James Duncan Davidson

高龄踏入科研领域并不容易:


大龄学生可能需要重读中学或本科,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


他们可能要调整自己的经济或生活状况,以适应科研工作;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简历或建立研究项目,而当找工作时,他们可能还要面对年龄歧视。


但是年龄较大的学生也有优势,比如更成熟,有动力,有独特的经历和人际关系。


许多人说探索新事业的最好方法是去上几堂夜课,或者读研究生,如果喜欢的话再决定成为全职博士生。


那些过来人说,虽然这条路可能令人怯步,而且要做出牺牲,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喜欢我的工作,”Dunne说。


Dunne绝不是唯一一个在进入中老年后又努力从事科研的人。


一些人在某个行业里站稳脚跟后才发现自己喜爱科学;


另一些人一直喜爱科学,但是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做好攻读博士学位的准备;


还有一些人希望在学术界获得一份终身职位,但是因为竞争激烈,他们花了几十年才实现梦想。


01

大龄博士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欧洲博士研究生及青年研究人员理事会和欧洲大学学院的数据,大多数博士生的年龄在二三十岁左右。


但是也有很多年长的学生。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5.3%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在41岁到45岁之间,45岁以上的占8%(参见“博士数据”)。


欧洲大学学院的数据显示, 在许多国家,在30岁之前完成博士学位十分罕见,50岁之后才成为一名资深教授则司空见惯。


Source: NSF

Dunne在2005年正式进入科学界, 那时她 45 岁。 她开始在晚上和周末上科学课程,为申请本科学位做准备。之后,她在布里斯托大学一路完成了学士和博士学位。


她说:“一开始感到很害怕。”


尽管Dunne的同学都刚刚本科毕业,但是她有自己的学习动力。


在每学期开始时,她和同学会拿到每门课的指导手册,上面列有阅读书目和课程标准。她会把它们从头到尾看一遍——她很惊讶身边的年轻同学竟然不这么做。


她认为决心是成功的关键,“你必须全心投入。”


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Stuart Firestein发现他的学士后学生中年龄较大的那些和Dunne很相似。


在哥伦比亚大学,他们单独支付每堂课的学费,而不是像本科生那样支付整个课程的学费,因此他们想要从投资中获得最大回报。 他们更专心,而且把学习当成工作一样。


Firestein进入科学界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他一直对科学有兴趣,童年时期想要成为天文学家。但是在高中,他喜欢上了戏剧并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将近15年。


30岁那年,他在旧金山为一出成功的作品担任舞台监督和灯光师。白天有空的时候,他开始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学习动物行为。


在他获得生物学学位后,他离开剧院,以接近40岁的年龄开始攻读博士,之后又从事博士后研究。


Firestein说他的剧院背景在某些时候成为他的优势。比如,他背台词的能力有助于他记忆有机化学反应。在经历过剧院生意滑铁卢(比如一场失败的演出)后,搞砸一次实验并不是什么大事。(他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叫《失败:科学为何如此成功》。)


02

大器晚成


现年 63岁 的Robert Hevey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植物园学习植物生物学及保护,他说对于年纪较大的学生来说,循序渐进非常重要。


当他还在商业和金融领域工作时,他就利用空余时间慢慢学到了博士水平。


新千年伊始,他开始上植物园的植物保护及生物学证书课程。然后他在夜校上硕士课程,每个季度上一门课, 终于在6年后取得学位。


到那时,他才辞职全心攻读博士。Hevey说美国的社区大学和非学位课程能帮助大龄学生决定读博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即使这些课程顺利进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他们眼前,Hevey补充道:


“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吗?”


Hevey能够自费念博士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足够他一生无忧。


对某些人来说,回归教育可能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


当Dunne从英国的牛顿阿博特搬到布里斯托上本科时,她买了一套比之前小很多的公寓。


“我买了辆你所能想象到的最旧、最小、最便宜的车。”


虽然Dunne喜欢时尚,但还是减少了服饰开支。


“对我来说,这是经济上的倒退,因为如果我继续工作的话,生活将更有保障,”Dunne说,“我并不是为了求财——但我仍希望自己有足够的钱生活。”


起步晚也意味着职业生涯会缩短。


有些人可能没有机会申请到终身职位。Hevey计划在大学里再深造6年,然后到植物园做志愿工作。


Dunne的观点很理智:


“从现实角度来说,永久性职位基本不存在,因此我并不期待得到一个终身职位。如果能在退休前一直做博士后,我就很满足了。”


Firestein表示,对年长的学生来说,学术职业道路也是可行的,但是他也提到在社会上的行业里发展能更快地获得成功。他见证了许多学生迅速成长为行业精英。


在早年职业中学到的技能也能在之后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


Oné Pagán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曾在波多黎各第一次攻读博士,但是那时候他还未准备好。一年后他退学并成为一名中学老师,从中获得的教学经验让他之后受益匪浅,后来他又在一所医学院当研究技术员。


最终,他决定继续学业,并在33岁时取得了硕士学位。这让他获得了一个医学院的教职。


虽然Pagán仍旧想读博士,但是那时他已经30多岁了,已娶妻生子。


“我必须养家——这就是现实,”他说。


但他最终还是遇到了合适的机会,他先前导师的一位同僚邀请他申请康奈尔大学的药理学博士。Pagán和妻子商量后,认定这是一个不可错失的良机。


他符合学生贷款的条件,也有资格申请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供的奖学金。奖学金只有他之前收入的75%——虽然不多,但是足够生活。


他在35岁的时候被录取,这一次,他准备好了。


“我已经是个负责任的成年人了,”他说。


不过,他还是担心自己的年龄可能阻碍他攀登学术的阶梯。


他并不打算在45岁的时候做博士后,然后申请终身职位。所以他应聘了5个未明确要求博士后经历的教授职位。其中只有西切斯特大学向他发出面试通知。


在Pagán拿到这份工作后,他问新同事为什么选择了他。结果是因为他在之前工作中学到的教学能力——他在面试的教学演示环节表现出色。


03

家庭顾虑


Pagán提到,科研工作常常需要科学家到处奔波,而家庭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阻碍。


比如,他即将有一次学术休假的机会,他希望能去欧洲的实验室。 但是因为有两个孩子和一条狗,他只能选择离家更近的地方。


对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遗传学家David Gurwitz来说,家庭责任在其事业前期也是一大顾虑。


因为要义务服兵役和挣钱养家,Gurwitz不得不几次中断学业。


他在34岁的时候取得博士学位,在1989年,也就是他37岁的时候,完成博士后。


他希望他的孩子在以色列伴着祖父母长大,但是以色列的学术职位并不多。因此他成为一名研究助理,一开始在一所政府机构工作,后来在特拉维夫大学。


Gurwitz与他人合作研究,发表论文,最终提交了自己的项目经费申请。他志愿教学,吸引了研究生到他的实验室工作,不过他要和终身教授共同指导学生。


尽管如此,他一直没有得到终身职位。


到了2014年,情况有所转变。Gurwitz获得了三笔重要经费,他的院长建议他再次申请终身职位。


今年,65岁的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终身副教授。 Gurwitz说:


“在以色列,我可能是首次获得学术职位的人中年龄最大的。”


他鼓励大家不要放弃。他说:


“坚持一定会有回报,即使要花上多年时间。”


Paul Bédard是魁北克大学的一名地质工程师,他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才在50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学术职位。


1995年,他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开始寻找工作,但那时并没有合适的学术工作。因此他成为一名公司顾问,工作了5年。


之后十年,他在大学里担任实验室负责人。


当一个教职突然空缺出来时,Bédard非常想申请。他知道自己必须立即行动。他说:


“你不能说,我要花5年时间慢慢爬到那个位置。你周一开始准备,周二就得提交经费申请,然后在周五拿到钱。”


行业经验帮助他迅速行动起来,也帮助他确定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虽然有时科学事业起步很慢,或者过渡期令人感到恐慌,但是起步晚的科学家仍有希望取得好成绩。


美国经济研究所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45岁之后转行的人中,82%的人都成功了(see go.nature.com/2wzckct),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新工作更满意。


Pagán说:


“无论你是20岁、40岁还是60岁,只要你想做,就去做吧。”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THE END —


推荐阅读

关注「麦子熟了」,回复数字 210 ,查看10月8篇热门阅读集结

1 《 那个从来不加班的年轻人后来过得怎么样?

2 《 国庆旅游鄙视链分五级,你在哪一级?

3 《 断舍离:扔掉90%家中物,他竟成了人生大赢家

4 《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评论亮了!》

5 《最贫穷的哈佛女孩告诉我们:成熟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6 《女人一生睡多少男人算值》

7 《你为什么要努力?这是我见过最现实的答案》

8 《吴尊、吴彦祖、张智霖:好婚姻里,男人的婚姻观都很正》

| 麦 子 熟 了 |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