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一条注定不凡的天路
伴随着中印两国在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的持续僵持,有关中印两军在边界对峙地区的各项军力分析,也逐渐成为了中外各路媒体的热议话题。不过,今天军武菌要和大家分享的问题却不是已然剑拔弩张的对峙一线,而是我国腹地内的一条钢铁动脉——青藏铁路线,就此与大家好好聊聊这条“天路”在我国国防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一条产生“质变”的路
在青藏铁路修建完毕之前,我军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军事补给主要依赖“青藏”、“川藏”和“新藏”三条公路进行,这些翻跃一座又一座高山的运输任务主要由我军几个独立编制的汽车运输单位完成。
▲早年驾驶“解放”系列卡车行驶
在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川藏汽车兵”在某种意义上
也是汽车最高驾驶技术的代名词
▲现在的驾驶条件虽然有了很大
改观但是仍然需要面对许多意外危险
相比于火车,长期依赖于汽车补给的我军运输系统一直饱受一些“天生顽症”的困扰,比如:单台汽车承载量有限,难以进行超级超限的货物运输;公路线相对脆弱,落石、塌方、冰冻灾害时有发生,行车途中始终面临安全隐患;汽车本身需要消耗的燃料也十分可观;长期颠簸驾驶驾驶员和载员都容易疲劳等等。因为这些“顽症”的存在,我军在西藏地区的军力部署成本也远高于内地,在西藏维持一个士兵的成本消耗基本相当于在内地维持七个士兵的成本。
▲超级超限的典型代表
▲此种大型拖车虽然也可以在公路上
运输一定的主战装备但是其对于路面的
坚实程度和公路的平直程度却要求较高
并不适合于高险度的川藏线
青藏铁路的出现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顽症:
▲相关文献对青藏铁路运力的描述
从右上可以看到,青藏铁路是具备坦克运输能力的
伴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进程,我们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我军在军事建设进程中的进步,2006年7月1日青藏线建成通车,随即中国空军第九工程总队开始了对高原机场的大规模扩建工程,以“邦达”、“阿里”、“康定”为代表的一批位于世界屋脊的现代化航空港拔地而起。
▲由于机场保障能力的上升,自2008/9年开始
我军的三代机部队陆续开始
大规模的常年驻扎在青藏高原
▲在某高原机场进行部署测试的歼-20战机
▲中印边境地图
以中国空军在西藏建立现代化空军保障基地为标致,印度空军在高原对峙区的空中优势不复存在,中国空军战术航空兵的“羽翼”第一次可以涵盖所有的预设战场。
▲原成都军区驻藏某部也在铁路开通之后
陆续换装与内地精锐相同的主战装备
▲高原部队的我军火箭炮兵
▲战争的不变真理
打仗就是打后勤
▲没有通畅的后勤
就没有持续的火力
一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路
青藏铁路除了极大的改善了我军在西藏的保障水平和战斗力水平以外,还为我军提供了一条威慑成本较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选择,这也就是青藏铁路在外交斗争中的震慑功能,说到这个功能我们首先来看一幅地图:
▲红线:拉萨-兰州-西安-郑州
绿线:西安-太原
蓝线:兰州-银川-保定-北京
黄线: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
从这四条由青藏铁路延伸出来的线路不难看出,我军中部战区精锐部队的主要驻地几乎都被连结了起来,一旦西南战线“有事”,在中原地区待命集结的各快反装甲集群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冲向前线,这也就是为何国境线对面的印度虽然坐拥二十余万大军但却不敢拿我军前沿区区几个旅的部队“开刀”的原因(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快递虽然比不上美俄,但是比起印度来讲还是拥有碾压性优势的)。
▲待运的我军坦克集群
由冲突升级来的战争是有过程的,这段时间就是战争双方用来集结兵力的,当我们的战役预备集群登上列车相信有关国家就会收到明显的战争信号,从而重新掂量手里的底牌。
▲印度山地部队
和大众的认知存在差别的是:印军部署在对峙一线的所谓“山地打击军”并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精锐突击集群”而更类似于简化的步兵师,这些山地军一个军通常只装备一个坦克营(大约四十余辆T-72/90系列坦克),其所装备的支援火炮也多以缺乏机动性的地炮为主,师旅级单位因为缺乏足够的编制内的机动车辆,因此多以守备任务为主(这也是为什么印军要把相当一部份军队冒着我军远火部队的严重威胁而靠前部署的原因,离远了他们的机动性不足,难以及时冲上一线增援),很多网友担忧的印军以人数优势发动一次大规模突击一举吃掉我军边防部队的情况并不存在。
▲印军的主要军力全部部署在印巴方向
其主要装甲集群的任务是从印控高原
向下冲击从而拦腰“穿凿”巴基斯坦
▲被印度反政府武装击毁的印军车辆
这种等级的公路在印方一侧就是
相当于我们的“高速”公路了
论自然条件,印军一侧要比我军好的多但是每一次印军修路的口号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如果印军以我国修筑“青藏铁路”的决心和投入,大力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在今天的对峙当中将对我国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这样的基础设施也使得印军难以有大规模进一步增兵中印边境地区的余地(另一方面,就像中苏对峙时苏军不可能抽调西线驻军东援一样,印军也不可能把西线主力东调,此外,印度内部由反政府武装发起的“0.5”线战争也牵制了大量的印军机动力量使其不能北上)。
这是一条曾经“四上三下”足足让几代中国建设者整整修建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天路”,当我们畅享于今日的和平时,当我们留恋于高原的旖旎风光时,请不要忘记那些为此默默付出过汗水与辛劳的铁路建设者们,正是他们昔日的努力才有了使得今天的我们有了安稳太平的资本。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90141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