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女性”
她试图控制周围的男人
但殊不知这些男人也在控制她
这个改编自电影的故事
远不只说女性的婚后生活这么简单
……
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新一期观剧指南放送,本期电子观剧手册为
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又一力作《玛利亚的婚后生活》
,导演的名字我们也再熟悉不过——托马斯·奥斯特玛雅。还望看过该剧的你投出发自真实内心的一票噢~
《玛利亚的婚后生活》
的观剧指南,有了它你能更清晰看戏。
撰文:新京报田超
新媒体编辑:田偲妮
本文图片由柏林邵宾纳剧院提供
【演出信息】
时间:7月14日、15日,19:30
地点:北京世纪剧院
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
剧团: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
演出时长:约105分钟
《玛利亚的婚后生活》是今年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继《俄狄浦斯》后在中国上演的又一力作。该剧改编自法斯宾德的电影,极富个性的奥斯特玛雅在创作时没有被电影所束缚,他希望这部戏剧作品能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
该剧根据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导演的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上图)改编,讲述了女主角玛利亚仅靠她美丽的外表和精明的才智,从战时的贫困处境一路奋斗直至战后拥有巨额财产。
玛利亚在战争年代嫁给了赫尔曼·布劳恩,自己在黑市打拼,在美国大兵俱乐部里工作,并与一个黑人美国兵比尔同居。当他们惊讶地发现赫尔曼回来时,她杀死了她的情人,而后赫尔曼替她入狱。同时,玛利亚找到一份工作,作为奥斯瓦尔德的讲师并做他的情人。玛利亚希望通过这个所谓的“事业”创造一个未来,期待她丈夫与她重聚。
赫尔曼出狱之后就消失了,直到奥斯瓦尔德去世之后才回来。他和玛利亚一起继承了他的遗产。玛利亚现在才知道,纵使她是这个经济奇迹里的女王,她自己也不过只是一件商品,是合同上的一项而已。
这部电影是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劳拉》和《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体现了对战后女性的关怀和社会的批判,特别是对玛利亚的心理探讨细致入微。
不过,奥斯特玛雅并不喜欢根据电影改编话剧,他此前接受采访时提到制作这部戏前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我看了剧本。这是基于剧本的改编,而不是电影。”他的目的是既要让戏剧作品有自己的生命力,又能把法斯宾德的故事真正融入当代德国戏剧的语境中。
法斯宾德被称作“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在他现实题材的影片中也能感受到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感。奥斯特玛雅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也敏锐地嗅到了这一点,他放大了在法斯宾德电影中已然表现出的布莱希特风格。
戏一开场,奥斯特玛雅通过幻灯片与视频片段展示了演员。这里面有参加游行的女孩子,呐喊带队的女人,也有希特勒追随者寄来的信。玛利亚可能是其中一个,就像我们的母亲与祖母一样。舞台上的房间像沙龙一样摆满了扶手椅,房间四周都是银灰色的窗帘,就像主演的服装一样,显示出上世纪50年代的风格。
整部戏只有四男、一女五位演员,饰演了25个角色。
其中,四位男演员会变换多种服装,甚至变换性别,唯一不变的主演乌里斯娜·拉尔蒂会一直饰演玛利亚。男演员在扮演不同女性角色时戴上了假发套,但仍保留男性的声音,有些角色做出滑稽的效果,并跳起了荒谬的芭蕾。
在这部戏中,奥斯特玛雅导演让演员们运用了大量的肢体动作和手势。比如在餐馆场景里,服务员上完第一道菜后拿起那两个盘子,让它们在所有人的手中滑过,就像变一个戏法,最后又把它们放到就餐者面前——这就是第二道菜了。
另外,这部戏也并非完全跟电影没有关联,奥斯特玛雅使用了一些电影原声,比如阿登纳关于德国恢复军事化的演讲,炮火轰鸣声,以及赫伯特·齐默尔曼的世界新闻播报等。
前不久,天津大剧院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女性电影专家杨慧做了一次讲座导赏。谈到法斯宾德的电影,杨慧称不能把它简单地看做是一个女性的故事,“整个西德社会的生活可以投射在女性的生活中,女性的生活对整个社会来说变成了一面镜子。你看看女性的生活,你就会知道这个社会的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成为什么样子,所以他并不是真正地一定要写一个女人。”
在杨慧看来,法斯宾德更深层次的关注是战后西德的社会现实和民众心理,“电影触及了当时很特殊的一个话题,全世界都在唾弃战后的德国,从舆论上、从政治、从军队的管理等等给西德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甚至到今天都没有减弱。实际上,写纳粹侵犯、纳粹犯罪的电影不知道有多少,学术著作又有多少种,上千种上万种都是有的。我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对这一点了解太深,德国人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战争确实给德国人留下了问题和创伤,比如说精神上的迷茫。还有就是物质上的极大的贫困。”
杨慧认为,对于这部电影,我们一方面要理解女性玛利亚的命运,另一方面也要知道,这个婚姻只是德国社会困顿的一面镜子,透过这个故事看到当时西德社会内在的问题。
当法斯宾德的电影变成奥斯特玛雅的话剧,作为观众,既要看到表现形式上的变化,也该思考内容上的延伸。
玛利亚试图控制她周围的男人,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这些男人也在控制她。
玛利亚·布劳恩的角色非常有趣,因为她是一个女人。那一代的女人也被称为“废墟女性”。她们享受了德国至高无上的经济地位后失去一切,然后需要重建德国。这部作品的核心问题是,女人们是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的,她们是怎样再一次失去这些权利的。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
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生于1968年,是欧洲当代最著名的戏剧导演之一。他曾经担任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艺术总监,从1999年起出任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
近些年,奥斯特玛雅两度参加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大胆改编和重构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也让中国观众看到“邵宾纳”三个字,就有了看戏品质保证。
2014年,奥斯特玛雅携《玛利亚的婚后生活》参加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他当时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这部戏,以及对法斯宾德的理解。两人同样成长于德国东南部的巴伐利亚,“我可以试着更好地理解我的家乡,去理解巴伐利亚的思想。法斯宾德更让我着迷的是他对政治的理解,他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以及他对于两性的纯粹。”
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
每周我们将选出1-2个公演的重要作品,在首场演出前配合全版电子观剧手册在公号推送,向前往观看演出的观众寻求观后评测。
同时我们也招募专业评审团,针对该戏的特点,从故事文本、导表演、服化道等方面,挑选5项细节进行打分,每项各20分,总分100分。
在该剧此轮末场结束后,我们将出一份详细的剧评报告:专业评审团的打分及点评+观众喜爱程度数据及精彩短评公布。
对于热情参与的观众,有机会得到新京报送出的观演福利。
新京报最艺术剧评团以期观众的真实反馈,也供剧方参考并不断完善作品。
留言区开放,欢迎真实剧评。你可以尝试与专业评审团一样对该剧进行打分,以下五项每项满分20分制,它们在你心中值多少分?
1.导演
2.表演
3.剧本及改编
4.字幕翻译
5.舞美及音乐
同时我们将在留言区选出优秀打分剧评,并为优秀作者送出下周在京公演剧目的演出票2张。PS:观看剧目及选定总人数,以留言区回复为准,敬请随时关注。
输入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逼 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 天后丨妓院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 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
身价几十亿的乐队
丨冰火花式死法
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
丨陈粒
丨
我爱我家总摄影
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
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
丨写尽SM的作家|
与向京聊欲望|
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
|华语歌手爱撑伞|
好妹妹乐队|钟立风
|王梵瑞
本文为文艺sao客(ID:so_art)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