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童学馆
靠谱的儿童科学教育; 有料的亲子课讲座; 干货满满的线上分享课程; 以及,大家一起来动手的科学实验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童学馆

当孩子唱歌时,他们都学会了什么?

果壳童学馆  · 公众号  ·  · 2018-11-08 2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译来源 / When children sing and play,

they’re also becoming scientific explorers

作者 / Mignon van Vreden

翻译 / 八荒

编辑 / 雪梨

孩子在正式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已经在进行科学的思考和行动了。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会做戳、拉扯、尝、敲击、摇晃等各种动作,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万物运行规律和使用方式。这些都展现出了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以及制造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本能。

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娱乐活动中为孩子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能够去观察和动手,从而激励他们自主地形成科学思维。孩子在童年时期,拥有与生俱来的艺术表达能力,这是他们本能的一部分,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有效引导他们以玩耍的方式学习基础科学知识。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为了探讨童年早期的音乐启发游戏能否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我对南非西北省莫哈顶的两个日托中心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我探讨了是否存在证据表明童年早期富有音乐启发的自由游戏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发展。作为我研究的一部分,我在南非西北省莫哈顶的两个日托中心观察了进行自由游戏的学龄前儿童们。

这些学龄前儿童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自由音乐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老师为孩子们提前设定好了情景,乐器演奏的部分则是由孩子们自由发挥。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们能自由地尝试和探索不同的声音特性。

为什么是音乐游戏?

我之所以选择重点关注音乐游戏,是因为在童年早期,音乐是儿童在表达思想、感受和欲望时最重要的本能之一,也是一个很容易被运用的“工具”。此外,在幼年时期参与音乐和艺术性活动,还能促进孩子的情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一般动作技能的发展。

如果孩子们愿意花时间去探索音乐,并在此基础上,试着将音乐融入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将能充分促进孩子表现和发展自己天生的音乐才能。还能让孩子由此构建起早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并且获取到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益处。

比如,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怎样引导更合适?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并非同一件事。

科学思维涉及孩子自主发现的过程。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时,应当把他们当做一个活跃的主动学习者,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当做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你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可能的探索和尝试模式,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进行探索、学习。这样的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孩子智力的长期发展。

比如,学龄前的儿童可以通过在秋千上一边有节奏地晃悠一边唱歌的方式,来初步感受到动量的科学概念:随着摆动幅度和速度的增大,就加快歌声来匹配孩子摆动的速度;当摆动的速度开始变慢,就将唱歌的节奏放慢,并让孩子停止摆动双腿,秋千摇摆的幅度也就随之减小直到最终停止。

此外,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使用自己的声音来发出不同的声响,来学习声产生的原理。

这种主动的学习能有效减少失败结果带来的挫败感,也能让孩子在自己能做出选择的范围内变得更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

在这些过程中,家长或老师的参与也很重要。让孩子在无指引的情况下玩游戏,并不一定能达成理想的学习效果。这里所谓的参与并不是指直接的教学指导,或是直接插手干预、加速自由游戏和探索进程。而是为孩子们创造合适的环境,提供足够的机会,并且会孩子们提供能够在自由游戏中应用到的音乐经验、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此外,家长也可以为孩子们示范如何将自由游戏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和策略。 (本文配图均来自:Pixabay)

☟复习更多精彩文章☟

懂得体谅、善解人意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重庆幼儿园发生伤人事件,我们该如何安抚孩子?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手机,你需要做这六件事!

送给女儿的第一件文胸,何时选,怎么选?

带娃逛博物馆,如何告别走马观花?跟博物馆达人学几招

本文来自果壳童学馆,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Kids@guokr.co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