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我这不是熬夜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这也太哑了!你怎么讲话会发射激光 ·  2 天前  
冷兔  ·  【冷兔•槽】每日一冷NO.4342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每年花100万也要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1万中国顶富家庭的教育豪赌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8-26 11:47

正文

读过上海最好的民办IB小学,也上过广东最贵的国际校,海归博士爸W一家却在今年1月下定决心送老大出国读美高。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不理解的。这两年美高学费简直涨疯了--

  • 加州韦伯和凯特中学都涨到了8万美金区间,后者相比去年涨了6.7%;

  • 劳伦斯威尔7.95万美金紧随其后;

  • 此外Top30米尔顿、佩迪中学、圣马克、塔夫脱、魔堡、圣乔治等均超过7.5万美金。

也就是说,光学费美高家长就要准备至少60万每年,4年下来是240万。这在经济下行,房价下跌,家长普遍消费降级的情况下,属于逆行。

另外一方面,W爸家是两个女儿,老大成绩一直都很不错,怎么忍心这么小就送出去寄宿呢? 他说 读美 高是 女儿自己提出来的,现在学校的教育已经完全跟不上女儿自己的学术要求,甚至在很长时间里全靠自学。

这是一个14岁学生自己也算得明白的一笔账。 相比于国内交30万学费自学,60万学费读寄宿美高资源丰富而且老师100%投入到教学和孩子的成长中,这是非常值得的。

让我想到一个包玉刚到美高妈妈的大实话,她说:

原来觉得包玉刚的课程已经很丰富了,但到了美高,还是被 校内几百门课程的丰富程度震惊了 。不论孩子想要学什么领域,哪怕再小众,都能找到合适的课程。



■ 在某书上家长的讨论

这也是美高圈大佬,拥有23年从业经验,辅导过上千名学生进入顶尖美高美本的 Daniel司徒国健 重回国际教育赛道创办 世思觅 (Sesameed Education)的重要原因,他 希望建立一个亚洲低龄留学家庭互助社区, 将优质的教育带给更多家庭。

和市面上的留学机构不一样,世思觅团队的工作 不仅仅是 申请, 更多的是教育和启发。

比如说启发学生。 在世思觅的辅导中,不仅有面试模拟这样的一对一培训,还会有很多圆桌讨论的环节——Harkness Discussion,沿袭美高通过讨论的火花来培养学习热情,这里聚集着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不同地区的孩子,他们有机会共同讨论,了解多元文化和见解,也提前适应美高课堂;

今年世思觅的榜单非常亮眼,84%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30学校录取,其中不乏乔特中学、Deerfield、圣保罗等顶尖寄宿美高。

👇滑动看录取榜单👇

想了解更多美高申请案例及报名活动

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了解


还比如说启发家庭。 这几年Daniel做了一系列轰动家长圈且很公益的事情:

在新加坡首次聚集美国最顶尖的40所寄宿高中,圣保罗、格罗顿、Hotchkiss、乔特、塔夫脱等等,火爆程度让参展高中招生官都感到震惊,原来东南亚家庭对于优质寄宿教育的需求这么大!

然后紧接着是2023年新增的曼谷展会,2024年除了新加坡和曼谷,Daniel还将带着这些美高招生官老朋友们来到迪拜,这里聚集着大量精英移民家庭,但又苦于没有太优质的中学教育;未来可能还会走到印度…

2024年度最新顶尖寄宿美高展会

新加坡/泰国/迪拜场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报名参加

本期添加读者还可以提早进场与招生官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而对于我一连串的问题轰炸:比如这几年亚洲家庭申请美高美本的变化和趋势?还比如美高和英高的区别?以及如何走好从美高到顶尖美本之路等等,世思觅的两位导师,Daniel和Sandy老师也都是直言不讳,干货满满,下文整理分享给大家。

Daniel Szeto 司徒国健

创始人&总裁

毕业于全美顶尖私立学校韦伯中学(The Webb Schools),获康奈尔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IECA美国独立教育协会认证资深教育工作者。过去23年里辅导上千名学生进入安多福、埃克塞特、劳伦斯维尔、哈佛、斯坦福、MIT等世界名校。


Sandy Leung

世思觅中国区总监

拥有超过13年的海外升学辅导经验,负责跟海外院校的对接,对各国的申请流程非常了解,也对每个学生的独特优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帮助超过300多名学生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的顶尖院校。



美高减少中国大陆招生,Top50竞争白热化

中国的美高热潮是在2008/09年金融危机后开始的。

  • 2005年中国仅有65名大陆学生读美国私立高中;

  • 2010年7000人左右;

  • 而到了2013年就达到了2.4万名,10年增长369倍。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国内中产家庭数量迅速增长,而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非常重视教育,有多余的钱就想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希望我们下一代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进最顶尖的学校。

另一方面,美国学校对于新兴的中国市场也充满兴趣,希望能够和中国精英家庭增加联系,来推动校园的多元化,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因此2009-2019年这十年时间里,学校非常重视招收优秀的中国学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美高的核心诉求,也是美国社会经常强调的核心精神 —— 多元化(diversity) 美国是一个包容各种不同族群和文化的国家,希望能够聚集不同的想法和创意来造“美国梦”。

这也是美国教育和英国教育的很大区别。

如果你申请英国中学,别人首先会问你分数考了多少,你在学术上有多么成功?但是当你选择美国学校的时候,不论是寄宿高中还是大学,招生官首先想要知道的是你的背景,你的独特性,因为他们鼓励文化多样性。

这个大前提下,我们不难看出美高为什么开始减少中国学生的名额—— 当下 美国校园里的中国学生太多了。 假如一届招10个中国学生,4届总共40个,对于很多只有400-500学生体量的美高来说,已经占到1/10非常高了。

这是一场零和游戏,当国际生的数量达到饱和,又希望能够保证多样性, 最简单的措施就是减少中国学生人数, 增加来自新兴市场的学生。 放眼亚洲市场,招生官对日本和印度市场一直都是非常感兴趣,希望多招收这两个国家的学生;过去几年新加坡经济起飞,招生官对新加坡家庭也很看好,泰国的美高家庭目前还是老钱更多。

Daniel坦言 自己第一年 在新加坡办寄宿美高展是“纯属 巧合”,当时并没有 经营公司的想法,只是过去23年的从业经历让自己和40多所顶尖美高的招生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又需要 打开新加坡市场。

“真的没有想到,新加坡家庭对于寄宿美高是如此的渴望。” Daniel感慨, 由于新加坡在历史上很长时间是英国殖民地的关系,家长对于英国学校比如牛津剑桥哈罗伊顿了解更多,对于美国知之甚少,但是这几年里需求集中爆发了。

一方面是美高对于中国生源量的控制,另外一方面中国家庭却越来越挤向名校,势必造成Top50寄宿美高竞争的白热化:

其实 寄宿美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学习能力不错,个性阳光活泼,并且面试表现还不错的话,大概率就能被录取。 现在在东南亚和日本依然是这种情况。

但是由于中国学生的竞争太激烈了,十几个学生竞争一个位置,而且每个人都很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有体育艺术特长,招生官自然可以精挑细选了。”Daniel补充道。



英高VS美高,同样是寄宿教育,差别却是巨大
在“爸爸真棒”的《2023国际教育家庭报告》中,有36.5%的家庭选择在高中及更早阶段出国留学,也就是说, 3个家庭里就有至少1个家庭会考虑低龄留学 ,比例非常高。

最主流的低龄留学目的地有2个--

  • 一个是美国;

  • 一个是英国。

这两个国家也都以寄宿教育而出名。 英国和美国寄宿教育有什么区别? 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呢?

Daniel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他自己是中国第一批美高留学生,在中学时因亲戚一句话被“空投”到加州韦伯,后本硕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工程学科。

但他的儿女却选择了英国,大女儿11岁来英国念寄宿中学,后申请到约旦的国王学院,这是一所中东非常有名的美式学校,被誉为中东的Deerfield。儿子就读于英国温彻斯特公学。

在Daniel看来,英美的教育各有特点。

英国教育追求卓越



他们希望你能够钢琴8级,希望你能够在某个领域非常优秀,比如数学特别好,拿到各种奖项和A*。

美国希望你可以全面发展



典型的文科生也可以在高中阶段多尝试STEM课程,尝试各种体育音乐艺术活动,不一定要做到顶尖。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你能够非常善于交际(是一个popular的学生),可以和他人合作,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最终成为一个领导者。

包括申请大学--

英国 会更看你的结果,比如网球第一,数学金奖;

但是 美国 大学会看你成为第一之前所付出的努力。

此外, 英国 的活动必须和专业有关联,比如你辩论很厉害,有音乐特长并不会帮助你申请英国的医学专业;

美国 招生官不仅看你的学习,也看你的生活是否丰富多彩,你是否能够平衡兴趣和学习,关乎时间管理能力。

Daniel建议,即便在英国接受小学初中教育,打好扎实的学术基础,高中或大学阶段还是选择美国更高。 主要是英国教育一旦 进入GCSE阶段,老师和学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考试而学习,毕竟牛津剑桥最主要也是看你的考试成绩。

或许对大众教育来说这并非是坏事,但对于精英教育而言就远远不够了。 当你的高中阶段被考试和刷题占据的时候,你很难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在世思觅的YouTube频道,Daniel采访了从上海英国学校到美高格罗顿的Christina,谈及转学到美高(不选择英高),她提到两个比较实在的原因:


01

首先是英高申请由于学制不同准备比较早,一般来说6年级就要准备申请;
02

其次英制体系学生进入高中就要确定专业方向和课程类型,

当时的Christina来说并未完全准备好。而美高相对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去尝试各种课程和兴趣,也更有回旋的余地。

她的选择做对了。在格罗顿四年的自由探索中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历史和经济),和老师同学打成一片,作为典型人文学生选了一堆STEM课程,和来自乌干达的室友探讨人生, 也成功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


如果你要花100%的精力拿到全A,

那么这所学校就不适合你的孩子

说到底,留在国内读国际学校还是低龄留学?读美高还是英高、加高?在回答家长最焦虑的择校问题前, Daniel建议家长 首先要想明白一件事:

最重要的是要送孩子去一个更适合他/的环境,能够更“如鱼得水”,也更能在未来有长远的成功。


尤其当我们在考虑选A校还是B校的时候。Daniel的建议是:

尽量选一所只用70%的时间就能拿到全A的学校。另外30%的时间是用来参加活动,探索兴趣,和同学老师社交。

换句话说, 如果你把孩子送到一所学校,在这里他必须拼尽全力才能拿到全A,甚至说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学习,那么这所学校就不适合你的孩子。

世思觅的中国区总监,拥有13年美高美本顾问经验的Sandy老师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在她看来, 中国家长在高中阶段不一定只盯着安多福、埃克塞特等大牛校。 过去也有香港学生到了Top10寄宿美高之后,即使已经非常努力了,最后GPA也只能冲到中等偏上水平,要冲刺藤校的话估计很难。 反而有 些学生从圣安德鲁学校、布莱尔学院等30名左右的高中,拿到哈佛、斯坦福、MIT、宾大等录取。

并不是说前10寄宿高中不好,而是 家长不要有执念,觉得孩子只有进了前10美高才是成功的。

很多孩子到了前20前30的学校,发现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到学校的资源并且成为校园里的顶尖学生,对于将来申请美本更有帮助。

这是我们很多家庭,哥哥姐姐完整经历美高美本申请后才明白的道理。”Sandy补充说。


其次,精英家庭在教育中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自驱力 ,甚至在申请美高美本的过程中,父母会冲上前来用自己的资源来帮孩子打造完美形象。

“这是一群从小到大由父母打造完美人生的孩子,反而对他们的人生成功是不利的。” Daniel说,小时候想要练运动,父母会找到全上海最好的教练,出国留学父母会找最顶尖的顾问,安排国内外最顶尖的科研资源,等到大学毕业,孩子也可以直接到父母朋友的公司实习,他们如何有机会培养自驱力?

好的教育应该是孩子坐在驾驶座上把控方向盘,父母坐在副驾驶引导。”


这是Christina在格罗顿的四年学习生活中最大的感悟和成长,也是世思觅团队坚守的教育理念。

有自驱力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Sandy说:

我们有学生是父母比较放手的。孩子每天早上6点会主动找我来改文书,晚上11点和招生官视频面试之后写感谢信,也会让我看一眼再发出去,他们深知自己才是申请的主导者。”


比如收获 安多福和Hotchkis s 的女孩,她不算特别外向,喜欢体育音乐但算不上是特长,但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积极努力,自驱力很强。

她从8岁开始坚持参加公益活动 ,每个假期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医院进行探访记录,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为有需要帮助的孩子作出贡献

后面她对心理学很感兴趣,除了调研患者手术前后的情况,还关注到孩子们术后的心理状态和融入社会的挑战,并且最后完成了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