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的故事,让我想起来一个人,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经常写诗,写散文,还写得一手好板书。他本来是90年的大学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本来应该留在省会的他,被发配到我们这个小城市。所以他愤世嫉俗,神情忧郁得让无数女生心疼,然而也同时是这个人,非常爱跟女生一起在漆黑的小树林里谈心。
当我们听到,那些他抚摸女生的乳房的传言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为那是多少人敬重和崇拜的师长啊。
当然,他不敢跟李国华一样大胆,他的上限止于亲吻,跟不止一个女生。他一面扮演着忧国忧民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一面扮演温柔体贴深情款款的忧郁王子,在晚自习拉一个又一个女生出去谈心。
这个人一度也让我对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怀疑。
我无法相信,一个能写出那么优美的文章,一个能写出那样壮怀激烈的评论的人,也会有这样龌龊的举动。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让我逐渐理解了,这样的双重人格是可以统一且自洽的。
这位老师是一位名师,他原来是一位只带高三的班主任,而且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从我们这一届起,他宣称自己矢志要改变高中教育的现状,要从高一带一班学生上来,立一个标杆。在高一的入学仪式上,他说起自己的愿景,所有的学生都为他感动。
结果同样是他,在高二的时候,就宣布要去进修学习,他依依不舍地表示,自己反复向校方强调,离不开学生,但是无奈,校方必须让他去。我们同样感动得稀里哗啦,一个个上前去跟他握手道别,他没有跟我们道别,以最传统的抱拳鞠躬的形式表达歉意。
那时候,我们真的以为他是范仲淹笔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的象征。我们感动得痛哭流涕之后,才知道,那个进修的名额,是他反复托人找关系找来的,进修以后,他就是语文教研组组长了。
那时候我一直没有明白,一个口口声声圣贤书,自称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怎么可以如此热衷于权力和欲望。
直到多年以后,我也开始写作,开始接触这个圈子里的人,我才渐渐明白,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我曾经跟一个很聊得来的编辑表示过,自己没有专业学习过文史,一直深以为憾事,他说,文史他非常喜欢,但这圈子,这圈子里的人他非常不喜欢。
“你没有进入过这个圈子,那非常好,你还会对它保有幻想,你要进入了,你就会厌恶这个圈子。”
“这个圈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能打起来,任何一件破事都可以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他说。
“那是什么原因?”
“也许是因为过去是最优秀的人在这个圈子。他们在是文学家,史学家的同时,还是政治家,是帝王将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那个时代的写作者是注定要闪耀在当世的,如果不闪耀在当世,也注定要闪耀在历史中。”
他说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