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那些破事  ·  2.6|今天,互联网的“破事”都在这了! ·  昨天  
互联网那些破事  ·  2.6|今天,互联网的“破事”都在这了! ·  昨天  
退伍青年路  ·  DP爆火,A股开年第一战走势如何 ·  3 天前  
退伍青年路  ·  DP爆火,A股开年第一战走势如何 ·  3 天前  
德州晚报  ·  满座!满座!德州,单日近500万! ·  3 天前  
传媒1号  ·  传媒行业,需要新思维|传媒ESG合辑 ·  4 天前  
传媒1号  ·  传媒行业,需要新思维|传媒ESG合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普林斯顿镇社之宝!这部跨界巨著,究竟有多震撼?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4-03-27 12:00

正文

你知道吗?

让世人仰望的 《蒙娜丽莎》 ,在神秘的微笑、深邃的眼神、身后的背景之外,之所以能让人们脱口而出“好美”,还有 黄金分割比例 对数螺线 黄金三角形 在起作用。

图源:The Mona Lisa Foundation,Leonardo and Mathematics

梵·高 令人目眩又着迷的《星月夜》,星云迥异、像海浪或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画面背后,不规则的旋涡其实呈现了 湍流结构 的模式。这种在自然界中经常出现于大气和洋流中的“不可预知”的旋涡,到现在仍是科学界的研究对象。

The Starry Night,1889

图源:Wikiart

提到艺术就一定绕不开的 《最后的晚餐》 ,在描绘十二门徒各异的神态、微妙的动作、隐现的光影的同时,采用了 线性透视法 ,并且巧妙地将耶稣置于画面中心,成为 “消失点” ,以此来预示悲剧即将发生。

图源:Mysterious Writings,The Secret and Sacred Geometry of Leonardo da Vinci’s The Last Supper

多么迷人!这种艺术和数学乃至科学的交汇。

当我们被艺术之美震撼到怔愣,以为这是纯粹感性在起作用,殊不知,作品背后隐现的数理逻辑也构成了“美”的必然要素。而当我们为数学极致的优雅和深刻所触动时,艺术的灵魂在此刻也渐渐浮现。

正如酷爱拉小提琴的爱因斯坦所言: “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 数学是艺术的灵魂,而艺术则是数学的生动表达。

图/视觉中国

向前追溯,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数学和艺术都源于生活,产生自人的真实需求。

向后瞻望,工业革命之后照相机出现,以印象派为代表的艺术开始跳出“像”的桎梏,用模糊、动态来探索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一个世纪后计算机问世,出现对大量模糊信息处理的需求 ,模糊数学也应运而生。

数学和艺术在更高的维度上相通,互相影响、交织前行。 但我们往往碍于知识储备、学科界限,不曾深入了解其中的奥秘。

图/视觉中国

如果能打通二者的逻辑,在历史进程中看清它们共同的底层逻辑, 该有多好?这种“真正看懂”的感受,该是多么令人神魂激荡?

需要有一把斧头,打破这个“壁”。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把“斧头”!去年年底,普林斯顿大学的镇社之宝 《数学与艺术:一部文化史》 成功引进中文版。

568页,60余万字, 展现数学与艺术的关系,呈现交融史;

单是引进就花了 整整8年,600余幅图片, 历史手稿、原理解释图、高清艺术作品应有尽有;

8开大尺寸精装,4.3厘米厚,净重3公斤, 完美呈现典雅庄重之美。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 跨学科思考能力 ,提高 思辨力 的同时获得 超高“美商” ,相信我,这部书是不二之选!

名家名社耗费心血打造,有读者惊呼:

「专业,超神之作!」

「选题也太棒了吧, 艺术和数学,左脑和右脑,理性与感性,令人心情愉悦!」

「跨越历史,横贯东西, 越往后读越心潮澎湃! 作为艺术生从小最怕数学,但跟着作者开始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

「这本书竟然出中文版了?当年如果有,我也不至于啃到两眼发花!」

其实,这部书在面世之前就已经备受欢迎了,在众筹平台竟然在 上线第1秒就达成了目标, 4小时内破10万,登上了平台热度榜榜首!截止众筹结束,已经达成超80万的成就,2000+人支持。

美国亚马逊网站上,有读者评价这本书 “coffee table book” (咖啡桌书),这类书兼具艺术美感和思想内涵,大开本精装,不单单是咖啡桌上的装饰品,也反映出主人的审美品味和喜好。

无论是置于咖啡桌还是书架,这部极具分量感的大部头都值得带回家珍藏。

为了让更多读者也能把这套普林斯顿镇社之宝收入囊中,进一步领略数学与艺术交融之美,三联决定—— 自掏腰包,把 《数学与艺术:一部文化史》 免费送给大家!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现在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即可直接获赠《数学与艺术》布脊精装实体书,把这部“镇宅之宝”带回家!

死磕八年终见天日

“老大难书”耗尽心血

2015年末的一个傍晚,未读团队遇到了这部“大厚书”。版权代理公司的负责人拉着整整一箱的样书,充满激情地介绍每一本。但当捧起足有6斤重的《Mathematics and Art》时,口气变得凝重起来。

这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非常厚重的“大书”,原本在国内的版权已经出售,但出版社思虑再三,还是觉得操作难度太大,宁肯付违约金,也把书给退了回来。

可是,这样一个 视角独特、跨界融合 的选题,正是未读的口味。就这样,又大又厚的《Mathematics and Art》被买下了版权。

▲英文原版书影

要知道,一部近600页、图片达600+幅的大体量作品,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困难重重。

单是图片中文版的授权,就让人头大。 图片的权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画廊甚至个人收藏家的手中,要一一联系、一一清权。当编辑把书中需要清权的照片一个个标注出来后,发现:几乎每页都有待完成的任务,难度和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标记记录

如何找到合适的翻译,又是一个问题。 数学和艺术,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一般的作者不敢写;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书稿,一般的翻译不敢接;如此之厚重的体量,也让人望而却步。

所幸,在原作者的帮助下,图片版权最终得到解决。找到了有充裕时间又有足够兴趣和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李永学老师,又延请三位分别有数学背景和艺术背景的专家保驾护航,由资深编辑亲自审校。

历经八年,《数学与艺术》中文版终于面世。

▲编辑校对

八旬艺术史家毕生力作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独家授权

琳恩·盖姆韦尔 (Lynn Gamwell)


生于1943年,现年80岁,以其关于艺术史、数学史、科学史系的研究而闻名。她拥有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学士学位、克莱蒙特研究生院的艺术硕士学位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并为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纽约科学院等机构策划展览。
盖姆韦尔 出版过多部融汇科学与艺术主题的相关著作,这源于她早年的求学经历。
当她还是艺术史研究生时,她觉得读过的许多艺术解析,仅从艺术解释艺术的话,不但不能令她更明白,反而不充分甚至会产生误导。因此,在完成博士学位后,她又继续修学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微积分、群论等数学学科。

Lynn Gamwell于2002年出版了《探索无形:艺术、科学和精神》一书,通过文字和图像深入探讨现代科学如何直接、深刻和无可争议地改变了现代艺术,goodreads评分4.38。

在成为艺术学院的教师后,她更是对大多数教育书籍中插图的低质量和令人困惑的内容感到震惊。因此,她发誓要写一本令人信服而且清晰明白,又极具可视化的书。
《数学与艺术》便是盖姆韦尔半个世纪研究和教育生涯的结晶。 她说“我希望人们能读完这本书,发现历史是一本故事书,而数学是关于迷人想法的。”


▼点击下图,获赠实体书▼


60+万字,全景呈现

千年数学与艺术的交融

《数学与艺术》不是一本死板的学术书,而是一场“人类文化盛宴”,一趟冒险的跨界之旅。 它不是专属于学者的晦涩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数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从史前数学与艺术的萌芽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从《几何原本》到牛顿微积分,从八卦图到二进制。

从启蒙主义理性与浪漫主义想象的论战,到现代数学和抽象艺术出现。

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立体主义、后现代主义。

打开每一页,你都能看到数学理念和艺术思潮在纸上交相辉映。
正如作者所言,“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以非数学语言……探讨数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如何启发了艺术家。”

跨越千年,揭示各时期

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的数学奥妙
就如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这本书将让你发现,原来 艺术作品背后蕴藏着那么多数学奥秘,数学原理竟能激发出令人惊艳的艺术灵感。 无论你是喜欢抽象还是具象,是古典派还是现代派,都能从中感受到数学是艺术的灵魂,而艺术则是数学的生动表达。
这本书是一部以数学为线索梳理的艺术史,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科普意味。
作者贴心地通过页面边栏、拓展版块,以丰富的注解、引文、逸事等,极大地增加了书的知识性、趣味性。
当你获得这些洞察之后,你对艺术品的欣赏将更上一层楼,并体验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快感。

600+精美图片,一场穿越古今

横跨东西的 视觉之旅
《数学与艺术》书中收录有 600多幅精美图片 ,翻开它,你会感觉走进了一场精美绝伦的纸上视觉盛宴,但它同时也是一场穿越古今、横跨东西的艺术之旅。
因为书中图片版权的问题,中文版的出版一开始就差点搁浅。作者盖姆韦尔老师历时一年有余,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画廊、个人藏家手中,一个一个地去进行询问、得到授权,最终搜集了几百件艺术杰作,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装置、数字作品等各种形式,最终让这部盛宴得飨读者。
这样一部耗尽心血、跨数学与艺术两大学科、图文并茂、集权威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书, 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会员」,我们免费送给你!
▼点击下图,立即购入▼
说完了赠书,我们不妨一起盘一盘:
三联中读·知识年卡,有何妙用?

成为会员,免费领取
数学专题知识图谱

我们为所有知识会员,准备了一份 数学专题知识图谱

从数学的萌芽时期到图灵机的出现,为你梳理了每一个阶段数学的重大飞跃。

还有推荐的相关课程、数字刊、播客、有声书,这些你都可以在三联中读App内一站式探索。


成为知识会员,添加详情图页面的企业微信,回复“数学”和订单截图,即可领取专题知识图谱!


这里是
“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


如何更加透彻地“阅读”一件艺术品,并且理解背后的深思?如何使用艺术的语言,以便描述和分析你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如何真正而充分地领悟到艺术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也是一名 “艺术爱好者” ,那么,恭喜!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会是最值得庆幸的一项精神投资:


这里有200+艺术美育类好课,为你提供全年饕餮盛宴。




《张敢·看懂西方艺术史》,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带你邂逅伟大的艺术灵魂;

《发现毕加索》,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

《艺术巨匠伦勃朗》,带你走进绘画史上的“荷兰黄金时代”

……

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可以带你体验艺术真正的乐趣,开启收获各种艺术体验的大门。


通过高校的教授和权威学者,导览整个学习过程,使全世界的博物馆、美术展览馆、教堂和寺庙都成为你的的乐游之地。


海量精品课程
在细碎时间“喂饱好奇心”


若你还不是知识会员,也许会不解,为何老会员们都像参加接力赛一样续订它,有一位甚至已经续到了2041年……


三联中读的知识会员,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来自用户的自来水安利


打开三联中读App,你会发现,它是 一片知识的丰饶之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