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公众号东鱼西鱼的心理岛,主要想探讨一个问题:
如果你体验过心理咨询,无论是作为来访者、咨询师,不管任何流派,或许都会深有体会——
心理咨询,首先表现为一种咨访关系:真实、信任的关系。
其次,咨询师会带领来访者,在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关系上,产生新的积极体验。
有深度的、持续的积极体验,可以带来心理咨询中的治愈和改变。
——“能够触发表观遗传过程,从而改变基因表达,进而治愈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路易斯·科佐利诺)”
同时,找到一个专业、贴合需求的咨询师,在国内咨询市场,似乎需要一点运气。
从业十年以来,我们越来越认同这样一句话:
心理咨询,并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唯一方法。
内在改变、自我改变,似乎成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
当一个人面临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咨询之外的方法,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改变环境条件,改变周围的人、事、物,是带来新的、积极体验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此,我们斗胆给出一个结论:
所有改变的第一位,在于环境的改变
。
离开内耗的人、换掉讨厌的工作、远离负能量的朋友、扔掉无用的囤积……
高质量、深度体验的缺乏,或许是现代人心理问题较为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
寻找新的环境,带来新的体验,进而改变心理状态,直接替换、覆盖掉原有的问题。同样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有意义的改变。
我的朋友Y先生,曾经通过抄写李白的诗词,走出了两个月的抑郁状态。
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包含有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表达。
一代代富有才华的文人墨客,将内心的苦闷忧愁、豪情壮志,凝练在文字语言中。
李白的一生,可谓是浪漫不羁、胸怀壮志,然而人生经历却是蜿蜒曲折、壮志难酬。两次赘婿,赐金还乡,一生仕途不畅,甚至沦为叛军。
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超群的文字表达能力,李白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语言宝库。
据说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
,曾经说过一句话:语言文字的边界,就是我们认知的边界。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丰富我们语言系统,我们的认知就有可能带来改变。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焦虑、压力,是模糊、无法把握的。
书写文字语言的过程——
是
整合我们内心的情绪情感
,
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具象化,安放我们内心世界的有效方法
。
同时,构思、写作,本身是一个正念的过程,有利于训练我们调整注意力,活在当下。
历史上,有许多边缘人格的作家,通过写作疗愈了自己。
朋友的妻子,年初在某市精卫中心,被诊断为中度抑郁、中度焦虑。
诊断一周后,她请假两个月,回到河南老家,过上了慢生活。
两个月的老家生活后,她更换工作,找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
从弗洛伊德开始,饮食在心理学上的意义上,被发现是重大的。
把获取食物和内心情绪情感的满足,联系在一起,很可能是人的本能需要。
饮食,对于个体心理发展,不仅是生理需要的的满足,更是情感心理的的满足。
温饱早已不是现代人的困扰。生活在物质丰富时代的人们,很难有机会,直面生存需要。
野外生存中,需要解决食物、水、庇护所等的基础需要,可以大大提高我们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食其力的生活,会大大增强我们的心理能量和直面现实的勇气。
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全国旅居、绘画、种菜养花、定期去墓地参观……
寻找一个可以安放你内心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你当前的生活环境不一样——通过它,你可以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关系、新的力量。
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表示,你的工作、生活环境出现了问题。
你可能知道很多调整的方式、方法。
但是仅仅知道,并不足以带来改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
缺乏体验的知道,终究是浅薄的
。
通过改变环境、改变行为来改变想法,会比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行为、改变环境,要容易得多。
当然,如果你的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影响到了行动能力,不在此讨论范畴——这时候,一定要及时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东鱼西鱼的心理岛。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创业 13 年来,用户覆盖 137 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心理知识科普,发展到包括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组织(学校)心理服务等在内的多形态、立体化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
为你推荐:
我想告诉你,不论你是缺乏心理学相关经验却对心理学感兴趣,希望把兴趣发展为职业,为自己带来收入的“素人”;还是已经考了心理相关证书,但缺乏从业技能和工作机会,正在为工作发愁的“咨询师预备役”。
只要你
对心理学感兴趣,只要你
有恒心、有耐心、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都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成为一个专业的助人者。
想入行该问谁?
试试
加入
【咨询师
入行】
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