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元通用机器人量产 计划年产962台!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宣布通用机器人量产。自2022年12月初创以来,智元机器人已迅速崛起,不仅完成了天使轮至A3轮的七轮融资,且A3轮融资投前估值高达35亿元,融资金额超6亿元。智元透露年度计划产量达到962台。与此同时,特斯拉、挪威1X等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布局。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动作频繁,智元机器人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据统计,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达69起,总金额超过110亿元,其中中国占多数。智元机器人的成功融资和量产计划,不仅为其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四川发布首款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一号”
12月16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线上发布了全尺寸、直立行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一号”。该机器人身高165cm,重50kg,续航一个半小时,能自主行走并应对复杂地形。其关键核心技术全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90%。“天行者一号”将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企业,未来还将聚焦技术研发,提升环境感知与适应能力,并推动机器人在多领域广泛应用。成都高新区将打造机器人产业链,助力成都构建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
3、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赵德平医生团队研发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
近日,由肺科医院胸外科赵德平医生团队研发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取得重要突破,已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机器人整合人工智能、光学跟踪及工程机械臂技术,实现图像分割、路径规划、模型空间配准及自动化穿刺,准确率高达90%以上,超越传统手动穿刺。研发初衷为减少患者CT辐射及穿刺痛苦,助力医疗资源匮乏地区。赵德平医生强调科学家思维,致力于医学创新,此项目获上海市科委支持,展现上海科创沃土对医工交叉创新的推动。
4、极智嘉递交港交所招股说明书
12月16日,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极智嘉为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用于仓储和工业搬运的AMR解决方案。已完成11轮融资,估值约150亿元。公司表示随着业务扩张和创新的战略决策,预计将产生长期回报。IPO资金将用于研发、销售网络扩张等。极智嘉海外市场盈利优于国内,今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增速放缓,企业纷纷出海寻求增量。
5、上海大界机器人助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robim,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该软件实现了机器人柔性制造,广泛应用于船舶、建筑等多个行业,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公司从3人创业团队发展至150名员工,成为柔性生产、智能建造解决方案的佼佼者。近日,大界正进行C轮融资,并迈出“出海”步伐,已在东南亚、欧美等地拥有合作伙伴。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堂博士(13810423387,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