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关注图网络、图表示学习,最近顶会顶刊动态以及机器学习基本方法,包括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弱监督学习、元学习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工网  ·  女演员崔某某,行拘! ·  昨天  
中工网  ·  女演员崔某某,行拘! ·  昨天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2 天前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2 天前  
法商实验室  ·  为避免欧盟反垄断罚款,微软“捆绑Team版O ... ·  2 天前  
法商实验室  ·  为避免欧盟反垄断罚款,微软“捆绑Team版O ... ·  2 天前  
防骗大数据  ·  妙瓦底园区61人被解救,其中39名中国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申请考核制”已演变成“近亲繁殖制”?!

深度学习与图网络  · 公众号  ·  · 2024-03-10 12:18

正文




博士“申请-考核”制度是一种来源于国外的博士招生制度,是为了克服原来统一招生考试中存在的机械化、“分数论“等弊端而设置一种新型招生制度。 设置这种制度原本的目的是为了选拔真正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能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

在申请审核制下,传言寒门学子很难被录取,申请考核制度正在取代统一考试,这也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部分的双一流大学实行了申请考核制度。
此前,饶毅在其公众号“饶议科学”发文《不仅听怎么说的,更要看怎么做的:‘家天下’属于任何解释都无效的问题》,暗指蒲慕明院士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搞“近亲繁殖”“家天下”。
在这种大型的国家机构中,都存在这种“近亲繁殖”现象,不少网友也对博士申请审核制提出质疑:对于申请审核制这样的发展趋势,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人为主观思想,没有那么多的硬性考试条件等框框,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只要有金钱有地位的学生,很容易被录取,这不就是拼关系的时代了吗?而那些寒门学子要想挤进博士生的队伍中,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了。
导师自己带的研究生或者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岂不是会被优先选择了吗,这些人能够成为博士生,就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情了,这样的教育不公平,打击了那些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任凭他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晋升通道了,而且个别高校对于学历也还有要求,申请者必须毕业于985和211工程院校。
各学校标准不一由于国家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而是将招生权力下放到各个高校,因此申请考核的具体模式、流程、方法、条件差别非常大!往往是一个学校一个模式,甚至一个学院一个模式!考生如果报多个学校的话,准备起来也要各个分别准备材料。而且各个学校的招生时间相差很大,所以考生的准备期可能很长。
01



博导权力被放大





个别学校给予博导的权力太大,学生报考之前必须征得报考博导的同意或签字!即使符合学校、学院的报考条件,导师不同意也无法报考!或者即使报名成功,那么在录取时博导也有最终决定权。加上现在报名时都需要有推荐信,个别博导看到不认识不熟悉的推荐人或学生,就直接忽略,因此极易行成“近亲繁殖”、“学术小圈子”!

02



招生偏好性差异





个别高校将大量名额倾向于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只留给跨校考生少数报考名额!尤其是对于往届生和社会考生极不友好!(原因可能博导们需要会写论文的考生,而应届生比往届生和社会考生有更好的论文状态!但其实有些学科有实践经历明显会更好,如商学等!)
03



招生条件“五花八门”





招生条件设置“五花八门”,但合理性有待考究。


比如:
有的学校设置英语六级成绩5年内有效,但又不给在5年之外的考生考试的机会(如果你在大一就考过了六级,后面又没有再考,那你直接out了!)。

还有的学校直接规定毕业3年之内的考生才能报考、必须有一作论文(硕士发一作很难)、必须有SCI论文(这样的要求竟然出现在社科类专业中,恐怕连好多博导也没有吧?)

还有的条件对往届生和在职人员很不友好,必须报名之前就必须要单位同意证明、提供政审表等等,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公考都是复试时才开具同意证明和政审表的)……

“近亲繁殖”需要被抑制,但是政策实施也不应过于教条,要适当灵活变通,与各校发展特点与情况相适应。虽然博士“申请-考核”制度是之后博士招生的大势,但如果没有好的和公平的招生制度,或者规范的招生流程,那么受损失的其实还是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实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工网  ·  女演员崔某某,行拘!
昨天
中工网  ·  女演员崔某某,行拘!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