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传统,似乎很鼓励认错。谁不知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蚀)焉"(《论语•子张》)?但这其实要有资格。就是"君子"。在孔夫子的时代,君子首先是贵族。其中地位高的。最低一等,也是家君(大夫)之子。这就是"士",也叫"士君子"。
这样的人,犯了错误,当然都看得见(人皆见之);改正错误,当然都崇敬他(人皆仰之)。如果是小人(庶人、平民、普通老百姓),犯了错误,有可能"人皆见之"吗?不可能。改正错误,有可能"人皆仰之"吗?更不可能。认错,是不是要有资格?
表演最"出色"的,是皇帝。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认错。方式之一,则是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下"罪己诏"。这看起来是"严于律己",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你想啊,闹地震发洪水,是因为皇帝"失德"吗?那他岂不是神?
这就正如他们的"称孤道寡",你说是谦虚还是自夸?然而效果却极佳。天下臣民,感激涕零;颂圣之声,不绝于耳。就算儒家主张"慎独",做到的也没几个。道理很简单:既然是表演,没人喝彩,谁肯粉墨登场?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批判自己固然是自我救赎的途径,逼人检讨也是搞垮别人的手段。因为一旦检讨,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有了污点",在气势上就 "落了下风"。就算这会儿不整你,把柄却落到别人手里了,随时随地都可以翻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
我们毕竟不是皇帝,谁都担不起这风险。其实就连皇帝也不敢。要知道,皇帝之所以能"君临天下",是因为"奉天承运"。这就不能犯错误。犯错误,就不是"天之骄子"了。
这,大约就是中国人的"认错史"。由于这样一种历史,我们已经不肯认错,不敢认错,也不会认错。比方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该向谁认。不会认错,也就不会道歉。曾经有某媒体,因"报道失实"向某机关道歉,其实这个机关,或者部门,或者单位,是靠纳税人的钱来维持的。
纳税人的钱怎么花,有没有铺张浪费,媒体当然可以质疑,可以监督。就算报道不够准确,有误差,更正即可。即便要道歉,那也该对读者,哪有向监督对象道歉的道理?这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中国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瓜无滚圆,人无十全";另方面,又往往不能容忍别人出错,更不能容忍别人挑错。在我们看来,犯错误是丢人的。犯了错误又被"揪出来",就更丢人。难道我们民族的脸面是纸糊的,一捅就破?
难道我们民族的自信是塑料的,一烤就化?真金不怕火炼,事实就是事实。不认,只能显得心虚;认账,则至少像条汉子。可惜中国人对于认错的思维习惯是:事情还没有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开始了。这样一来,谁还敢认错?只怕连账,都不敢认。
实际上,对自己缺乏反省的人,也很难真正地了解别人。大家都不讲事实,不讲道理,思维能力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恐怕就成了永无期日的事。认错,是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