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9
月
30
日)傍晚
5
点,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特急文件”的方式,公布了那个传说中的大利好:
定向降准!
关于这个利好,我在
9
月
28
日本专栏中做了预测
(点击查看)
,当时我预测的公布时间点是两个:
1
,最快在国庆节之前;
2
,最迟在
10
月
18
日之前。
从文件上的“特急”字样,我们可以读出央行的迫不及待。
下面让我们看看央行的通稿:
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
500
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人民银行决定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
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
下调
0.5
个百分点
;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0%
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
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
1
个百分点
。上述措施将从
2018
年起实施。
天哪!你注意到降准的力度了吗?
我还以为是
0.5
个百分点,央妈送来的利好是:
两档!最低是
0.5
个百分点;最大力度是
1.5
个百分点。
上图: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
上图是央行近年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
16.5%
,中小银行为
13%
,这个比率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几乎是最高的。
为什么央行冻结了商业银行那么多钱?原因很简单:我们印了太多的钱,如果不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资产价格将更加疯狂。
为什么印了那么多钱?因为
2014
年6月之前的
10
多年,中国无论是贸易、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都有巨大的顺差。加上中国实施外汇管制,人民币不断升值,所以涌入中国的外币都要找银行兑换人民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人民币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发行”的时期。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那时留下的,最高的时候达到过
21.5%
。
好了,怎么看这次大力度的降准?
央行的答记者问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
1
、定向降准?这不稀奇,俺们
2014
年就搞过,那时是即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施定向降准。此次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优化。
所以,不必“惊诧”。
2
、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央行在答记者问里有这样一段话:
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两档考核标准的政策框架。第一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
的,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
0.5
个百分点。
这一标准基本适应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的实际投放情况
,有助于鼓励其将信贷资源持续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
第二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0%
的,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
1
个百分点,优惠幅度更大。当然,这一档标准相对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才能达到,但这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也属定向降准政策题中应有之义。
按现有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
90%
的城商行和约
95%
的非县域农商行。由于
2018
年初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首次考核时将使用
2017
年年度数据,一些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在今年后
3
个月中更多地将新增或盘活的信贷资源配置到普惠金融领域从而满足考核标准
,一些商业银行还可能从第一档进阶到第二档
,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将得以体现。
这是啥意思?这是央妈在向我们暗示,她到底放水多少。
此外她还在暗示:我事实上一次相当于“降准”三次,后面陆续有银行达到标准,可以享受再低1个百分点的政策,那我就不用再来宣布了。总来宣布,怕你们误会我又搞“宽松”。——
说实话,央妈手段是高超的、心思是缜密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了,看明白了吗?
0.5%
的降准,绝大多数银行都有份。按照目前
160
万亿存款计算,可以释放出
8000
亿的基础货币!
再看第二档,
1.5%
的降准,也就是追加了
1%
。这个的到底有多少银行达到,咱就不知道了,假设
20%
达到,就涉及
32
万亿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