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沉思录推送的玄处关于华北某市清理城中村、群租房,清退欠高端人口的文章
《【玄】“欠高端”人口为什么欠高端?》
中,提出了一个“欠高端人口之欠高端在于工资低,而清理低价低水平的居住场所在长期有助于这些人的工资提高,并将最终让‘欠高端’变得不那么‘欠高端’“。
应当说,笔者对于中国低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长期低廉化,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低价低技术水平劳动力供给有着同样的看法——
长期来看,这种通过种种方式压低劳动力成本,进而提供低价而高质的服务的模式并不可持续;提高劳动力价格是更为合理也更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但是,对于玄处这篇文章所提供的思路,笔者有几点想法不吐不快。
首先从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讲起。学过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的读者,应当记得这样一个结论——
无论税收在名义上是向商家还是消费者征收,实际税负都将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而承担的比例由双方的价格弹性决定。
最极端的两种情况分别是:
1.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为刚性,而商家供给价格弹性无限大(通俗地说就是商家可卖可不卖,决不会降价,而消费者非买不可,无论价格如何):这种情况下税负将全部由消费者承担。
2.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为无限大,而商家供给价格弹性为刚性(也就是卖家非卖不可而买家绝不肯买涨价的商品):这种情况下税负将全部由商家承担。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双方都有一定的价格弹性,因此双方都将承担一部分税负。而回到玄处文中提到的这种观点——生活成本的上升(无论是“欠高端人口”的房租还是中等收入人口的幼儿园费用)长期看都会转嫁给资方,而最终劳动者实际生活成本并不会上升。显然,这种观点暗含着“资方对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刚性,而劳动者则拥有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不涨工资就辞职的底气”的假设。不用我再往下分析,恐怕读者也会察觉到这一假设并不实际——
当劳动者们必须把996这种工作时长当作常态时,谁在广义的劳资谈判中更有底气,答案不言而喻。
退一步说, 就算不计较这个生活成本全部转嫁的观点,长期看确实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会上升(无论其幅度如何),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呢;这些被清退的“欠高端人口”,是不是就能不被清退,租上安全的房子,为建设城市发光发热呢?这些问题恐怕仍然值得思考。
先说租房,虽然说长期来看工资水平上涨会让现在的“欠高端人口“租的起安全的房子,但恰如凯恩斯所言,”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对于一个个个体而言,这个虚无缥缈的”长期“并无意义。被清退后他们显然租不起、也租不到合法的房子——以北京的租房市场来看,从事稍微体面一些工作的码农、金融民工们尚且需要拿出工资的相当一部分,并且可能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去搜索筛选才能租到价格合适的房子,对于这些只能挤在群租房、城中村的人们来说,既无此能力,也无此经济基础,被清退就意味着无家可归,无房可租。
那么,既然一座城市肯定是需要“欠高端人口“来从事种种工作,市政府有没有为清理群租房和城中村,清退”欠高端人口“提供种种配套措施,保证这些”欠高端行业“的充分就业,以及为“欠高端人口”等待涨工资提供缓冲期呢?就目前来看,似乎也并没有。又或者,既然这些“欠高端人口”工资会涨起来,他们也会去租合法的房子,如何应对这批突如其来的租房市场上的新需求,有没有扩大供给的措施来平抑房租,还是市政府打算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一切问题交给市场解决,然后喜迎新一轮的房租上涨?
一直被拿来和中国对比的美国“欠高端工种”,在中文互联网的舆论里一直以价格高、服务质量差著称。最典型的对比恐怕就是快递行业,比起中国上门取件、价格低廉、部分城市当日送达的快递业,美国快递价格偏高、速度缓慢(动辄需要超过一个星期)、服务态度不好(会直接丢在门口不管安全与否),在这种对比中很多人甚至产生了“淘宝搬到美国可以轻松碾压亚马逊“的想法。
但是,中国快递的这些优点都来自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比起美国的快递大叔们,中国的快递小哥无论从收入、劳动保护、工作环境上都明显要更恶劣一些。从最简单的数字上看,美国的快递大叔们(以UPS等公司的送货员为例)工资大抵在5万美元/年左右,而中国快递小哥的工资平均在4000元人民币/月左右。(作为参考,马萨诸塞州人均收入不足4w美元/年,而北京今年的平均工资则不足一万/月)
我们应当看到的是,美国与中国在“欠高端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如此巨大的差距,不仅仅来自于两国人口压力上的巨大差异,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的因素:美国严格遵守的一周五天八小时工作制,作为劳资谈判中劳方重要力量的工会组织,罢工等多种合法的博弈手段,严格执行(对于合法工作来说)的最低工资。这一系列制度性的措施限制了把劳资问题完全交给市场的解决路径,成为了”欠高端人口“获得相对体面工资,变得不那么”欠高端“的一个有力保障。
那么把眼光投向华北某市,在这次清理群租房和城中村的行动中,我们并不能看到类似的配套保障,反而看到了把一切问题交给市场的思路。在波兰尼的笔下,把市场经济变为市场社会,让市场决定一切的过程将会带来对人类而言灾难性的、不人道的后果,生活将被彻底摧毁。而我们别忘了: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关阅读:
【玄】“欠高端”人口为什么欠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