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是成为独角兽的必要条件之一。
独角兽公司诞生在一定规模的市场上,潜在市场规模越大,独角兽体量越大。如《探寻独角兽:解读分享经济创新创业密码》分析,创业公司需要考虑具有如下特征的领域:
所选行业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天花板足够高,是否是高频和刚需的应用场景。
这些大市场诸如,电商、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和交通出行等等。
根据中国市场统计来看,这四个行业拥有的独角兽公司数量合计占总量的70%,其中,电商独角兽31家,互联网金融独角兽17家,文化娱乐独角兽17家,交通出行独角兽14家。
其中,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规模巨大,增长较快。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3.6%。随着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海淘平台的普及,近些年新兴的跨境电商的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1.2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市场,不光能够养活阿里巴巴和京东等领军企业,还可以有一系列垂直型创新独角兽生存。因而,电子商务行业作为独角兽最多的领域,拥有31家公司。电商的高速发展与社会消费升级息息相关,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电商的独角兽已经出现了行业定位不清、资金链汇合物流链不够清晰的问题。其他7家公司是这几年电子商务的新贵,包括美丽说和蘑菇街整合而成的美丽联合集团、中商惠民、找钢网、贝贝网、小红书、易果生鲜、我买网等,分别从事女性时尚电商、小区电商、B2B大宗商品、母婴、跨境、生鲜、综合电商等,这些细分方向也是电商领域在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综合电商或者大宗细分电商上市后的后起之秀。消费者群体逐渐开始固定,交易量逐渐扩大并且层次相对较高。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近年来新兴热点投资区域,根据恒大集团测算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达17.8万亿,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67%,到2020年预计将达43万亿。
而我国目前拥有超过1000万家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实体企业,互联网金融有巨大的市场。目前有17家公司,整体估值达到了1143亿美元,资金聚集体量最大。接近全部独角兽估值的三分之一。这些企业包括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京东金融、微众银行、趣分期、分期乐等。
在文化娱乐领域有17家独角兽公司。《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到2020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报告显示,文化娱乐产业2015年总体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在2020年更有望达到万亿元。文化娱乐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化娱乐与新媒体产业,一直吸引投资人的关注,覆盖了新闻、短视频、直播等等诸多细分方向,这些恰恰都是2016年的热点,包括今日头条、微影时代、斗鱼TV、映客、乐视体育、界面、秒拍等诸多公司。
中国交通出行行业正在升级为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也在万亿元级当量。在出行领域,目前有9家独角兽,除了出行共享的滴滴、摩拜单车和OFO等,汽车共享的热点正在酝酿扩大,罗兰贝格公司发布《2018 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认为:汽车共享出行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潜在需求带来的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 1.8 万亿元。目前包括威马汽车、蔚来汽车、智车优行、银隆新能源都在这个领域布局。
其他物流行业独角兽企业有菜鸟网络、易商、百世汇通、货车帮(物流QQ),这个行业仍有很大的机会,新的互联网思路改造的物流正在从电商出发,影响更大范围的货运物流、仓储等。
接下来其他一些行业,如房产、本地生活、硬件、教育、医疗等基本维持,不过出现了一些新的独角兽公司,包括优必选、VIPKID、大米科技、柔宇科技等。大健康领域由于政策和环境影响,暂时蛰伏。
同时根据该数据进行独角兽企业成立年份的中位数分析,发现有131家企业成立年份的中位数是2012年。也就是说,大量企业是是成立距今不足5年的初创型企业,而且集中在2015-2016年得到了大量的融资。这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