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蓝钻故事  ·  柬埔寨华人“血奴”真相 ·  21 小时前  
上海书评  ·  曹蓉︱奥之细道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2025年了,真的还有人愿意好好上班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那些被牛津词典“丢弃”的词语,绝大部分是关于女性的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09 09:58

正文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丢失词词典》,来自澳大利亚作家皮普·威廉姆斯

《丢失词词典》是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诞生的真实历史改编而成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词典编纂师的女儿艾丝玫,发现《牛津英语词典》放弃收录许多女性和基层人民的用词后,开始搜集这些被“丢失”的词汇,并且深入到底层,从厨娘、女仆、女商贩中搜集他们的日常用词,立志编纂一部属于女性的词典。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我们也欢迎作者与读者针对书目涉及的话题进行交流或交锋,这是书评君设置评审团栏目的初衷。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丢失词词典》


(澳)皮普·威廉姆斯 

闻若婷 译


接力出版社
2024年8月

作者简介:


皮普·威廉姆斯,畅销书作家,出生于伦敦,成长于悉尼,现居澳大利亚南部城市阿德莱德。代表作有《丢失词词典》及其姊妹篇《杰里科的书籍装订工》等。



评审员

  001


雪雨儿



找寻、看见与重现

词汇、语言是日常交流最基础的载体,也是体现人们思想、表达等最日常的工具,从被热议的反对将优秀女性称作先生,解析旅游宣传里“小土豆”等词语的矮化、弱化、低龄化女性意味,到提倡用“英雌”“大女人”等词强调女性身份等等,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观众愿意更多探寻地球一半人口——女性的视角,深挖被隐藏的女性历史、女性人物,让很多沉寂许久的女性终于被看见、被重现。


《丢失词词典》是澳大利亚作家皮普·威廉姆斯的第一部非虚构小说,以《牛津英语词典》编纂的真实历史做背景,将许多被埋没的女性词汇、女性人物、女性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天然对文字有着敏感,又受父亲工作影响的艾丝玫,总在累牍院里玩耍,小小的她每日目睹父亲和一群词典编纂师们绞尽脑汁地编纂被号称是第一部“完整”的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她发现一张写有“女奴”的纸条被抛弃,而父亲只是淡淡地让她别多在意——有些词比其他词重要,我在累牍院长大的过程中学到这一点,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背后的原因。被丢弃的“bondmaid”时时萦绕在她的心间,她决定搜集起这些词汇,编纂一本女性词典,让这些丢失词都尽她(们)所能地被安放与铭记。


丢失的词汇不仅代表女性没那么受重视的“第二性”地位、女性写作(表达)面临的重重压抑,更代表女性被刻意隐瞒的历史,正如第一个被艾丝玫发现的“女奴”,当时英国有许多女人正陷入无法受教育、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困境,然而她们的生活经历、复杂感受、困顿迷茫与这个词一样被否定、消失了,几十年后才被收录。丢失的女性词汇、消失的女性声音、渺远的女性背影、缺失的女性视角,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很容易被篡改、窃取,比如电视剧名将南丁格尔改成楠丁格尔,比如《金陵十三钗》中救学生的原型是魏特琳女士电影却改成了男性等等,女性的词汇、姓名、声音、文字、成就等等需要被找寻、被看见、被正视。


man/他不仅代表男人更代表人类;女孩更容易被教育不许大声讲话;女性如果不过于礼貌地讲话会被视为是不够淑女、太有想法甚至强势;大量的辱女词等等都能体现词汇、语言是权力最基础的体现,一直并将持续被用来反映和强化社会权力结构和社会规范,在使用与再生产中也很可能有性别偏见。


艾丝玫在搜索丢失词中不仅与她的个人史相互映照,与跌宕的时代氛围也有所共振。“suffragette”这个词不仅代表妇女参政论运动者,更代表那时三位妇女参政论运动者在被捕后强行灌食的沉重历史,《妇女参政论者》电影中的埃米琳潘克说道——我们在为了一个时刻而斗争,在那时,每个来到这个世间的小女孩都能与兄弟们享有同样的机会,如果让艾丝玫、梅宝等更多可能被隐藏的女性词汇编纂师来说可能会是——我们争取的是女性词汇与其他词汇被留在字典里的同等机会,让更多人窥见女性的声音、女性的命运、女性的历史。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蓝紫嫣



穿起一串散落的珍珠:
《丢失词词典》里的词语和它的“女奴”

“被词典编纂师淘汰的词语,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消失,我不能让这些词被夺走,因为,正是它们解释了我这个人。”

正如书名所写,这本书的核心是词语,而串联起这些词语的却是一个女人或者说是一群女人的一生。词语,尤其是那些未曾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词语,如一颗颗绚丽缤纷却又被尘土包裹着的珍珠,它们被女主艾丝玫发现并拾起来收藏。原本,消失是这些词语注定的历史宿命,而在遇见艾丝玫后,得以串联起独具时代特色的故事而永久保存下来。

本书并不是单纯的词语收集,而是描绘词语与其所定义的世界。其创作的初衷缘于作者对在《牛津英语词典》编纂过程曾付出极大努力却在历史记录中被缺席的女性的执念,如伊蒂丝·汤普森和伊莉莎白·汤普森姐妹俩为词典持续提供引文及协助工作直到最后一个词出版,却不被邀请出席庆典,其他如爱妲·莫瑞等留下的记录更是寥寥无几。作者从对女性缺席词典编纂过程的质疑,延伸至女性的词汇与男性的词汇是否存在不同待遇、定义词汇的过程是否有失偏颇以及那些被区别对待的词语最终的归宿如何等思考。

如同采珠人潜身入海采集珍珠的勇毅,作者从历史细节中抽丝剥茧后探索答案,找到了“bondmaid”(女奴)的纸条,它没有写着定义的首页纸条,它真的被词典遗失了。随着时间推移,作者找到了越来越多被男性编纂师们忽略、鄙视或丢弃的词语,而这些词绝大多数是关于女性的,如cunt(阴门)、dollymop(流莺)、quickening(胎动)、knapped(怀孕)等。

基于这一事实,也基于《牛津英语词典》编纂出版的历史,作者真实地虚构了在累牍院长大并最终成为女词典编纂师的艾丝玫的人生历程,用传记般的女性成长故事为线索,向我们徐徐展示那些极具生命力、本不该被时代遗忘的词语。

本书开篇便从一个五岁女孩的视角亲眼见证了词语被迫消失的残酷场面,那个与她母亲有着一样名字、寓意“世界上最美的花”的词语纸条因不够完善而葬身火海,女孩则因想救下“莉莉”而被烈火灼烧,这一痛彻心扉的感受促使她生出保护词语不被烧毁或者遗忘的想法。在那以后,她在累牍院的桌子底下捡到了“bondmaid”一词——被男性编纂师忽视的词语,并从此开启了她收集词语的旅程。自此,艾丝玫一生中每个重要的时刻都契合相关词语的定义,正如作者所言:“我把艾丝玫放在词汇之间,就能够想象它们可能对她产生的影响,以及她可能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从个人的角度看,“词语定义了她的每段人生”。一方面,艾丝玫从孩童变为少女经历的经期、外出求学时被虐待的遭遇、初尝禁果引起的怀孕、心心相印后的结婚成家以及失去孩子、父亲、丈夫时的痛苦与孤独皆与有着特殊定义的词语相联系。另一方面,艾丝玫从躲在累牍院的桌子下的女孩变成真正参与编纂的女性词典编纂师的过程,也描绘着其被词语改变的一生。

从群体的角度看,词语里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女性生活,艾丝玫的故事是她们生活的提炼与集中。艾丝玫的人生被置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特殊年代,她经历了英国女性选举权运动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遇见了时代里众多鲜活的人物(如莫瑞博士等),其中女性群像及其关联词语令人深刻:如从莉莉到艾丝玫再到梅根,女性生命代代延续,我们从“love-child、lie-child、bastard”等词语里看到母女关系的复杂多样;从莉兹到艾丝玫,她们共用“bondmaid”一词,附加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从梅宝到缇尔妲,刻画悲剧命运的“morbs”与聚力反抗的“sisterhood”,体现着下层女性不同的命运;从蒂塔姐妹到莫瑞家的女性,“service”“love”等词,书写着知识女性的成长与热爱。

如上文所写,书中词语皆有着独特意义并与艾丝玫的人生对应,而“bondmaid”一词出现频率极高甚至可以说是贯穿始终。“bondmaid”本身有其特定的时代意义,对于生活被限制于一定的活动空间、被剥夺了部分人身自由、被社会边缘化的莉兹等弱势女性而言,它是指“受契约束缚的仆人,或者是受契约束缚必须服务到死亡为止的人”。而对艾丝玫、蒂塔姐妹及莫瑞家女性等女性词典编纂师而言,“bondmaid”的意义被延伸出来,它定义着她们切实为词语编纂付出努力的一生,即“一辈子都被爱、奉献或义务约束”。这一美丽也令人困扰的词成为贯穿全书的动人符号,写下一代女性对大词典编纂及其制作工作的虔诚与着迷。

“那些词要耗尽毕生的时间去编纂,我不禁好奇是谁的毕生。”五岁的艾丝玫曾怀着这样疑问观察莫瑞博士及其助手们工作,她把大词典想象成编纂师的圣经,把累牍院想象成《阿拉丁与神灯》里精灵的神灯,魔力般收纳所有曾经存在和将会存在的东西,却不知也暗含她的一生。

词语是没有尽头的,从意义到用法都会在时代发展中无穷无尽地延伸。词语与女性的故事也会延续下去,只是下一次,大概与其联系的是比“bondmaid”更平等有爱的词语。

另外,我很喜欢书中对词语的定义,尤其是引文。如MOLLIFY(缓和)的引文是“借由纵容来缓和他盛怒的迫害者的怒火”,出自休谟《英国史》。我也很喜欢译者的翻译,“流莺”的形容简直惊艳,好似看到了一个古老词语的重生。最后,感谢赠书,收获颇多。

阅读评分:8.9分(满分10分)





综合

意见


综合评审员的意见,《丢失词词典》得到了8.45分(满分10分)的评价。《丢失词词典》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诞生的真实历史,重现了隐藏在男性书写历史背后的动人故事。评审员指出,词语是没有尽头的,词语与女性的故事也会延续下去,让女性相关的词汇留在字典里,也是让更多人窥见女性的声音、女性的命运、女性的历史。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各位评审员;编辑:李永博;校对:卢茜。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