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粮油市场报
欢迎订阅粮油市场报官方公众号。在这里,您能尽享快捷的粮油资讯、政策解读,品鉴实用的粮油行情、购销信息,您能观澜世界粮油风云,洞察粮油产业走向,您也能分享经营智慧,财智谋略。一号在手,精彩由您把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 看齐 l  ·  热搜第一!明星夫妻​官宣离婚 ·  9 小时前  
l 看齐 l  ·  热搜第一!明星夫妻​官宣离婚 ·  9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太突然!又一对演员夫妻​官宣离婚 ·  11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太突然!又一对演员夫妻​官宣离婚 ·  11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17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17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一款轻量级的服务器监控神器,开箱即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粮油市场报

2024年中国小麦市场分析

粮油市场报  · 公众号  ·  · 2025-02-10 15:11

正文

2024年,是我国小麦丰产刷新历史的一年,全国小麦总产量首次突破1.4亿吨,单产继续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但受宏观形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小麦制粉消费有所下降,并且受制于玉米价格大幅回落,小麦饲用消费亦明显减少;小麦进口量虽有所下降,但年度总量依然超过1000万吨。2024年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上半年麦价大跌12%,新麦上市后,政策增储支撑价格,麦价跌势放缓,下半年跌幅仅约4%。最终,2024年小麦行情以2830元/吨起步,以2400元/吨收尾,全年下跌超15%。2025年,小麦生产仍将面临异常天气挑战,进口总量预计大幅下降;各类经济刺激政策持续推出,整体消费有望逐步好转,饲用有望恢复;最低收购价格上调至1.19元/斤,显示政策托底决心。因此,当前小麦“政策底”已经较为明显,各种有利因素综合发力,新年度麦价有望企稳向好。
2024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回顾
1.小麦单产提升,产量首次突破1.4亿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提供的数据,2024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587.4千公顷,比2023年减少39.5千公顷,同比下降0.2%;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939.6公斤/公顷,比2023年增加150.8公斤/公顷,同比增长2.7%;小麦总产量14009.9万吨,比2023年增加359万吨,同比增长2.6%。

2024年我国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在种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持续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田间管理水平提高,为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加之小麦生长期气候条件配合较好,小麦单产得以大幅提升,一扫上一季“烂场雨”阴霾,最终成就了历史级别丰产。同时,整体粮质较2023年大幅改善,河南三等以上小麦占比达到97.3%,较2023年增加32.9个百分点;安徽三等以上小麦占比98.3%,较2023年增加13.1个百分点。
2.成本有升有降,小麦综合投入持平
年度小麦种植投入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但因小麦价格下跌,农户种植收益下降。2024年麦收后对河南省小规模种植户的调研结果显示,综合评估亩均投入约580元。其中,物质费用方面,因2023年“烂场雨”、种子费用增加,种植期化肥价格下跌、支出下降,病害防治压力较大、农药支出增加;机械作业、灌溉费、劳务成本总体稳中略降,综合判断投入持平。虽然亩产量显著恢复,但小麦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按2024年7月上旬二级市场价格1.22元/斤计算,出售标准品小麦亩均毛收入约1085元,综合测算平均收益约565元/亩,同比减少约55元。针对租地主体,考虑到地租成本,则部分地租较高的种植主体收益可能为负。

3.小麦品质较好,饲用消费同比减少
2024年,我国小麦产需再度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主要原因是小麦消费的两大主力口粮和饲用均出现下降。据估算,小麦消费总量约12080万吨,同比下降1410万吨。其中,制粉消费8320万吨,同比减少80万吨,因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停滞,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发展;饲用消费约2200万吨,同比减少1300万吨,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较低,大多数地区小麦饲用不具备性价比;工业和种用消费约1560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主因是种植面积保持平稳,白酒生产下降,小麦品质较好,进入酒精、制胶等领域的工业用小麦数量下降。

4.扩大收储规模,吸收市场过剩供应
由于新季小麦丰产,下游消费又不甚理想,新粮上市季各市场主体收购力度有限,小麦价格弱势运行。为了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出现“卖粮难”现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安排,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启动中央储备小麦轮入收购的同时,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增加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以政策收购吸收过剩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截至2024年12月,中储粮累计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8个小麦主产省设立了440个收购库点,有力支撑小麦市场。在政策收储支撑下,小麦主产区企业门前收购价格维持在2400~2500元/吨之间。
5.年度进口减少,美麦占比大幅下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58亿吨,同比减少2.3%;进口金额为490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4.5%。其中,小麦进口1118万吨,同比下降7.6%。这是自2020年以来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尤其是2024年四季度,因国内小麦供应充足、价格较低,小麦进口量断崖式下降,月度降幅达到70%~80%。
从来源国看,小麦进口前五位依次是:进口澳大利亚小麦335.7万吨,占比约30%;进口加拿大小麦252.5万吨,占比约23%;进口法国小麦229万吨,占比约20%;进口美国小麦190万吨,占比约17%;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约60万吨,占比约5.4%。 其中,进口澳大利亚、法国、哈萨克斯坦小麦占比提升,进口美国小麦占比大幅下降,进口加拿大小麦份额基本稳定。

2024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1.市场粮源充足,增储提振信心
2024年,国内小麦行情整体回落,按照价格下跌速度可以分为“急跌”和“缓降”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至5月中旬),由2830元/吨至2530元/吨的急跌阶段。2024年主产区小麦以2830元/吨开局,在经历了节前集中售粮和节后集中采购的震荡后,至3月份,在消费疲软的拖累下,小麦价格开始走弱。并且随着新季丰产预期逐渐明朗,部分囤粮主体开始出清库存,市场粮源充足,小麦价格以每月100元/吨的幅度下跌。至新粮上市前跌至2530元/吨,5个月时间下跌300元/吨,跌幅达10.6%。

第二阶段(5月下旬至12月底),由2530元/吨至2400元/吨,政策收购支撑下的缓降阶段。5月下旬新粮开始上市,初期产区企业收购价格在2480~2520元/吨水平,在产量高、质量好的背景下,面粉企业不担心缺粮,在补充库存之后,普遍降低收购力度。与此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小麦,饲料企业并未大量采购小麦。因此,产区小麦收购价格快速回落至2400~2450元/吨。为防止“卖粮难”出现,从6月份开始,中储粮在产区大规模增储,市场信息显示,增储价格普遍在2500元/吨左右,强势支撑起产区价格,大幅缓解了小麦下跌趋势。至2024年底,口粮和饲用消费表现不佳,导致小麦价格持续阴跌,节日采购等因素并未托起麦价,仅有少部分主体在年底入市囤粮,多数主体仍在观望。2024年12月末,小麦主流收购价格维持在2400元/吨,7个月时间下跌130元/吨左右,跌幅5%。
2.产量质量俱佳,产区基本同价
2023年由于“烂场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受损,因品质差异较大,小麦价格明显拉开档次。优质的“未受损”小麦相对稀缺,即使价格较高,依然受到储备库和面粉厂追捧;低品质的“受损小麦”由于价格低廉而性价比出众,被饲料企业大量抢购,市场主体各取所需使小麦收购快速进行。
而2024年,小麦产量、质量俱佳,各省对当地样品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主产区小麦品质普遍在三等以上,达到一等的比例较上年大幅提高。其中,河南一等小麦样品占比达63.1%,较上年升高46.6个百分点;安徽一等小麦样品占比67.5%,较上年升高29.2个百分点;江苏一等小麦样品占比73.3%,较上年升高19.0个百分点;河北一等小麦样品占比达80.6%,较上年升高24.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主产区政策增储收购价格普遍在1.25元/斤水平,导致各主产省之间价差很小,玉米价格较低使得小麦饲用较少,综合导致主产区小麦品质相近、价格趋同、饲用减少。无论是主产区内的调剂互补,还是向纯销区的外发量,均较2023年明显下降,市场预估整体售粮进度可能不及上年。
3.储备暂停投放,稳定市场价格
2024年,托市小麦除新疆有少部分投放外,其他省份均未进行投放,相关库存压力顺延至2025年。同时,为稳定市场价格、给新粮上市腾出足够空间,各级地方储备小麦轮出销售在2024年5月份陆续暂停,并且几乎持续至年底12月份才逐步开启销售,其未完成的出库销售任务同样顺延至2025年,由此导致2025年储备投放压力可能较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