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问策 一线解题
湖北黄冈:研发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数字应用平台“检联e站”
春节前夕,当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海内外爆火时,湖北省黄冈市检察机关自主研发的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数字应用平台“检联e站”也在当地出圈。
“‘检联e站’自2024年4月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代表委员3000余人次,办结意见建议344条……”2月17日,黄冈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陈锐向记者展示了“检联e站”数字应用平台实时数据。在他身后,电子地图上不断闪烁的定位坐标,标记着黄冈市10个县市区398位人大代表通过该平台提出的履职建议动态。
在“检联e站”代表声音模块中,黄梅县人大代表马琴的留言格外醒目:“上午9点通过‘随手拍’上传黄梅某河道污染照片,当天下午就接到办案检察官的电话。”这则配有现场整治前后对比图的履职记录,诠释了黄冈市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建议提案的生动实践。
1月20日,湖北省浠水县检察院邀请湖北省人大代表、浠水一中心理教师高腊华对中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
“建议检察机关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推动及时屏蔽和举报不良内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2月10日,黄冈市人大代表、罗田县住建局污水处理办公室副主任裴雪燕在“检联e站”平台提交建议。10分钟后,手机提示音响起,裴雪燕的建议得到检察机关回复:“2025年,我们将聚焦新兴业态治理,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这是“检联e站”平台上线后常见的工作场景,也是黄冈市检察机关与代表委员建立“24小时不打烊”联络机制的真实写照。上门走访、邀请观摩、座谈交流、调查问卷……在发挥传统联络方式优势的基础上,黄冈市检察机关自主研发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数字应用平台“检联e站”,让代表委员便捷实现“指尖上的监督”。不久前,该平台入选湖北省检察机关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双十佳优秀案例,并代表黄冈市政法机关到湖北省委政法委参加现场展演。
在黄冈市黄州区,该区人大代表、东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程喜良发现某小区门前堆积大量建筑垃圾,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便通过“检联e站”上传图片和视频信息。黄州区检察院调查核实后,依法向行政执法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有关方面清运垃圾并整改落实。
在罗田县,湖北省人大代表、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国平通过“检联e站”提出建议:希望针对企业核心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才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开展送法入企活动。不久后,检察官带着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法治课上门普法。
截至目前,“检联e站”累计访问量3万余次,为在黄冈的3107位全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提供履职服务,接收、办理代表意见建议334条,平均办理时长由以往的30余天缩短至7个工作日,办理回复率、代表满意度均达100%。
“技术赋能不是冷冰冰的数据传输,而是让民意表达更畅通。”陈锐表示,“检联e站”实现了代表“线上+线下”双平台履职,推动代表委员履职“线下”实体站与“线上”数字站融合呼应,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代表委员联络体系,为代表委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是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法宝。”黄冈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石玲告诉记者,该院通过建立“1小时响应、24小时对接、7日办结”工作机制,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转化为看得见的法治图景。
今年黄冈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89条涉检建议全部纳入“民生检察实事”项目清单,形成从“办理建议”到“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
2024年2月,蕲春县政协委员、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汤立山向蕲春县检察院反映,京九大道某路段一处信号塔因道路改造被留在马路中央,成为交通隐患,长达10年未得到解决。蕲春县检察院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消除这处交通安全隐患。同年8月14日,蕲春县检察院应邀参与涉案信号塔拆除现场监督工作,附近居民对检察官说:“大柱子一拆,我们路过这里时就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24年以来,黄冈市检察机关本着代表委员的“金点子”就是检察履职的“金钥匙”理念,通过“办前沟通需求、办中联动施策、办结跟踪问效”全链条工作法,高质效办理每一件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切实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红安县检察院积极落实黄冈市人大代表建议,联合多部门开展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麻城市检察院根据该市人大常委会移送的代表建议,监督行政机关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监管职责;武穴市检察院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整治产业园区车辆“抛洒滴漏”建议,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推动开展整改行动。
数据显示,2024年,黄冈市检察机关从52件代表建议中研判获得案件线索36件,从32件政协提案中研判获得案件线索6件,办理的案件先后有4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
2024年11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视察湖北省团风县牛车河生态环境公益检察保护区。
2024年11月,18名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视察黄冈市团风县牛车河生态环境公益检察保护区。走在山水间,游在画卷中,代表们纷纷点赞路靓、景美、产业旺。其幕后故事,是黄冈市、团风县两级检察院积极对接黄冈市委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通过代表委员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办理一系列公益诉讼案件,督促拆除牛车河沿线违章建筑、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周边沙场扬尘污染。“与检察官并肩站在牛车河水库大堤上,我感到我们共同守护的不仅是生态环境,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党委书记董振兴感慨道。
这是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奔赴”,共同守护老区人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2024年以来,黄冈市检察机关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与检察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团风县检察院构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跟踪督办机制,将答复中承诺解决、计划解决的事项列入双月督办事项。英山县检察院为人大代表建立个性化档案,根据代表专业背景、履职经历、关注领域等特点,一人一档一策,定期发送“履职印迹”。浠水县检察院建立“联络之家”,全年接待代表委员50余人次,发挥代表委员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汇民意、聚民智。黄梅县检察院深化“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模式,督促12家相关单位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履行监管职责,让24万居民喝上“放心水”。
2月9日,湖北省人大代表、黄冈市黄州区幼儿园园长刘秀红受邀参加黄州区检察院举办的乡村留守儿童与家庭教育直播访谈活动。
2024年,黄冈市两级检察机关共举办29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代表委员360人次受邀走进检察机关感受检察工作,参与办案监督、公开听证、审查案件1528人次。“我们将更高效地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用心用情办理代表委员建议,以实际行动诠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黄冈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万强表示。
2024年6月,湖北省红安县检察院检察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程星(左一)共同查看林清芝烈士墓破损情况。
春寒料峭,在湖北省红安县太平桥镇林家大塆,林清芝、冯正觉等烈士纪念园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这座即将落成的烈士纪念园,见证了人大代表和检察机关共同推动保护英烈荣光的不懈努力。
2024年2月,针对黄冈市人大代表吴边提出的《关于加强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的建议》,红安县检察院对红安县1047座零散烈士墓逐一调查走访。通过现场查看、询问群众,检察官了解到,林清芝烈士墓多年来失管失修,墓碑上镌刻的碑文褪色严重,烈士墓周边杂草丛生,无任何保护设施。
林清芝是红安22552名登记在册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牺牲时年仅15岁,被誉为“大别山的刘胡兰”。“一座烈士墓就是一面红色旗帜。烈士墓是英雄先烈的安息之所,缺乏保护不仅损害英烈荣誉,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办案检察官介绍,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红安县检察院就该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相关部门代表参加,就烈士墓修葺、管护问题进行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2024年11月,相关部门回复检察机关:已筹集专项资金,计划将林清芝、冯正觉等烈士墓纳入统一规划,建设烈士纪念园,并配套建设烈士英名墙和绿化设施。纪念园包括纪念碑、纪念广场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
2024年12月,烈士纪念园建设全面启动,林清芝、冯正觉等烈士遗骸被迁入新建成的烈士纪念园。
以该案办理为契机,红安县检察院推动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建立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的方案(试行)》,通过建立日常联络、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实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深度融合,凝聚各方合力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利用。
1月14日,湖北省团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与湖北省人大代表、团风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邵亚莉一起到X317县道回龙山镇路段回访,看到曾经的坑洼路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这是团风县检察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做实做细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一大成果。
2024年10月19日,邵亚莉通过白坳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向团风县检察院反映:X317县道回龙山镇路段道路破损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希望检察机关推动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团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调查发现,该路段是通往黄州火车站的重要干线,车流量较大,但道路坑坑洼洼,多处隆起,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车辆经过这里都得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避免剐碰底盘,发生堵车或小事故是常事。”当地居民表示。
经调查取证,团风县检察院依法向团风县交通局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及时修复破损道路,并对县域道路安全问题开展全面排查。
收到检察建议后,交通部门和属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派员现场查看、精准测量、布置施工,完成对X317县道回龙山镇路段的平整修复。同时,团风县交通局还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对道路破损、占道电线杆、安全防护设施损坏等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联合属地政府及时整改。截至目前,已修复道路破损127处,移除占道电线杆28根,修复道路安全防护设施47处。
据了解,2024年以来,团风县检察院主动加强与该县人大常委会的沟通联络,双方联合制定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点运行机制,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点3处,实现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的双向转化17件。
“人大代表联络站搭起高效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更直接、更顺畅地反映群众关切的问题。检察院收到建议后,迅速行动、积极履职,彰显了守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担当。”邵亚莉说。
“一年前,工业石材尾灰全部清走,耕地复垦,撒下希望的种子;一年后,春耕在即,田野间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推动这一进程的,是检察院扎实、到位的工作。”近日,湖北省麻城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对耕地复耕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黄冈市人大代表彭丹高度评价检察机关的工作。
2022年5月,麻城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把石材尾灰倒在耕地里。平台立即将线索移交生态环境部门,当事人被责令整改。一年后,整改毫无进展。2023年6月,在麻城市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中,彭丹向检察官谈起这个长期困扰周边群众的难题。麻城市检察院对代表反映的问题十分重视,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经查,2022年5月,丁某雇人运送93车约1314立方米石材尾灰,私自倾倒、堆放在某乡镇养殖小区的一块耕地上。此次违法占用耕地面积较大,且未采取任何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麻城市检察院依法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生态环境部门和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随后,生态环境部门对丁某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处置石材尾灰。
针对丁某经济困难、缺乏履行能力的问题,麻城市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多次邀请相关部门召开整改推进会。在检察机关推动下,相关部门就尾灰处置问题向麻城市政府进行书面报告,争取到15万元处置资金。
2023年底,属地政府组织人力和机械完成石材尾灰清运,并对案涉耕地进行整理,使其恢复耕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