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
打坐站桩
关注
打
坐修行
、站桩养生
、
丹道
修炼
、
奇门遁甲
很多人相信冥想或禅修可以治愈很多疾病苦恼。但它如何发挥作用呢?
一天,我偶然发现一本琼•博里森科写的书——《关注身体,修复心灵》,完美地描述了我一直在经历的极度焦虑。她在书里提了一些新颖的建议:坐下,放松腹部,关注呼吸的进出;当有心念升起时,任它去,继续跟随呼吸。
想想我也没什么损失,就照着试了一下。不久,我就能每天早上和晚上抽出30分钟来打坐冥想。我确实感到好多了。这是生病两年半以来,我第一次感觉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并重新感觉到完整和放松。
于是,我开始阅读一些佛教书籍,接触到这样的观点:痛苦是因为执著——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事物,而不顾它们本来的样子。
科学家检测打坐对禅修的作用
近来,探索禅修对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最大的研究之一是“止观”项目,这个项目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神经学家,克利福德•沙龙领导。
后来,沙龙从费兹研究院获得了一项可观的研究基金,将检测闭关密集禅修对禅修者的作用。因此他组建了一支庞大的研究团队,包括:
1、艾伦•华莱士,一位曾经的藏传佛教僧人、圣巴巴拉意识研究学院的创始人,禅修导师。
2、埃丽卡•罗森伯格,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家、一位老资格的禅修老师。
3、理查德•戴维森,他一直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室研究藏传佛教僧人的大脑活动。
4、艾丽莎•艾培尔,旧金山加州大学的心理研究专家。
5、伊丽莎白•布莱克本,艾丽莎的同事、分子生物学家,她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主要贡献是阐明了端粒(像帽子一样盖住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类似于鞋带末尾缩紧包住的部分)如何在细胞分裂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当细胞经过反复分裂,端粒变得越来越短,直到细胞死亡或进入被称为衰老期的一种假死状态。因此,端粒的长度可以用来衡量细胞的衰老度,往往端粒较短,这实际是过早衰老的表现。
打坐后,人类行事方式有何变化?
研究监测了60个志愿者的大脑、身体以及行为,这些受试者必须拥有禅修经验,受试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30人。第二组先作为对照组,随后也会闭关禅修。两组都会在闭关时接受相应测试。
沙龙的研究团队在闭关中心建立了两个并列的心理生理学实验室。此外,还建了一个血液实验室,用冷冻离心机分离血清样本,以备后期检测端粒酶,这是一种可以保护或重建端粒、甚至可防止细胞衰老的酶。
同时,用计算机严格对闭关者进行感知和注意力测量。同时,一台摄像机暗中捕捉他们的面部表情,以便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开发的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来判断他们的情绪反应。
打坐后,人生目标感提升
第一组禅修组在2007年2月开始闭关。华莱士指导他们修行止观,这是一系列加强注意力的方法,如正念呼吸。华莱士还指导他们修行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每个人平均每天独自禅修7个小时,每周与华莱士面谈一次。在闭关前、中、后分别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心率、血压和肌肉活动都被记录下来。
测试内容还包括注意力和情绪反应测试、情绪和体验问卷调查、每日禅修日志以及全过程各阶段大量的面谈。血液样本用来检测端粒酶、荷尔蒙,如催产素、抗利尿素、皮质醇,以及几种称为细胞因子的分子。
在闭关结束时,禅修组的端粒酶水平比对照组升高30%。他们发现禅修组成员的人生目标感有了极大提升,并指出提升程度与端粒酶水平直接相关。
艾培尔说:“我们发现的变化规律是,生活目标感的提升越多,闭关后端粒酶的活性就越高。”
打坐后,感知系统变得更敏锐
研究报告还说,闭关者在冲动控制管理测试中保持持续的进步,这也使得他们的总体心理幸福感增加。沙龙说,“这说明,在控制习惯性反应上,培养了多少能力,就为改善适应性心理功能,打下了多少基础。”
罗森伯格说,与此同时,参与者们更容易被展现在眼前的苦难电影场景感动,与对照组成员相比,他们似乎更少回避此类场景。随着闭关的进行,禅修者在情绪反应上也表现得更为流畅。
有一个反复进行的试验,用于测量识别相似长度线条时的准确度;该试验发现,闭关禅修者体现出更敏锐的视觉感知。“对闭关禅修者来说,这个任务相对简单,容易程度视他们的视觉感知提升程度而定,”沙龙说,“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诠释是他们的感知系统变得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协调任务中相关联的部分。”
知觉变化、反应抑制和整体心理适应功能改进等禅修效应,在轮到对照组成员闭关禅修时,同样得以重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组产生的良性效应在闭关结束后仍持续了数月之久。
打坐,让大脑变得更好
尽管对研究结果感到由衷的喜悦,沙龙警告说,不能过度解读这些研究结果。关键问题之一,是闭关禅修期间和之后产生的良性效应来源于冥想还是其他因素?“需要去探明的问题是”,他说,“到底是哪种变量导致了这些变化?”
例如,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55岁以后就变得更快乐且更少焦虑。本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接近50岁,所以比起用大样本人群的试验,他们也许有更好的适应力,更易于对禅修有反应。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照组成员在闭关之前,并没有显示出相同的反应,直到他们开始闭关,才出现了效应。
沙龙指出,即使只是干坐着无所事事,只要经常这样做,你肯定会以某种方式改变你的大脑——也许会令大脑变得更好。“我们知道这种神经可塑性永远在进行,”他说,“因此,如果你改变现在重复做的事情,它一定会对你的脑组织产生影响。”
打坐,有效释放心理压力
科学家认为,长期压力可使困扰发达国家人口的多数疾病出现恶化,如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当我们感觉受到威胁,身体的“战斗或逃跑”系统就被激活,急剧释放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加速心跳和呼吸,并使血管收缩,触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如果这种应激反应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将导致炎症加剧,并有可能损害整个身体组织。
艾丽莎•艾培尔列出一些常见的让大脑保持压力状态和身体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的心理习惯。一个是预期性焦虑——担忧未来,另一个是反刍——穷究过去。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会释放额外的皮质醇。“激发生存反应的不再是缺食少水等肉体生存方面的威胁,而是来源于社会自我方面的威胁,”艾培尔说,“如果我们感到羞辱或尴尬或威胁,那么身体会产生巨大的皮质醇反应。”
在冥想如何降低压力的机理方面,有一条线索来自1971年哈佛大学赫伯特•本森的研究,他对参与超越冥想(这种冥想多多少少以重复咒语的印度教修行方法为基础)的人群进行了各种生理学测量。
结果他报道说在降低压力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如心率变慢和耗氧率降低,他将其称之为“放松反应”。
打坐可治疗癌症、心脏病、抑郁、肥胖、纤维肌痛等
另一个线索出现在七十年代晚期,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乔恩•卡巴-金好奇冥想能否帮助患者解决压力相关症状。凭借他知识体系中对瑜伽的认识,以及所接受的韩国禅宗冥想训练,卡巴-金创立了一个为期八周的训练计划,他称之为正念减压课程(MBSR)。
1982年,他报告说,慢性疼痛患者在接受了一个正念减压疗程后,自我评估疼痛减轻了50%。卡巴-金提出一个假设,当人们学会将各种念头和症状视为独立于自我之外的事物,就会产生将疼痛刺激与情绪反应“脱钩”的效果。
随后4年的随访进一步证实这些效果能够持久存在。此后众多研究显示,MBSR对多种疾病患者都有明显的疗效,包括牛皮癣、纤维肌痛、癌症、心脏病、抑郁、焦虑以及肥胖等。
上世纪90年代,借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技术,探索禅修者大脑内部已成为可能时,有关身心关系的研究势头剧增。
打坐可提高免疫力、抗衰老
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中,理查德•戴维森和卡巴-金报道,刚刚完成八周MBSR课程的人,通过测量他们对流感疫苗的抗体反应,发现他们的免疫机能显著提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他们左前脑的脑电波活动有所增加,对此,研究人员指出,既往研究表明这种波形与较好的免疫反应相关。
随后,在2005年,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萨拉•拉扎尔发现富有经验的冥想者的大脑存在物理性差异。磁共振扫描显示他们的前额皮层组织较厚,这个脑区被认为有助于整合情感和认知过程。
这种差异在老年受试者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这表明定期的冥想练习甚至可能抵消伴随衰老的皮质变薄过程。2010年,拉扎尔和同事布丽塔•霍尔泽尔报道指出,在MBSR训练前后,对参与者的大脑进行检测,显示神经灰质密度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生成了新的神经元。
打坐念头多需靠「摄心」
1988年,我和妻子搬回新墨西哥州,同年我加入了一个禅修中心。很快我就了解到,我的同修都在与他们不羁的思想和情绪做斗争。
在参加为期七天被称为“摄心”的密集禅修之时,我发现,即便已经修习了几年,我的头脑还是经常与各种焦虑念头一起游荡,即冥想老师所称之的“心猿意马”。但是,所有这些花在垫子上的时间可能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当你意识到同样的念头已经第一万次出现在脑海中时,你才终于对它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的焦虑已经大大减少,那种陷入头脑中恐慌念头密林的困窘感觉已经逐渐消失。虽然对这一切的科学解释不断涌现,也无疑是令人满意的。然而,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最终而言,实践本身最能说明问题!
注意:
打坐站桩或养生修行问题,大家可以直接+万心老师微信咨询 wanxin093
所或者办公之处,常年见不到太阳,那对居住者的家人关系,以及办公氛围都是极为不利的。更有甚者,小人当道、口舌是非、祸及自身。
且房间凌乱也会影响主人的运气,在生活中,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家中有条件,最好设置专门的房间摆放;
2、不能摆放在夫妻房;
3、背后不能无靠;
4、不能摆放在楼梯下;
5、不能摆放在楼的中间夹层;
6、不能摆放在有路冲、角冲、柱冲等冲煞的位置;
7、请、送时一定要择吉;
8、尽可能安置在宅内的死气方;
9、两边要有留空,原则是左边要大于右边;
10、如安神位的坐向遇流年不吉,要用浮炉方式处理,否则会造成家庭不安,应谨慎处理;
11、准备生育的夫妻,卧房不要与神佛房间相邻,否则易造成不孕;
12、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厕所、厨房的墙;
13、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下行楼梯的墙;
14、神佛像无论是何种材质都不能有破损,如有,要尽快修补好;
15、摆放神佛像的供桌,下边不要有水,更不能有酒,要干净整洁;
16、小的神佛制品不要随便丢弃,要恭敬待之;
17、不用的神佛像要择日拆除,尽可能送到附近寺庙;
18、家中供奉神佛,主神要明确,不能同时请不同类别的神佛放在一起供奉;
19、如有多尊神像,神佛的位置要按级别正确摆放,不能随意乱摆;
20、如果神佛像是经过正式开光请入宅中,家中主人一定要按各神佛的教规去礼待,这一点非常重要,主人不能不知各神佛的地位和喜好,以及供奉礼仪。
除了上述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神佛像最好不要被太阳直射到,尤其是家中如果供奉的是祖先牌位,更不能被阳光射到,否则易造成家宅不宁,切记!切记!
(一)、神台位置
1、镇邪守护神神台宜向大门或平行,面向屋外。
2、保平安纳福诸神宜向屋内。
3、神坛习惯用鲜红颜色。
如:关帝或土地财神类天神宜向大门,有纳财避邪作用。
(二)、佛台位置
佛祖、菩萨、观音、罗汉则最宜坐西向东、清静明亮吉位,不拘泥于面向大门,但要三不向:a、不向厕所,b、不向房门,c、不向饭桌。
1、天神、佛神、家神不宜一起供奉,佛神用鲜花水果供奉,天神及家神可用三生供奉。
2、天神、家神不宜平排放在一起供奉,神台可分上中下三托,上面为天神,中间为家神,下面为土地神,佛神宜另外安放。
1、文财神
宜文职人员及上班族人员供奉,文财神有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
a、财帛星君为太白金星,手拿“招财进宝”卷轴,
b、福禄寿三星由福星、禄星、寿星组成。
2、武财神
宜武职人员及经商人士供奉,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羽。
a、赵公明又名赵玄,为黑口黑面、威风凛凛,
b、关羽字云长,为红面长髯、威武忠义。
3、财神位六忌:
a、忌压,不宜重物堆压
b、忌水,不宜摆放鱼缸
c、忌空,不宜背后空透
d、忌冲,不宜尖角冲射
e、忌污,不宜作为厕所
f、忌暗、不宜昏暗阴沉
1、尺寸
尺寸深度一尺二寸(表示十二个月),宽度三尺六寸五分(表示一年365天)
2、六不宜
a、神佛坛与浴室相邻
b、多人出入吵杂
c、安放在东北、西南鬼门方位
d、朝北、东北、西南、西、西北
e、使用陈旧木料制成
f、神佛符放不干净的地方
3、神佛坛及画像安放
a、神坛不能比佛坛低,佛坛可安置神坛但两者必须有间隔,天神画像宜高于佛神画像。
b、家神不宜在房屋中心(中心点皇极位是神佛的尊位),祖先神位不宜正对神佛坛,安放不得高于神佛
c、先辈、先人、在世人员画像不宜与神佛像同壁平挂或对挂,任何画像不宜同屋高于神佛坛或神佛像。
d、乱世、冤死亲友画像不宜与神佛同室供奉或相挂。
e、其他宗教的神灵不宜与佛坛同置。
f、神佛画像或挂轴一旦挂上,应视同神佛坛,选神佛位供奉。
许多人不明白整洁能带给人好运的道理。其实,风水并不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它就在你身边。既不象有些人故意把它神秘化,捧到了天上,也不象一些人根本就不懂风水,却说是迷信,给踩到了地下。风水就在你身边,无处不在,简捷易懂。谁都知道乱糟糟的人做不出大事一样,所以收拾好你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好运自然来。
空透无依,不能脚踏实地,影响事业的发展。现代大都市往往楼前有楼、楼后有楼、楼边有楼,卧床过份地靠近窗户,使得卧室不能很好地保持其私密性。而且,由于城市变得日益繁杂,恼人的噪音将穿过这扇并不太厚的玻璃窗而影响睡眠。
易理中讲究有形必有灵,在家中或办公位放置一些造型怪异的人形玩偶,都是大损运势的。特别是一些黑色的、暴力的人偶形象,要尽量避免,否则很容易招来小人侵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集旅行纪念品,其中就包括一些各地人像玩偶或饰品等。由于这些物品大多都是来历不明的的,难免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像玩偶就很容易招来某些灵体依附,导致小人指背,这对于我们的运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面,最好不要胡乱摆放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像玩偶或饰品。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如若摆放不当,对主人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办公室中,不要在办公者对面摆放镜子,镜子对人非常不好。卧室中,镜子也不要正对床,这样不仅会影响夫妻关系,而且还会招小人,诸事不顺。
日常生活中,多有一些尖锐之物,像墙角、金属工具的棱角、刀具等。家里或者办公处有这些的东西的话,一定要妥善放置,并避免与之正对。长时间对着他们,必然会遭到尖角煞的反噬,多遇小人的陷害与侵扰,事业与财富恐遭连累。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常常坐的座位后面最好靠着一堵坚实的墙。如果后面是走廊或楼道等,则后背空虚,容易让人有机可乘。正常情况下,你无法看到后面的情况,后面人来人往,非常容易被小人算计。
厕所是“污秽之地”,无论是自家坐卧之处,还是办公之所,都不可正对厕所。面向厕所很容易受其湿浊之气与霉运的冲击,长期面其而坐,必然会遭到小人的暗算。如果你的座位前方或旁边不幸刚好有厕所,可在座位和厕所之间,放一些宽叶类盆栽,可吸掉来自厕所的秽气、工作中的是非就会少很多。
风水中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左侧青龙位代表吉祥和贵人,而右侧白虎位,则代表凶煞和小人。只有青龙位高过白虎位,才能吉祥富贵,平安顺遂。若是白虎位占了上风,则很容易造成小人近身,家庭关系不睦,同事关系不和谐。如遇小人,可在右边的白虎位放置一盆仙人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小人解除,必须及时的清理掉,否则将损人不利己。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随 喜 打 赏

长按二维码支持我们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打坐和站桩》课程
期盼已久的《打坐和站桩》课程,终于开班了!通过对站桩外形标准姿势和站桩心法,以及打坐姿势和打坐心法的传授,将全面系统为大家讲解。
详情请点击图片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