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蝉主相信,如果有一天人类灭绝,也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还记得去年臭名昭著的“蓝鲸游戏”吗?它通过固定的社群,向青少年灌输阴暗的意识,强制他们做出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从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最近国外又流行起一款名为“momo”的死亡挑战游戏,阿根廷一名12岁的女孩就疑似参与了这个游戏而上吊自杀。
玩个游戏也能玩出命来,这个momo到底是什么?
momo被称为蓝鲸2.0,也是通过向参与者发送个人隐私,家庭成员信息进行威胁恐吓,再一步步诱导玩家接受挑战任务,其中包括自我矮化、自残等,
最终目的是要让玩家自杀
。
而血统不纯正的momo不仅像复制粘贴的蓝鲸游戏,连头像也并非原创,这张吓死人的图片其实就是盗取了日本东京银座香草画廊两年前展出的一座姑获鸟雕像。
突出的眼珠,诡异的微笑,任谁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不过momo制定的游戏规则十分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上门找死。
参与该游戏的人首先要在WhatsApp用指定的号码添加名为“momo”的用户,然后在凌晨三点拨通它的电话。剩下就听它瞎扯,以及乖乖地按照它说的去做。
是不是很幼稚?!是不是觉得只有傻子才会上当受骗?!
然而,很多熊孩子就是那么天真善良,隔着屏幕看不到人,对方说什么都敢老老实实地照做,大义凛然得连死都不怕。
因此,各国警方都不敢掉以轻心,纷纷发布公告严令禁止参加这个游戏,以保障自身安全。
但另一方面,好奇心大过天的各国网民却蠢蠢欲动,许多视频博主都录制了与momo通话过程。
比如最先发起挑战的JamStation ,第一次和momo联系并没有顺利和它通话,对方一直保持沉默,或只是发出断断续续的电子杂音。
半夜三更,对着它那张恐怖的脸,也很瘆人了。
不过这支深夜探险的视频让JamStation收获了上百万的播放量,像得到鼓励般,他又连续录制了一系列视频。
同样在空旷的房子里,幽暗的灯光下,凌晨三点钟,momo接通了他的电话。
这次,momo铺垫了一堆废话后,突然发了一张Jam此时此刻坐在沙发录视频的照片,让Jam感到惊慌不已。
momo说,我一直在看着你哦,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哦!
先去水龙头接一杯水,拍照确认。
再把这杯水一滴不剩地全部喝光,拍照确认。
再找张纸和笔,写三遍momo的名字,拍照确认。
Jam一一照做了,最后momo让他打开抽屉,里面居然放着一把带血的刀,还命令他把刀架在脖子上。
在他犹豫的时候,momo和他视频通话了……
看完Jam的视频,蝉主只记得他动不动就摔手机,全程都在尖叫OH MY GOD,以及刻意营造出恐怖的气氛了。
Jam害怕momo吗?怕才怪咧!他知道momo只是在装神弄鬼,他也不可能傻到去伤害自己。
但大家都想知道momo能让人自杀到底是不是真的,内心里有一股小小的邪念,会不会有人去死呢?
所以为了迎合观众这种猎奇心理,虚荣心和好奇心作祟的视频博主前仆后继地录制了视频,让momo死亡挑战逐渐演变成一种病态社交游戏。
同时他们也把momo的电话打爆了。
momo没有成为恐怖片,先沦为了滑稽的笑话。
只是,大家跟风调戏momo这种做法正确吗?有没有想过会有懵懂无知的青少年也跟着作死模仿呢?
别不相信“好奇害死猫”这句话,去年蓝鲸游戏开始传播的时候,玩家们也觉得这是个又蠢又烂的游戏,都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不会掉进陷阱,可直到玩出人命了才发觉它的恐怖。
有个19岁的女孩也是因为好奇加了群,当监督者要求她在手臂上割出蓝鲸图形的时候,她不想自残,改用笔画出来想糊弄过去。可结果是,她被蓝鲸死亡游戏拖进了深渊。
现在又有人把这种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的挑战游戏当成获取人气的途径,那么出事了,无论是挑战者还是观看者都是间接的凶手吧。
就像伏尔泰说过的那样:“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蝉主不由得想到了《玩命直播》这部电影。参加直播比赛的人,一开始只是被要求当众与陌生人接吻,
去商场偷件昂贵的礼服,
后来难度慢慢变大,有蒙眼在街上飙车的,
还有卧轨的,
直到最后让他们自相残杀。
从最初的刺激演变到后来的极度疯狂,不都是看客们完全没有底线的好奇心助长了视频博主做出越来越出格的举动吗?
甚至付出生命。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曾有做极限运动直播的博主因此丧命
所以,不要再觉得momo是个幼稚可笑的游戏了,虽然它在中国的命运是沦为沙雕网友的欢乐源泉,但总会有单纯天真的小可爱信以为真。
在许多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人看来,参加蓝鲸或者momo这些游戏是一件异常酷炫的事情,
他们会出于好奇把探索别人不敢或者不愿意参加的领域视为一种勇敢的行为。
因此,什么都懂的大人们,不要再把调戏momo当成走红的一种方式了。
至今每天依然有许多人上传给momo打电话的视频
如果真的有人为此而自杀,那么
不管是想红的博主还是猎奇的观众,都是亲自把他们送上断头台的刽子手。
PS : 微信又改版了,很多老蝉粉说找不到蝉主了,
按下面示意图 置顶 / 星标 「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