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
细心的集邮者发现,在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这枚首日封上的下方中央印上了“条码区”,该“条码区”尺寸为40毫米×20毫米,用以平信条码粘贴使用。
这也是继信封上加印“贴邮票处”“邮政编码文字或框”之后增添的又一新的邮政元素。
紧接着是3月31同日发行的《丝绸古镇——盛泽》普资封和《孝文化之乡——孝感》普资片也根据“新规”标准增添“条码区”。
随后各地邮政部门陆续再版发行了数十种改版后的普资封片,“条码区”统一都设制在明信片的左下位置,原来位于邮资图左边“中国邮政”文字及标志也同时调整至左下角。
而从总公司第一枚“中葡建交”首日封添加的“条码区”首枚标准来看,信封上的“条码区”是在封的中间右下位置。
“盛泽”普资封与首日封“条码区”位置相同,“孝感”片与各地的改版位置一样。
但是4月27日发行的jp246《金丝猴科学发现150周年》邮资片的“条码区”却因片图设计而挪到左上邮政编码框下面。
由此可见,邮政集团公司对发行的各类邮资封、片、卡版式进行修改调整以及统一规范之中,要求“各类邮资封片卡版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保持不变,在各类原版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条码区”的位置,尺寸为40x20毫米,用以支持平信条码使用,此外更新中国邮政标志并进行位置调整。
”这其中只说明增加了“条码区”的区域和尺寸,在此并没有明确强调规定“条码区”统一位置。
如果这样的话,此次规范调整涉及的邮政用品系列分为三类的普通邮资封片类11种,纪特邮资封片类3种和贺年有奖封片卡类9种,这三类几十种邮封片的“条码区”的位置是全部一致,还是“普通邮资封片类”、“ 纪特邮资封片类”与“贺年有奖封片卡类”各有不同位置安排。
从现在已经发行的普通邮资封片和纪念片来看,“条码区”的位置是有变化,这样是否会出现整个邮政用品各行其是、杂乱无章的情况出现。
这无疑对各地邮政部门在营业实际操作中造成误导和不便,新规增添的“条码区”工作是邮政部门为降低平信丢损率的新举措,而“条码区”不统一和随意性势必会影响邮政普遍服务中的标准化实施原则。
笔者所在城市邮局原来执行邮件挂号签条的规定中,最初的要求必须将签条贴在信封上部中间位置。
而近几年则是要求贴在信封的左下部或左部位置,这些规定都是邮政工作流程中要求的作业统一规范标准。
此次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对发行的各类邮政用品的版式进行修改调整并统一规范。
作为邮票印制局则首当其冲以此来规范邮资封、片、卡的版式设计模板,建立统一设计、印制标准体系,其他相关印刷厂须据此进行相关产品调整,同时中国集邮总公司出品的相关产品也遵照此规范执行。
这是邮政部门管理上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如同当年实施推行邮政编码一样,从长期无序到规范统一,过程是必会伴随阵痛,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结果会促进管理模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