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1.0时期,减税和移民被迫妥协,关税事后遭遇“选票惩罚”
事前约束方面,由于党内反对派阻挠,特朗普被迫在减税法案上作出妥协,增加2025年到期条款,导致减税对经济的提振弱于预期。2018-2019年,美国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偏低,厂房和设备投资并未明显推升GDP增速。
执行过程中,分歧迫使特朗普降低移民、能源政策的推行力度。特朗普1.0移民政策遭到了多个蓝州的强烈反对,拒绝与联邦移执法部门合作;环保方面,纽约州、华盛顿州继续推进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可再生能源目标;贸易方面,建制派部分缓和了贸易战的冲击。
事后“选票惩罚”,导致共和党在2018年中期选举上出现40年来最严重的失利。特朗普关税伤害了摇摆州选民利益,中国反制措施则定向打击了特朗普的票仓。双重打击下,共和党在众议院损失42个席位,失去了多数党地位,导致特朗普任期后两年的政策推行严重受阻。
二、特朗普“新政”面临三重约束
政策制定上,民主党及共和党保守派的反对力量,可能迫使特朗普在减税问题上让步;执行上,内阁派系的内耗、联邦及州政府的冲突,或制约贸易、移民等政策执行力度;影响上,关税和驱逐移民会加剧滞胀、选票压力,考验政策的“择时”。
特朗普提名了4名议员进入内阁,众议院仅领先2个席位;特朗普在党内的统治力可能被高估,29名保守派或构成“硬约束”;内阁四大派系的内部矛盾已初步显现;联邦和州的利益冲突仍难以调和。
三、特朗普2.0政策执行能力可能被高估
减税方面,受制于反对派的事前压力,特朗普或被迫降低减税力度。特朗普或利用调解程序,以简单多数通过减税法案,但该程序每财年只能使用一次,需综合考虑减税、扩大国防支出、驱逐移民等诉求。
移民方面,受制于事前及事中的反对力量,特朗普或降低非法移民驱逐力度。驱逐移民需大量资金,移民执法局现有的执法能力或难以应对。驱逐100万非法移民的成本约为922亿美元,2025年,移民局的年度预算仅约97亿美元,扩大预算需要民主党及共和党保守派的配合。
关税方面,事后的选票惩罚压力或驱使特朗普平衡关税执行和负面政治影响。关税政策的事前约束较低,但选民对通胀、经济、市场不确定性的反感可能再次影响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参考Polymarket数据,特朗普上任后发起极端贸易战的概率暂未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