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游戏
“杠杆游戏”,资本精英的选择。由前媒体人和经济研究员主笔,致力于用数据读懂经济中的杠杆和泡沫。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叮咚!新学期突袭,什么来了?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游戏

长子李泽钜北京加冕,超人可以安心退休!|2018大佬的抉择⑦

杠杆游戏  · 公众号  ·  · 2019-02-07 09:00

正文

这个春节,杠杆游戏为杆友准备了“2018大佬的抉择”系列回顾文章。

这个策划,需要向杆友和各位企业、大佬说一句抱歉的是,有些数据和内容,显得有些过时。因为这毕竟是2018年文章的回顾。

如有不合时宜和得罪之处,还请多原谅。其实站在几个月甚至12个月后,看过去的事情,对读者思考回顾2018年,对企业、大佬反思总结过往,也是一件好事。


撰文|张银银

杆友 慕南风 推荐罗文的《狮子山下》 (ps:欢迎杆友们点第二天的歌,或将自己的歌发给我们,可以写句简短的话,我们会音乐下面原文附上)


今天(3月16日)下午,一则新闻被刷屏,这次来真的了: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正式宣布退休,其长子李泽钜成为“李氏商业王国”的新掌舵人。


李超人退休以及李泽钜的任命都是今年5月10日起股东大会后生效。


超人在给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同事的信中是这么说的,“1940年逃避战乱来到香港,12岁开始了78年的工作生涯,1950年创业,1972年上市,发展至今天的长江集团……”


2018年1月最新数据显示,李嘉诚净资产360亿美元,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在《福布斯》全球百大富豪榜中,李嘉诚也曾高居第10名。


昔日的草根青年如今光荣落幕,李超人借助时间和趋势杠杆,成就华人最光辉。

1


李嘉诚与香港共腾飞


正如老话所说,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最难赚的。而香港就是那个给了李嘉诚第一桶金的地方。同时,他也见证了香港从百业萧条到经济腾飞的转变,见证了香港回归前后殖民地与特区时期的社会变迁。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汕。1940年,他12岁那年因战乱逃到香港。彼时中国内地资金和劳动力纷纷流入香港这座避难所。


公开资料显示,1938年香港的进出口贸易总额12.899亿,1940年达到了13.745亿。战乱实属不易。后来的香港就更加迷人。


也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中,不成熟的香港给了草根青年李嘉诚,一个相对更好的创业环境。


1950年,他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之意。


22岁,年纪轻轻、没几个钱就敢办厂。如今回忆,大佬李嘉诚,这次68年前的辞职创业,无疑是改变他一生的大抉择。


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挽救长江厂于危难之中,赚的了他“起飞”的第一桶金。


1958年,正值香港楼市衰退期。市场供过于求,房价和地价纷纷下跌。李嘉诚于这一年在香港繁盛的工业区———北角买下了第一块地皮,12层的长江工业大厦兴建。


与此同时,二战后亚洲工业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来临,历史在亚洲四小龙的带领下改写。


香港楼市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也迅速大涨。公开资料显示,1960年,香港房地产的投资额相当于1958年的2倍。1962年房价的涨幅超过30%,租金的涨幅也在15%-50%。


此后香港楼市虽经历了几次衰退,但也迎来了数次大涨,这数十年里,泥沙俱下,破烂小厂遍地的小山城一跃成为东方之珠、世界金融中心。李嘉诚通过将廉价收购的房产高额抛售,并转而购买具有潜力的地皮,逐渐积累了财富。


这是香港发展的大势给与李嘉诚草根野心的最好回馈,小李就这样和香港一起腾飞了,李超人成为草根逆袭的绝佳范本。

2


抓住内地改革开放机遇,和大陆共荣


如果说香港让李嘉诚草根逆袭,那么内地则让他稳坐首富。


1980年前后,香港高速增长的经济已开始趋缓,地价和人力成本都居高不下,彼时内地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他见识过香港怎么卖地、控制土地出让,怎么玩出房价泡沫的。只要是正常的思维,他该明白,中国内地城市一定会走上香港的路。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通过多次会谈,他选择了与大陆携手发展。这一决断为他带来了众多的投资机会。


公开报道说,他与主要领导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其中有两次还是 主要领导 单独会见他。


一次是1986年6月20日上午, 主要领导 会见李嘉诚,盛赞了李嘉诚“为祖国作出了扎扎实实的贡献”。那时,李嘉诚投资创办的汕头大学刚刚成立不久, 主要领导 强调“创办汕头大学,这是一件大好事!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另一次是1990年1月18日上午,再次会见到北京访问的李嘉诚。


真正能稳定香港的因素,是要保证大陆政策不变,同时华资强大起来,与国内取得共识,包括推荐管理香港人才。


主要领导 对李嘉诚说:“这个力量怎样凝聚起来,采取什么形式,要考虑。希望你同接触到的有影响的人取得共识,搞好香港的过渡。”


李嘉诚则对 主要领导 表示,自己和广大香港同胞对香港回归充满信心,长江集团及他名下的分公司未来几年在香港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李嘉诚称自己的事业“正如一颗大树,根扎在香港。”


1992年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新战略被确定,李嘉诚热烈响应。


1993年,和记黄埔获准入股盐田港,持有70%的股份,共同投入60亿元建设集装箱码头,这是当年度最大的外资引进项目。


同期,李嘉诚与北京宣武区签署大型城建工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东方广场。


不得不承认,李嘉诚是非常激进的。因为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他总是砸钱力挺新政策,这期间,如他所料,中国进入了规模之大举世未见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地价飞涨,长袖善舞间,李嘉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将资本加注于时势的杠杆,在香港及内地两个市场上都获得了非凡的商业成功。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