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明朝海军到底有多牛逼?中西方第一次正面交锋,明军爆虐西方侵略者,引发超火爆海战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7-11 20:00

正文

点击上方「 鱼羊秘史 」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 揭秘 」,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深圳博物馆,屯门海战再现模型


15世纪末,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新兴西方列强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广泛地寻求海外市场。在此期间,他们多采取了海盗式的殖民扩张,并很快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亚洲。当时,正处于大明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对西方了解甚少,为了同东夷的倭寇相区别,明朝统称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侵略者为番夷。弘治六年(1493年),一批番夷侵扰东莞守御千所的领地(今深圳及香港沿海),东莞守御千所千户袁光率兵围剿,在岑子澳与番夷遭遇,战斗中中弹身亡。由于史料匮乏,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番夷的国籍,从当时的背景来看,他们很可能是葡萄牙人。此后,中国沿海及船只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扰越来越多,并最终迫使明政府不得不开始与这些从未接触过的对手做正面交锋。


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人控制了马六甲,并开始以此为跳板和中转站,不断派出船队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并伺机进行领土侵占。


正德十二年(1517年)6月17日,葡萄牙的八艘商船前往中国,于8月15日抵达屯门岛。屯门,今指香港屯门区。在明代,屯门指的是北起今深圳南山区,南至香港九龙半岛沿海大部分,包括前海湾、后海湾、伶仃洋等,属明代广东东莞县管辖。当葡萄牙人再次北上时,遭到明水师阻拦,但他们仗着自己坚船利炮,强行进入珠江内河,到达广州怀远驿(今十八甫一带)。此时距离明朝建国已有百余年,官场吏治腐败,葡萄牙人趁机大肆贿赂明朝官吏,强占屯门,并在此修筑工事,企图将其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自恃武力强大而无所顾忌,葡萄牙人在当地烧杀掠夺,弄得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向官府告状。当时的葡萄牙船队绝对代表了西方航海的最高水平,其舰船体积庞大且性能先进,宛如海上巨无霸,明军水师的那些小船与其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这些船队都是亦商亦军亦匪,上装有大量火炮,一次齐射足以毁灭半个城镇,火力强大。当地明军驻军虽多,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谁也不敢下令开战。而当时,热衷于游玩的正德皇帝对番夷入侵一事并不感冒,导致屯门一带被葡萄牙长期窃据,当地百姓也一直饱受荼毒。


(图) 屯门海战


明正德十六年(1521)八月底,已经继位的嘉靖皇帝在得到了番夷“大造火铳,劫掠村镇”的报告之后,不禁勃然大怒,当即便命令广东方面以武力驱逐葡萄牙人。时年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领命后,马上调集兵马,向葡萄牙人发出最后通牒,责令其限期离开屯门。心高气傲的葡萄牙人当然不会答应,于是汪鋐率明军向屯门发起了攻击。屯门一带的葡军虽然只有800余人,但却拥有四艘强大的风帆战舰。在葡舰火炮猛烈射击下,明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却未能攻入屯门。汪鋐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退,明葡两军的第一次交手宣告结束。


一场败仗让汪鋐深深认识到了明军与番夷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的巨大差距,痛定思痛之后,汪鋐在当地士绅的帮助下,从葡萄牙人那里刺探到了几条重要情报:一是葡军战船虽大,但转向极为不便;二是葡军火炮威力大、射程远,但也存在射击死角大的缺点。针对上述情报,汪鋐马上改变策略,命人搜集了大量渔船和引火之物,决心在大风之时以火攻击破对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南风大起,汪鋐率将士4000众、船只50余艘再次发起进攻。明军将渔船装满草料,然后用膏油引燃,让这些火船顺着大风快速朝葡军船只驶去。葡军虽然发现了火船,但由于船只巨大,转动速度缓慢,无法躲开火船进攻,加之火船速度极快,很快就驶入了葡军火炮的死角,令葡军无法拦截,这使得葡军的战船很快被火船撞上,进而烧了起来。当时,火借风势,风借火威,葡军大乱,四散奔逃。汪鋐又趁机派人潜入水下,将未起火的葡军船只凿漏,葡军纷纷跳海逃命。然后汪鋐命军士跃上敌船与葡军厮杀,葡军大败。葡军剩下的没有烧着的船,在第二天风向逆转后,才借风势勉强躲过明军的追击,逃回已窃据的马六甲。至此,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屯门海战,以大明的胜利而告终,明朝成功收回被葡萄牙盘踞屯门岛,维护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图) 屯门海战


战役胜利后,汪鋐感慨万千,做了一首名为《驻节南头喜乡眷 吴瑗、郑志锐划攻屯门彝之策赋之》的诗,诗中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