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翼智库
天翼智库是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承办的面向公众的智库研究信息发布平台,为您提供最新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动态、政策观察、产业分析和战略洞察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张聊科研  ·  国自然马上提交了,你的实验设计严谨吗?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翼智库

大模型发展动态跟踪

天翼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5-26 15:16

正文

本期导读

5月9日,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2.5,号称全面赶超GPT-4,同时,最新开源的1100亿参数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评收获最佳成绩,超越Meta的Llama -3-70B,成为开源领域最强大模型。

5月9日,DeepMind推出AlphaFold 3模型,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准确预测蛋白质、DNA、RNA、配体等生命分子的结构及相互作用。

5月9日,清华研究团队开发首个AI医院小镇—Agent Hospital,模拟了整个诊病看病过程,AI智能体医生可以自主进化,仅用几天时间治疗大约1万名患者。

5月13日,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表示,AI数据中心的GPU紧缺已在缓解过程中,未来的瓶颈将是电力供应。

5月14日,OpenAI宣布推出最新旗舰生成式AI模型GPT-4o,一个跨音频、视觉和文本的端到端的新模型,可以在平均320ms内对人类的语音输入进行响应,在英语文本和代码上的性能与GPT-4 Turbo相匹配。

资讯精读

1.【产品】 阿里发布通义千问2.5,千亿参数开源模型超越Llama 3

5月9,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2.5大模型,号称“能力升级,全面赶超 GPT-4”。在中文语境下,通义千问2.5在文本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生活建议、闲聊&对话和安全风险等多项能力上赶超GPT-4。与通义千问2.1相比,2.5版本的理解能力提升9%,逻辑推理提升16%,指令遵循提升19%,代码能力提升10%。同时,通义千问最新开源的1100亿参数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评收获最佳成绩,超越Meta的Llama -3-70B,宣布成为“开源领域最强大模型”。

天翼智库: 阿里云此次大模型产品的升级,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是中文能力方面的表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同时,也展现出阿里云在大模型及开源生态中的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自去年8月开源至今,阿里云已经推出从0.5B到110B八个不同规格的语言模型,以及视觉、代码等模型系列,累计下载量超过700万,这种紧凑的产品迭代和开源节奏,不仅会带动整个AI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将加快大模型应用的落地进程。

2.【产品】 OpenAI发布全新旗舰生成式AI模型GPT-4o

5月14日,OpenAI宣布推出最新旗舰生成式AI模型GPT-4o。这是一个跨音频、视觉和文本的端到端的新模型,可以在平均320ms内对人类的语音输入进行响应。性能方面,GPT4o在英语文本和代码上的性能与GPT-4 Turbo相匹配,同时API的速度比GPT-turbo快2倍,价格便宜50%。与现有模型相比,GPT-4o在视觉和音频理解方面尤其出色。GPT-4o将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使用,付费用户则可以享受五倍的调用额度。

天翼智库: GPT-4o的设计重点在于提供实时的音频、视觉和文本推理能力,且在多模态学习和情感识别方面展现了其技术实力,预计将在情感分析、教育辅助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

3.【应用】 AI预测所有生命分子,谷歌AlphaFold 3欲颠覆生物学

5月9日,谷歌DeepMind公司发布AlphaFold 3模型。据悉,AlphaFold 3能够预测人体每个细胞分子的复杂形状,如何相互连接,以及其中最小的变化如何影响可能导致疾病的生物功能。AlphaFold 3能够生成活细胞及其联合3D结构,预测数百万种组合的相互作用,准确率要比现有常规方法高 50%,并且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完成的预测。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希望借助AlphaFold 3,加速寻找新药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天翼智库: AlphaFold 3使用Diffusion Model,以直接预测原子3D坐标的方式搭建模型,成功将AlphaFold 2仅能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的能力,扩展到所有生物分子及相互作用领域,是AI理解和建模生物学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多位知名生物化学家对AlphaFold 3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截止目前,全球已有180+万的科学家使用AlphaFold加速研究。AlphaFold 3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生物世界和药物发现的认识,生物可再生材料、更耐用作物的培养、药物设计和基因组学研究等,或将迎来颠覆性变革。

4.【应用】 清华首个AI医院小镇发布,AI医生自进化击败人类专家

5月9日,最近清华研究团队开发了首个AI医院小镇—Agent Hospital。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所有的医生、护士、患者都是由LLM驱动的智能体,可以自主交互。它们模拟了整个诊病看病的过程,包括分诊、挂号、咨询、检查、诊断、治疗、随访等环节。更重要的是,AI医生可以自主进化,仅用几天的时间治疗大约1万名患者,而人类医生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此水平。进化后的医生智能体,在涵盖主要呼吸道疾病的 MedQA 数据集子集上,实现高达93.06%的最新准确率。

天翼智库: AI医疗小镇是一个多智能体协作系统,代表了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新高度,核心目标是让AI医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会治疗疾病,并能够实现自主进化。Agent Hospital的出现预示着AI对未来医疗行业的几个可能影响:一是医疗服务效率、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提升;二是对实体医疗资源的依赖减少,有望降低医疗成本;三是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AI Agent是大模型发展的确定性方向,未来必将对许多行业产生变革性影响,运营商需加快智能体相关应用领域的的研究和布局。

5.【观点】 扎克伯格:AI数据中心GPU紧缺正在缓解,电力将成新瓶颈

5月13日,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表示,AI数据中心的GPU紧缺已在缓解过程中,未来的瓶颈将是电力供应。扎克伯格表示,整体而言各国对能源行业的管理更为严格,这意味着为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配套能源设施的审批更为缓慢,同时这些设施本身的建设周期也较长。AI数据中心的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目前的速度,终将遭遇电力瓶颈:能源行业不同 AI,资本投入不能在短时间内收获成效,新增电力供给的交付远慢于数据中心本身。

天翼智库: 除扎克伯格外,奥特曼、马斯克、黄仁勋等多位科技名人,也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AI未来会“缺电”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AI对电力需求的增速远超全球电力供应增速,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6年AI电量消耗可能会增加十倍,而同期全球电力供应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仅为3.2%,美国更低至1.7%。就我国而言,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AI引起的能源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低,尽管AI耗电增长快,但电力生产增速也在加快,而且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提升,根据国家电网研究所预测,到2026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约3%,与2022年基本持平。

每周快讯

1.【政策】 中美举行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

5月14日,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介绍了各自对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看法和治理举措以及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的措施。中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理念,支持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主张发挥联合国主渠道作用。中方就美方在人工智能领域对华限制打压表明严正立场。双方均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既面临机遇也存在风险,重申继续致力于落实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重要共识。

2.【产品】 谷歌I/O开发者大会发布7大模型22项AI大招

5月15日,谷歌在I/O开发者大会上甩出了22项AI大招,包括公布200万tokens超长上下文Gemini 1.5 Pro进阶版、Gemini 1.5 Flash轻量级模型、通用AI Agent、高质量文生图模型Imagen 3、AI音乐创作工具Music AI Sandbox、70秒视频生成模型Veo、首个视觉语言开放模型PaliGemma等多款产品,以及第六代TPU、AI搜索、Gemini Live多模态功能、Gemini定制、Gemini Advanced、画圈即搜、Gemini Nano新功能、安卓Gemini合体、AI辅助红队技术、扩展和开源SynthID文本水印等多项技术和功能。此外,还展示了一系列AI系统,包括将视觉和语言转化为机器人行动的RT-2、浏览复杂虚拟3D环境的SIMA、解决奥数问题的AlphaGeometry。

3.【应用】 Anthropic宣布在欧洲推出Claude聊天机器人

5月14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宣布其生成式AI助手Claude 将首次面向欧盟以及挪威、瑞士和冰岛等非欧盟国家的用户推出。Claude 精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其他多种欧洲语言。 Anthropic表示还将提供该产品付费订阅版本,名为Claude Pro,向用户开放其所有模型(包括最先进的 Claude 3 Opus)。此外,Anthropic还推出了面向企业的Claude Team订阅计划,月费28欧元(当前约219元人民币,不含增值税)。

4. 【应用】 港科技大学推出“AI 讲师”

5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学近日开始测试投放“AI 讲师”,学生通过使用头显等设备,可以亲眼看见“爱因斯坦”数字人讲解博弈论。该学校通过生成式AI工具设计出了10名来自世界各地、从事各行各业、属于不同民族及文化背景的AI讲师。据介绍,该校希望通过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参与度,未来还将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兴趣设计出个性化的 AI 教室。目前,AI讲师已在该校创意社交媒体课程中使用。

5. 【观点】 MIT等机构惊人发现:全世界AI已学会欺骗人类

5月10日,来自MIT、ACU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在《Patterns》杂志一篇综述文章中,描述了AI系统欺骗性的风险,并呼吁全世界一起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称“全世界的AI已经学会了欺骗人类,甚至是那些被训练成,有益且诚实的系统”。MIT等机构的各种实例研究发现, AI在各类游戏中,通过佯装、歪曲偏好等方式欺骗人类,实现了目标。

本文作者

孙丽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