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汽车报
知圈 |
进“IGBT社群”,请加微13636581676,备注IGBT
“我个人预测今后五年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要上涨,5年左右会达到一个高峰,繁荣期大概10年左右。”12月23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在接受《中国汽车报》等媒体采访时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热点和趋势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他同时指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氢燃料电池全链条的技术经济性仍是挑战。
欧阳明高总结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的四大特征。
一是国内市场出现补贴退坡阵痛,但新能源已成全球车企转型大势;
二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三是由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经济性决定的市场前景已经非常明朗;
四是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革命的战略意义开始被认识,但还没有受到完全重视。
之后,他分别对PHEV、EV、FCV三类产品的走向进行了解析。
对于PHEV呈现的上涨态势,欧阳明高表示,从政策、市场和技术三个角度,都对PHEV有一定利好,势必将推动其未来几年销量达到高值。
政策层面,为了满足油耗法规,车企必须要发展新能源;
市场层面,与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型相比,可享受购置税免除从而购买成本有所降低,且在很多城市享受不限行政策,使用成本较低,既可加油又可充电具备更高便利性,综合效益优势明显;
技术层面,以日系车企先行,随着系统平台化、部件模块化的普及,开发流程将逐步简化,开发成本将逐步降低。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25%,PHEV将对实现目标发挥重要作用。现在PHEV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20%~25%,估计2025年会有一个相当幅度的上升,当然纯电动依然是主体。2030年是转折点,PHEV开始销量下降,2035年估计就没有太多了。所以繁荣期大概10年左右。”欧阳明高判断。
在EV方面,欧阳明高认为,里程焦虑、成本焦虑、充电焦虑、寿命焦虑、回收焦虑、安全焦虑依然存在,但他强调这些焦虑都在逐一改善。以成本为例,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进步较大,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已降到0.6~1元/瓦时,磷酸铁锂已经做到100美元/千瓦时以下。大部分车企的快充都能够在半个小时或45分钟内充电至到80%,部分车企推出的超充已经能够在15分钟内充电至80%。他还提及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和比亚迪刀片电池,这两项具备代表性的创新技术在电池单体制造成本、重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突破。在安全理念方面,行业整体已经从强调单体安全性升级到系统安全性,同时对使用安全更加重视,包括电池系统、整车、充电桩在内的全方位安全。“更加强调预警而不是报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