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田俊国讲坛
教育学的本质是促进人有效改变的学问。一切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都是花拳绣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鲁克博雅管理  ·  战略与文化共识工作坊—实现企业文化有效落地 ·  昨天  
考研斯基师兄  ·  84天!英语想考60到80分就这么干! ·  2 天前  
考研斯基师兄  ·  84天!英语想考60到80分就这么干!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3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没有行动学习,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  4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10月15日】第17期“重塑关系训练营”开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田俊国讲坛

田俊国:口碑是最实际的衡量培训效果的指标

田俊国讲坛  · 公众号  · 培训  · 2017-07-13 06:03

正文

昨日发长文聊了聊“建构主义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和教学?” 有小伙伴给我留言,问“建构主义的课堂培训效果如何评估?” 这些天连续在外讲课,带着我在课堂上的持续的感受,也总结上次公开课学员的感言与收获,今天这就聊一下这个话题。


    

对致力于学员积极有效改变的培训来讲,我认为口碑是最实际的衡量培训效果指标!从我的首期(6月16~18日)《牛师训练营》的学员反馈中,能看到大家的学习效果,也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而从大家的分享中,潜下心细细品味总能学到更多:


戴同学: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


    这半年来一直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发一门自己并没有太多研究,但组织上又特别需要的一门专题理论课(就是如何做好命题作文的意思)。

    这种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的情况,只有靠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填补,让学员自己当主角,降低老师讲授的比重。但是具体怎么做,我没有思路。所以带着这个问题,到处听了不少课,接触了不少老师,都只是零零星星的一些术层面的技巧,可应用于局部,却没法支撑整体的教学理念和架构。直到一个月前因为偶然因素,开始接触田老师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半天的沙龙就让我感受到一种转机,我觉得好像找到了我想要的那个东东,就一路追随过来。现在,我很庆幸抓住了机会,改变和转换在这一个月中不停发生,特别是关于五星教学的这一模块最后的“三句话法宝”,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确信,这就是解开困惑、拨开迷雾、打开迷宫之门的那把钥匙。接到这三句话的刹那,我的内心深处是欣喜雀跃的,一直在迷茫思索的问题,一下子就有了前进的方向,让我现在对自己的课程开发非常有信心。

    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会朝着这个方向来研究设计我的命题作文,一定要在公务员培训领域展现并引领不一样的课程设计。

    感谢田老师!这是我的机遇,更是田老师“课讲有缘人”才会产生的巨大效用,才会真真正正促动改变的真实案例。


宫同学:田老师用五星教学法来传授五星教学


    田老师启用五星教学法来传授五星教学,让学员们身临其境地学习、实践和感悟五星教学,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自己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提升了评估教学幻灯片的能力。 关联并回顾我们总部卓越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设计,竟然完完全全使用的就是五星教学法,只是以前不知道这是五星教学,从课程大纲到主要知识点,都是从“提出问题”及一系列“子问题”开始的,并结合一个模拟的案例,从市场分析到制定策略到行动计划的几个关键步骤上,都是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讨论,在给出新的理论和工具后,就要针对这个模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老师点评,培训结束后不管时间多紧张都要预留30分钟做最后环节,小组展开研讨并分享SCCS(start,continue, change, stop) ,通过这门课程的培训,返回工作岗位之后,会开始哪些行动,继续哪些做得好的, 改变哪些,停止哪些。并预留作业结合自己所辖区域在培训两周内运用所学提交一份区域计划。这就是在做融会贯通的动作。学员相较过去的输入式培训,着实喜欢总部的这门卓越营销的课程,从早八点到晚八点都处于高场域能量的学习状态,美中不足之处就是为互动预留时间不充足,每每都是在激烈的学员与学员反馈、点评环节由于赶进度老师不得不进行干预进入到下一个问题和相应的知识点。

    在学员的反馈问卷普遍反映在练习的环节,特别是学员相互之间反馈与点评环节时间不够,期望多谢互动时间。针对学员们反馈的问题,现在通过田老师的两天课程后有了全新的感悟。在以后的实践中,采用建构主义和五星教学来评估和辅导老师们的课程设计。


杨同学:不改进工艺, 投入再多的盐也做不成“腌黄瓜”


一. 从向外驱力要培训效果到向内驱力要培训效果。

反思做过的一些培训项目,主观目的为了提高学员的培训投入,将培训与提拔,晋级连接,增加培训的阶段评估,增加练习计划,发布考试成绩等,这些做法在一定阶段固然有效,但“重于外者拙于内”在客观上却使讲师不再进步,课程不再迭代,结果把转化的责任转嫁给了学员。

二. 通过“促人改变的三架马车”,”建构主义“,“五星教学”,认识到向课程要转化,向讲师要转化,向增加学员的行为,情感,认知投入要转化。不改进对素材的加工工艺,投入再多的盐(资源)也做不成“腌黄瓜”。

三. 向本课程学课程设计。

从一个“改变”开始,就不断用旧知引出新知,再把新知变为旧知,依次引出二个变量,三架马车,四个关系,五星教学。五星教学又内含了4-3-2-1,以此类推。可谓“道中隐术,术中藏道”。


徐同学:内心的自己做了不下7次的深度对话


    课程最后一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关联了过往经历,思考了曾经台上的我是谁?我为什么站在那里?我自己当时的内在状态怎么样?重新认识了角色认知和课堂效果之间的作用。

    接着,回忆了过往课堂上的焦点(注意力)在哪?学习了焦点应在4-7个,应就低不就高知识(常见焦点有所授内容、自己的经验、表达和语言组织及肢体语言、自己的状态位觉察、课堂氛围和学生反应、突发状况等。从记忆中调出了曾经紧张经历时的画面,罗列当时大脑中的焦点在哪?思考了以后如何自我调整和管理自己状态的措施。

    收获了课堂上应该将自己70%状态保持在舒适区,20%保持在学习区,留10%觉察自己状态位和处理意外风险。

    如何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中融合以上状态位元素或原理,重新评估、诊断、定义自己的状态,将自己修炼为一个在课堂上保持有激情、从容、抽离、促动状态的好老师?如丁子被盯进木头般深深的印在自己心底!

    结合过往授课经历,评估诊断短板或不足,刻意加强基本功练习,补强内存管理上的短板使其潜意识自动运行;积累课堂突发状况固定反应模式;积累管理状态的现成套路框架;理清思考、表达的逻辑等等将是自己在老师奋斗之路接下来要长期积累、实践、优化修炼的大课题,深感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的路还任重道远……

    抬起略有僵硬的脖子,转向窗外远处不知位置和什么名字城市,看到明亮的路灯,关闭了本次课程的回忆大门,深深的呼吸一下,试图催赶自己的一些睡意和疲劳,思绪却转到了另一个方向,讲师课堂上的状态位需要时刻觉察和修炼,那么自己人生的状态位是否更需要深入的关注和有规划的布局修炼提升呢?

     三天的课程,给内心的自己做了不下7次的深度对话,生命的最大浪费是做个旁观者,我好像浪费了很多~深感内疚和焦虑的同时,却积累了打通、归纳往期积蓄各路旧知的秘诀,也不失为可以让自己梦里笑醒的先闻道收获吧。

     解惑、授业、传道是一种信仰,信仰的力量越深就越大,本次的折腾,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贡献呢?且请关注、跟踪,查看少侠未来发展!


刘同学:老师只是搭建了一个道场


    今天的课程时间很短,短得才刚找到一点感觉却已结束了;今天的时间也很长,当听课时自己大脑里没有方法论作支撑时,可能会觉得心理没安全感而备感煎熬,至少在自己难以理解或纠结关键点的时候,事情的发生并不因为自己的意志改变而改变。芒格说过:“对于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世界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钉子。” 建构主义从另一维度,揭露了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将以你感知的方式而存在。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今天互动方式的设计,你是积极参与并辩证思考还是消极质疑或盲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角度。无法做到真我,又岂有勇气看到本我?

    穿过培训管理者的迷雾,优秀的老师是在管理自己内心的展示欲望,同时也警醒着我们,在日后培训过程中,不要再用课堂满意度调查表的高百分比来掩盖课程设计的失败。

    任何活动的机制都会有不同视角的寻租空间,人的本性就不喜欢承受不必要的负担。正如我们有些纠结讨论方式的规则等问题,我们都期望做任何事情时有参照物有规则可循,但这恰恰是我们那个年代接受教育的填鸭方式的产物,因为我们心理没有安全感,总希望有标准答案的引子,但这却是我们作为新一代培训管理者需要去打破的常规。

    今天老师只是搭建了一个道场,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调动大家的情感,让我们去思考,其实也是帮大家照一下镜子,看看镜子中最真实的那个自己,以前是如何看待问题的,是如何反应的,仅此而已。如若通过一天能让人开悟和行为受到影响,我想这不是老师有多厉害,而是你自己厉害,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太崇拜所谓的更有名的大师名言,但大师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后天不断打磨造就的。


    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是职场老兵了,我们不要指望通过几天的培训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转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寄希望于外界的刺激和干预来帮助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能真正让我们3天不白来的,唯有自己内心的相信与反思(用心写感言就是一种内心的反思),以及不断与另一个自己对话——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生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互动,而面对各种没的观点,学习者要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主羊。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建构主义的老师会对所有的学习者都抱以希望,给予鼓励,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


高水平的沟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 有相当多的沟通是围绕学习者对某个主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的。学习者就所探索的内容而展开交流,而且在对话中可以体现出他们头脑中的高级的思维活动,如辨别、推论、概括、质疑等,而不只是表述各种事实、经验、定义、程序等。

二. 随着交流的进行能自然地达成共识,而不是靠教师事物的安排、控制来形成“共识”。学习者要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能自由地对其他发言者进行评价。教师应鼓励学习者的讨论,使他们在心理上能有安全感,能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对话始终能以参与者的想法为基础,最终能促进学习者对某一主题的共同理解。

三. 在建构性的教学中,教师还常常会组织学生与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实际工作者进行交流,从而在探索过程中得到更广泛的支持。比如,学习者可以就贵传问题直接通过电子邮件访问遗传专家。国际互联网络的发展为这一构想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很多研究者都试图利用互联网络来促进学习者的广泛的合作探索。



    建构主义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一条核心思路,例如,在医学教育领域,许多研究者都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或译为“问题本位学习”),学习者首先接触到的是一类病症或生理反应,他们需要理解、分析这种现象,分析其原因,提出治疗方案,而这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来实现。

    围绕着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分析思考、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学习者可以建构起与此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赫尔伯特(Hiebert)等学者也提出要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来改革教学和课程。

   

    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在问题解决这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者要不断地围绕当前的问题解决活动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又要不断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对当前问题作出分析和推论、综合和概括,同时新、旧经验的合理性又在问题解决中得到了检验。

    所以,在这种活动中,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展开,这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途径。高水平的思维和问题解决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教师以及教学设计者需要为学习者的思维和问题解决活动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有力的支持,包括思维工具和策略的使用以信社会性支持等。

    ……


7月21~23日(周五、六、日)三天,我的第二期公开课“牛师修炼训练营“,会在课程中贯穿“建构主义”与“五星教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关注“老田培训讲坛”或点击链接田俊国公开课:牛师修炼训练营第二期”了解详情:

活着改变中国教育

以下经典文章可点击阅读:

“田俊国:讲师发展的六大阶段”

“培训师: 为什么你感觉你的大脑被掏空?”

“讲师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知识领域”

“你是在真学习?还是只是“学习爱好者”而已?”

“为何“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易明教育简介

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学习意味着改变,改变背后有不变的“道”,顺“道”学习使改变更容易、更彻底。

明有三明:明心、明性、明行——学贵明心,积极而持续的改变都从内心开始,而心所向的是本自具足的自性,心性既明,行自明。

■易明教育的宏大变革目标:活着改变中国教育

■使命:让改变发生 Facilitate to change

■愿景:学习成长专家


约课请联系我的助理:王老师

TEL:    18600094988 

微信:    1860009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