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思会读书
最给力的图书推送,让阅读更简单; 官网:www.kindlepus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2 日,忌误用语言 ·  6 天前  
十点读书  ·  过年,当心新型“杀年猪”局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思会读书

2017年你最爱的书,都在这里

集思会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2-24 12:09

正文



不知不觉,我们又走进了新的一年,在2017年里,相信小伙伴们都没少读书,而在读过的书籍中,肯定有一本书是你最喜欢的,或最有感触的。


所以,上周思宝做了一个征集活动—— 说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最喜欢的书 ,后台有很多小伙伴提交了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芳华》

@一颗星辰


一个被道德的高度绑架人,在他人看来是完美无瑕的,是没有七情六欲的,是没有缺点的。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总是在抓这些已经被道德的高度绑架人的缺点,无限放大,这样我们好像就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在《芳华》中的刘峰,就是我们现实中的老好人的形象,别人叫你帮什么都会去,感觉什么事都和自己有关,后勤班长结婚要沙发,他帮忙连夜加工,去北京开会,总是大包小包,属于自己永远最少,房间里哪里坏了,总是第一时间修理,人人看到他都是在忙碌。往往好事做多了,有些人会形成惯性思维,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2、《看见》

@抠脚大汉


柴静的《看见》,极其震撼。


“双城”故事里那几个自杀的十几岁的孩子,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到的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同样是讲述十几岁的世界观和做事方法,但是东野圭吾的十几万字的却不如柴静几千字给我带来的震撼要大。生活里真实发生着的故事,远远比推理小说里刻画的要深刻繁复的多。


读到同性恋那篇时,长久震撼于十几年前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承认艾滋也不愿承认同性恋的无奈;给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不愿意治疗自己的医生下跪;情愿和陌生人做爱因为觉得很”安全”和那句”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下来,只有性。 ”都深深触动了我。我不敢想在大力倡导同性合法的十几年前,对于同性恋爱的厌恶,竟然如此之深。


那些曾经出现在生活里的茶余饭后,大概对于我这样的吃瓜群众来说,只是一个新闻而已,然而读到她的文字,才可以,或者说仅仅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当下那个环境,当下那个新闻事件的冰山一角,然而就是这小小的一方真实,就足以让我触动。


我以为大家的生活都是大致清平静而安逸的,即使有些苦难也不过可以承受,我以为那些绝望赤裸的故事,仅仅是出现在小说电视里,也许它们真实发生过,但是对于我来说,不过只是一则新闻。


原来还有人,真切的过着那样的日子。就像她在书里写到的 “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至少这本书,让我真实感觉到了一点点罢。


3、《挪威的森林》

@繁盛果实


我喜欢书是因为喜欢你,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最最最喜欢你。


我们都是绿子,不是没被爱过,而是介于完全不够和不充分之间。也许绿子也幸福,渡边君在身旁;也许绿子不幸福,在身旁的人不是百分百的挚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丝悲伤也有一丝希望,每个人心里也都住着一个人,他\她是云是光是太阳,是眼泪是微笑,是一根救不了你的稻草,然而你还是心怀期望。谁都没有伤谁的心,伤到你的都是自己。世间冰冷的剑,刺伤的都是用情至深的人。


4、《追风筝的人》

@尤今


一打开这本书就很有兴趣,一口气看完,中途几次哽咽。背叛和救赎的交织让人读完有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释然。


只要阿米尔少爷开口,哈桑愿意奉献一切,为他吃泥以表忠诚,甚至被强暴也一声不吭的隐瞒。哈桑始终如一的善良和奉献让人有些心疼,阿米尔少爷的醒悟与救赎也姗姗来迟,故事终究是有些遗憾的,但这份不完美却是是最打动人的。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哈桑的执着和善良。生活还在继续,愿所有人都能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勇敢的去爱,去追。


5、《有味》by汪涵

@林先生


提起汪涵,可能大家想到的是湖南台的综艺节目,想到的他主持人的身份。不仅如此,他更是闹市中的读书人。正所谓大隐隐于市。你可能不会想到,已到不惑之年的汪涵,不会电脑,不开微博,不跟粉丝互动,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他做到了。


他搞篆刻,玩文物,做木工。他的高,高在修身养性,玩物,但不丧志。在长沙如今被冠以娱乐之都,娱乐至死,近于文化沙漠的情形下,这本书为我们在最繁华之地留了一片净土。有味且有才,汪涵亦有心。当初看《有味》,真觉得是很有味道的一本书,老散文的笔调。文学性和可读性都不错,荐之。


6、《明朝那些事儿》

@元宝


不算最喜欢,但看着很有趣,感受了历史的浮浮沉沉,刀光剑影,提及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让我爱上了历史,学会了隐忍,懂得了看人。很多我们曾经以为的大奸臣,你会发现他其实很优秀,身不由己,不得不奸;很多我们曾经以为的好官清官,其实建树难有,空有虚名,倒成为了帝王笼络稳定民心的工具;最后既有美名又有建树的官员们,谁不贪不巴结。没有谁是顶好顶坏,现实远比理想来得残忍,不要主观臆测,一概而论,要多听多看多想。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王阳明,张居正,我现在都对他们不甚了解,但他们两位引起了我目前还不太成熟的思考。无关这本书,只是换位思考了,偶然发现他们的睿智,坚韧与那份遗世独立,算是打开了我对哲学,人生思考的大门。毕竟总有一本书会那么莫名其妙的让你想通很多事,也更不懂那些事了,书读的越多越愚。


7、《斯通纳》

@陈一日


斯通纳这一生要让别人谈论起来,寥寥几句就讲不出来其他了。无非是年轻时从农学院到了文学院,顺其自然地做了文学老师;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晚年似乎与女学生有染,但没有引起什么大的风波。是一个平凡人和他的平凡一生。


但一旦往细处去探究,会看到伴随他一生的挣扎与果决,是的,挣扎却没有延宕,破除所有顾虑果决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你会看见并深深感慨, 一个平凡人为了争取自己的平凡人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8、《活着》

@花小朵


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他是一个英雄,却是我读不懂的英雄。他让我有过讨厌,有过反感,也有过可怜和感伤,一家人似乎他是最好命的,无忧无患活到了最后,可是他的确又是最坚强的,之前所有的那一切都是要有巨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能勇敢接受的,福贵不仅做到了,而且他还领悟到了,以至于他到晚年能如此得悠然和无畏。余华老师用简单而纯粹的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在平淡中诉说着的灵魂的美。


9、《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罗艳红


遇见这本书的时候正在备考公务员,刚刚经历第一次公考的失败,又正处于毕业的迷茫期,世界对我展示了许多的另一面,让我狼狈不堪。既有备考的疲惫,又要承受外界和内心的压力,那段时期看谁的生活都觉得羡慕,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糟糕。


直到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也断断续续看哭好几次,不是像活着那样为苦难的人生哭,是为同样走在追逐梦想体验人生路的那些个共鸣感而感触,我们都感平庸,都为之努力改变,也都为乏善可陈的生活所困找不到出路,都觉得日子难熬苦闷难抑,可要我说这世界最容易的便是感慨失去,最难做的就是为了避免失去而坚持,越大越觉得,坚持二字甚是难得。


这本书就好像一位深知我意的朋友,在我脆弱的时候给了我最需要的鼓励,让我明白该怎样继续前行,让我看清自己的内心并且为之坚定,真的十分庆幸遇见,也十分感谢遇见。


10、《四世同堂》

@yume


高中的时候学老舍的文章,总是学不进去,对老师讲的各种明喻暗喻更是无感。研究生期间,才经一位重要的朋友推荐而决定一读。书很厚,故事很长,始终围绕那个院子,那一家子,但又处处和国运、时运紧密联系。老舍先生的文字平实确及其细腻,朴素又非常深刻,让人一下子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跟着书中人物起起落落、挣扎彷徨。每一个文字好像都渗透着老舍先生忧国忧民和对中国人恨铁不成钢的感情。


现在想来,高中时“不屑一顾”的书,大概只是因为人生阅历不足,对自身,对家伙缺乏认知和认可而无法理解吧。


11、《杀死一只知更鸟》

@小赵


如果在过去的一年,我被要求推荐一部最值得读的书籍。我想我毫不犹豫拿出的应该就是这本《杀死一只知更鸟》。


虽然这是一部讲述律师的故事,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如果很多年以后我成为一个父亲,我一定会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就给他讲起这个故事。在作者紧凑而又扎实的文笔下,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的味道,慢慢你会发现你就站在人物的身后,你会和那些名字紧紧依靠在一起,一同经历着那个经济大萧条的时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